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洗心、換心 轉變人生 | 人間福報

洗心、換心 轉變人生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慈悲心可以美化人生。圖/佛光山提供
印度沙彌學園沙彌在戶外禪修。 圖/人間社記者黃進寶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

如何美化人生

美化人生社教講座(摘錄)
時間:1983年12月7日
地點:台南善化高級中學樹人堂

第一、以平等心來美化人生
今天的講題是「如何美化人生」,人的心由於不平,所以人間的是非煩惱很多。「天」很公平,對大地眾生皆平等覆蓋;「地」很公平,不管人們幸與不幸皆承載我們;「日月」很公平,不管貧富都一樣照顧我們;「四時運轉」很公平,使萬物皆能成長。佛陀成道時第一句話就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因此,佛與眾生皆是平等的。
目前社會也正在創造平等,婦女節、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勞動節、軍人節等,社會上每一個階層,都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而且相互受到尊重。繼而對於動物、生物、植物,我們也都「一視同仁」,保護各個的生活環境權利。昔日由於人類民智未開,以「神」為最高的支配者,進而為君權、民權、生權(一切眾生皆有權利平等的生存),所以平等不是打倒對方,破壞對方,本身得到利益好處而生存,才叫平等,這是一些心態不正的人才有的行為。平等的真義是要站在立足點平等為原則,依個人的條件、氣度、教養、智慧不同而發揮。
平等就是:父母上座,子女下座;老師台上,學生台下,而非上下顛倒。所以,平等的真義是有順序的,要從心理上建設平等的心境。而要如何平等呢?

1.互相尊重。
2.互相幫助。
3.互相分工。
4.互相守法。

第二、以慚愧心來美化人生
對不起別人、國家、祖先、父母、師長……這種「對不起」的心情就是慚愧,也就是羞恥心。佛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也常聽人說:「人犯錯仍是人,人犯錯而能悔改是聖賢,若錯而不改就是魔鬼了。」所以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慚愧心的人,會尊重別人,與人合作,進而滅除一切罪過,最後就可以得救。我們要慚愧什麼呢?
1.慚愧有所不知: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不知,有很多事我不懂,故不能自高、自大。
2.有所不能:有很多事情是自己能力不夠、做不到的,所以要虛心學習。
3.有所不淨:自己身心有很多不淨、不潔的地方,如貪、瞋等煩惱。
4.有所不善:人是有所不善,非完善的,所以,有慚愧心可以美化人生。
第三、以感恩心美化人生
世界上的人對我們都是有恩人、有緣人,時下一般年輕學子,常常抱怨國家、社會、學校這個不對、那個不好,真該想想父母養育之恩報答了嗎?師長教育之恩報答了嗎?國家保護、栽培之恩報答了嗎?社會大眾給予衣食住行的恩惠報答了嗎?如果還沒有報答,有資格批評嗎?一個沒有感恩心的人,也是一個沒有道德的人。感恩的人生,才表示富有。要如何報恩呢?
1.話來報恩:問候、寒暄、慰勞、誇獎,給人歡喜就是對人的報恩。
2.事來報恩:如隨手關門、關水龍頭、關燈、撿紙屑、舉手之勞指引迷路的人。
3.便來報恩:不挑剔、不為難,以服務的口氣來代替責難。
4.喜來報恩:將歡喜布施人間,心有無盡的寶藏,能源要開採、發掘。
第四、以慈悲心來美化人生
每一個人都有兩個生命,一個是為自己享樂,自私的生命,一個是奉獻利人的生命,凡事不要只想自己,要去想別人,要以忘我的心服務人,也就是說要用慈悲心來度眾。而要如何慈悲?

1.愛護生命。
2.拯溺老弱。
3.救濟危難。
4.主持正義。

中國社會有句話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為何能為每一個家庭所接受?主要是具有慈悲心。因此,慈悲心可以美化人生,「心」是我們的主宰,上天堂或下地獄,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我們要常常洗心、換心,改變自己的性情、心境,心境的改變可以轉變人生。

 

身住哪裡 心安何處

虎尾佛學講座(摘錄)
時間:1983年11月10日
地點:虎尾高中大禮堂

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身」就住在家裡,「心」就住在身體裡,但大家是否曾想過,家可以永遠地讓我們居住下去嗎?身體可以永遠不變嗎?人住在家裡,身心就能安樂沒有煩惱嗎?有些人不能安住身心時,就以打牌、遊樂、找刺激等來麻醉自己,但事後空虛、落寞之感仍占滿心胸。所以,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如何安住自己的身心?
人的身體需要衣、食、住、行來滿足。「心」也需要有它的衣、食、住、行,這是一般人往往忽略的問題,故我們切記不該只管「身體」的養護,「心」的養護也很重要。
而「心」,必須要穿道德、慈悲、戒律等衣服來莊嚴,必須要有佛法、真理、禪悅等以為「食」,必須安「住」在修持上,才不致受三毒控制,而在五欲六塵裡沉淪不已。心必須要放下才能自在,才能行於天地之中,不受貪、瞋、痴等煩惱障礙,而不能解脫自在。故身心的修養實在刻不容緩,王陽明先生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如何將心安住實在是非常重要。
而心的安住方法並非是求長壽,求一百二十歲,因為有形身體壽命是不究竟且有限的,故我們要求精神慧命的無量壽。而要如何求法呢?
1.念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無量壽是不受時間控制,無量光是不受空間控制,一個人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就可以超越時空,就是阿彌陀佛。
每一個人只要將自心的阿彌陀佛念出來,就是無量壽了。更何況念佛有往生淨土、安心自在、消災免難、增福增慧等好處?而念佛的方法有:⑴歡歡喜喜的念;⑵悲悲切切的念;⑶空空虛虛的念;⑷實實在在的念。各人可以將以上四個念佛方法互相更換,選擇最適合自己根性的方法,將「阿彌陀佛」四個字念熟,就如鍋中煮的東西沸了、熟了,到時各位就會有所得了。
2.禪定: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來安住身心?禪定雖是佛教的修行法門,但也是一種健康之道,每個人只要利用五分鐘的時間,依佛門的坐禪姿勢,靜坐五分鐘,比平常睡二個小時,還容易恢復精神。只是要注意:調身、調心、調息等步驟。剛開始學時做得不很正確,但可以慢慢學習,日久功深,禪定的境界即可現前。
如何安住身心?在佛門中的方法很多,所列舉的念佛、禪定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尚有:戒律、威儀、信仰、法樂、慈悲等。
願大家都能切身地做些實踐的工作,必可得到莫大的受益。(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