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回憶與星雲大師相處的日子 | 人間福報

回憶與星雲大師相處的日子

THE MERIT TIMES
文/劉長樂(前鳳凰衛視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文/劉長樂(前鳳凰衛視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一個人的心量能有多大?

一個人的步履到底能走多遠?

也許我們可以從星雲大師行腳修行的一生中找到答案。





驚悉大師圓寂的消息,難掩心中的不捨與哀傷。但轉而想到大師多次對我談到他對待死亡的看法和態度,又有些許釋然,我的情感很是複雜。

往常,我跟大師的聯繫很頻繁,經常見面通話,互報平安,拉拉家常,感覺頗為寬慰。兩年前得知大師做大手術,但仍能保持通話,期間見過一次面,他反而叮嚀我要愛護身體。但後來漸漸地無法接通電話了,我猜測大師的身體可能有重大變化。後來知道大師隔天就要做一次透析,承受了許多折磨,但是他以忍為力,堅持治療,令人感佩。

此時,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知道大師可能不久於人世了。儘管這是一個悲傷的事情,但正如大師所言,能拔苦與樂,脫離苦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當噩耗傳來,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悲從中來,難以自持。我的不捨與難過,來自與大師忘年之交,來自十多年相互幫扶的那份情義,來自大師身上罕見的人格魅力。他為人厚道、真誠、熱情,待人親切、貼心,僧俗二眾,與之相處總有如沐春風之感。





回望自己與星雲大師20多年的交往,我覺得這位師父有一顆柔軟的心,一顆慈悲的心,一顆包容的心,一顆充滿了大愛的心。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星雲大師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第一位熱心人和推動者。

1987年,在泰王60歲壽辰慶典的會場上,趙樸初先生的夫人因突然咳嗽不止,場面尷尬。坐在他們身後的大師示意弟子慈惠法師遞上了一顆止咳的羅漢果。當時兩岸關係敏感,與內地人員交往可能會有「通共」之嫌,但大師不以為意,瀟灑而超脫。

當晚,趙樸老為表謝意,特別回訪大師,贈送書法。暢談之際,欣知彼此多有共識,但也有不少難處,特別是在召開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時,兩岸佛教徒無法同時參與。星雲大師記在心上,四處奔走,八方溝通,官方民間,都去聯繫。1988年,第十六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洛杉磯西來寺召開,距離開幕前十分鐘,兩岸佛教徒能否坐在一起還沒有結果。星雲大師以大愛之心,反覆遊說,最終在開會鐘聲敲起的那一分鐘,大師宣布兩岸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出席大會,頓時掌聲雷動,多少人淚溼衣襟。

兩年後,應趙樸老的邀請,星雲大師率500名僧信二眾赴大陸探親弘法。

2002年,中國政府以「星雲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16字授權,達成恭請法門寺佛指真身舍利赴台供奉協議,佛指舍利在台供奉37天,我率領鳳凰衛視攝影隊跟隨供奉,全程直播,讓全世界的華人目睹了這一個難忘的時刻,體會到了什麼叫血濃於水,什麼叫同根同種。一位菲律賓瞻禮團成員告訴我,他們看鳳凰衛視轉播佛指舍利台灣巡遊時,全家人一塊兒跪拜收看。送別舍利時,台灣有十萬人不捨相送,星雲大師親自將舍利送上飛機,那個場面讓我無法忘卻。

大師之心的柔軟與溫情,我更是深有體會。2002年5月10日,鳳凰衛視主持人、台灣女孩劉海若在英國因列車傾覆身受重創,一度被英國皇家醫院診斷為「腦死亡」。星雲大師得知後,特別致電話詢問,了解海若在北京的治療情況,還寫下「妙吉祥」的條幅托專人送給我,請我們貼在海若的床頭。海若和她的家人非常感恩。

許多內地的朋友知道我與大師的關係,都想通過我求見,我很不好意思張口,但是大師有求必應,不管多忙都是親自迎送,陪說話,陪照相,不亦樂乎。





大師心細如髮,每年的臘八,他都會讓香港和北京的佛光山弟子們到鳳凰衛視送臘八粥,大碗大桶地送,不僅僅給我,還惦記著讓鳳凰的同事們分享,一同體會佛教的慈悲。

大師屬兔,我也屬兔,今年都是本命年,大師比我大24歲。作為忘年之交,我與大師所做的幾次對話,本意是訪問式的,我問他答,是請大師為眾生開示,我作為學生,作為聽眾和居士,聆聽教誨。但是,大師說,不要這樣,我們還是平等地對話。這樣能談得更好,更深刻,更投入。在對談的過程中,大師正是這樣做的,他非常的謙遜,非常的包容,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大師對晚輩的提攜、寬厚與仁愛。

2007年4月,我與星雲大師在佛光山的山風薄霧之中,連續用幾天時間探討包容的智慧,領悟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包容之美,忍耐之美,開放之美,融和之美。

星雲大師說:「佛教的很多經典,都可以用在人間的管理學上。談判要尊重對方,你不為他的利益打算,他不會跟你和平相處。不能以權壓人,以勢壓人。稻穗成熟了,就會低頭;水果有重量了,才能低頭;要做世間的領導人,首先要學會包容,得做牛馬為大眾服務,緣分多了,我服氣你了,你打我,你罵我,我都不計較,到了那個時候就好管理了。」

2008年8月,星雲大師邀請我到江蘇揚州鑑真圖書館的「揚州講壇」演講。鑑真圖書館是星雲大師為紀念鑑真東渡日本1250周年而發心捐建的。我在演講後向圖書館捐贈了20萬元的圖書,大師執意讓我為圖書館題詞,我只好獻醜寫了四句:鑑真圖書館,揚州大講堂,星耀大中華,雲集五大洲。





2009年11月,我與大師分別在深圳和香港再次對話,請大師開示如何「修好這顆心」。大師說:「我們兩個人,你比我高一些,比我胖一點;你是一號,我是二號。我們彼此有緣, 『緣』就是一見到就彼此歡喜和信任,一直交朋友到現在,大概有10年了。」

2013年5月,我與星雲大師在台灣、海南等地再度聚首,探討誠信的力量。因為那時我們感到這個社會生病了,誠信的缺失可能會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摧毀我們國家和民族。星雲大師開示我:誠信缺失好像是一種傳染病,自己不健全,對別人也會造成傷害,影響到整個社會都不健康。其實,誠信之門在人人手中。你期待生活在誠信的世界,那麼先從自己的堅持做起。一心開二門,一個是善門,一個是惡門;這個世界上的人,男人也一半,女人也一半;白天也一半,夜晚也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佛也只有一半的時間,還有一半就是魔。所謂佛與魔,誰也沒有統一世間,不過我們信佛的人總想用我的慈悲、智慧、能力把世界淨化一點,少一點魔。所以,守信一定不要退卻。





自2013年起,受大師委託,我擔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多次參加國際佛光會的活動。2018年10月5日,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在佛光山開幕,星雲大師親臨會場歡迎來自各地的佛光人。大會冠蓋雲集,信眾匯聚,膚色各異,人間佛教已走向世界。

因為緣, 因為一見到就彼此歡喜和信任,大師每有新書,我總是第一批讀者,鳳凰衛視也為星雲大師出版了一大批暢銷書。比如:合掌人生、覺悟的生活,成就的祕訣,這世界無處不美、包容的智慧、修好這顆心,誠信的力量、寬心、捨得、厚道、福報等。而大師則稱讚鳳凰衛視是最具國際化的中文電視台。

反覆研讀大師的書,我悟出了大師所踐行的一條真理:



天下之事,最要緊的,是一個「做」字。

願與景之間的橋,也是一個「做」字。

大師的「做」,還體現他以佛光的慈悲,對世界各地的救濟。台灣921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印度尼西亞大海嘯、福島核電站危機,星雲大師都派員參與救災賑災。當大批救援物資在機場堆積如山,無法運抵災區時,星雲大師通過當地的佛光信眾,建立了自己的管道,人背肩扛,經常是最先抵達現場的隊伍之一。大師對我說,他自己並沒有錢,但是當他發願要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民眾時,就會有錢有物,因為他有慈悲,慈悲是最大的財富。

慈悲如同大海,你給予的愈多,得到的也愈多。格局大,你的事業得到的助力也就愈大。正如大師所說:「我好像忽然看見萬千的群眾向我招手,我必須要弘法利生,我要為佛教開創新局。

今天,當兩岸民眾像親戚一樣你來我往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一位默默地拉著縴繩吃力行走的老和尚。

那個當年身無分文,隻身赴台的青年,前望故鄉,後望故鄉,波濤滾滾,海天蒼茫,但是他把中華文化當成是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一心一意牽手兩岸,讓愛的舟楫順流而行。

寫至此處,我雙手合十,面向蒼天,張望著大師在天之靈,向我的恩師、摯友道一聲「感恩!再見!」感謝您如此地包容我、幫助我、激勵我,讓我擁有出色的同行和朋友,感謝您成為我做人的榜樣,我期望擁有您那樣的格局與胸懷。

是您,讓我們明白了,文化的力量是山,是海,是歷史之河,是生命的DNA。這力量,來自於人的意志,又不被人的意志所左右。

是您,讓我們知道,柔軟、體貼,一心為他人好才能讓溫暖長存於人心。每次我去拜訪您,您會讓蕭碧霞師姑給我煮佛光麵,然後用濃重的揚州口音說:「長樂先生歡喜吃這個麵,你一定要給他多加一碗。」

音容宛在,斯人已去。痛惜!

高山仰止,大師千古。嗚呼!



悼念星雲大師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