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科技護生 派仿真烏賊蒐情報 | 人間福報

科技護生 派仿真烏賊蒐情報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間諜烏賊 間諜烏賊(前)不僅能模仿烏賊的動作,甚至可模仿花紋顏色的變化。 圖/中央社
機械海豚 紐西蘭新創公司「Edge Innovations」與好萊塢特效團隊研發出「機械海豚」,能表演又可以跟人互動。圖/取自「Edge Innovations」官網
3D投影大象 德國馬戲團Circus Roncalli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代替真實動物,希望改掉訓練動物來取悅人們的陋習。圖/取自「Circus-Theater Roncalli 」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動物保育愈來愈受關注,不少科學家、學者紛紛投入研究,利用機器人、3D投影等科技來護生;要怎麼觀察生態,同時不打擾動物的習性呢?BBC Earth費時3年拍攝的最新自然動物紀錄片《深海間諜》(Spy In The Ocean)派出間諜機器人,深入印度洋、泰國、日本、加勒比海、墨西哥、澳洲等,一窺探海洋世界及生物間的互動。

製作團隊運用各種頂尖科技,打造間諜寄居蟹、間諜鯨寶寶、間諜海豚、間諜螃蟹等;其中,技術最先進的間諜烏賊,不僅能模仿烏賊動作,甚至可以模擬花紋顏色變化,為符合烏賊「彎曲」的身體,製作團隊特別安裝全球首批「柔性仿生液晶面板」。

機械生物 兼顧人道與成本

間諜海牛由數十個微型超靜音馬達裝置,控制它游泳的細節,並加入平衡系統調整重心,能完美做出搖擺、翻滾等,頭部是全機械結構,能眨眼、擺頭等,由於極度細緻、仿真,機器海牛還獲得「同伴」的一個吻。

其實,《深海間諜》原班人馬早在2017年及2020年的紀錄片《荒野間諜》(Spy in the Wild),便讓「間諜動物」深入叢林、極地等,揭露野生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6年《PLOS ONE》曾發表研究指出,大猩猩會邊吃飯邊唱歌,《荒野間諜》製作團隊決定一探究竟,他們製作一隻Q毛小猩猩,藉由它的「眼睛」發現,大猩猩啃食葉子時,的確會不斷發出低鳴;製片人戈登(Matt Gordon)表示,若使用傳統方法,根本難以觀察到這些行為。

除了觀察、記錄動物習性,機械動物也可以表演!紐西蘭新創公司「Edge Innovations」與好萊塢特效團隊合作,研發出一款重250公斤、長2.5公尺的「機械海豚」,外型、觸感跟真的海豚一模一樣,不只能跟隨指示表演,還能跟人類進行親密互動。

「Edge Innovations」創辦人兼執行長孔蒂(Walt Conti)表示,人們對海豚的著迷、渴望了解這種生物的情感顯而易見,卻導致全球約有3000隻海豚被圈養,「我們希望能利用這股渴望,提供另一種愛上海豚的方式。」

機械生物不只人道,也更具成本效益,儘管造價高昂,但無需精心餵食、護理,也不用維持水質、水溫等,對產業來說,將是雙贏選擇;路透指出,或許未來走入水族館或海洋公園時,映入眼簾的會是仿生海洋生物,遊客可以跟機械大白鯊玩耍,甚至與生活在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海洋生物互動。

拒絕虐待 馬戲團改用3D投影

不只水族館,馬戲團的動保愈來愈受到重視,成立於1976年的德國Circus Roncalli馬戲團開出第一槍,帶頭改變殘酷對待動物的傳統,2019年利用3D全息投影(Hologram)技術,為觀眾帶來一場虛擬科技視覺盛宴,是全球第一個以高科技取代活體動物演出的馬戲團。

Roncalli投入50萬歐元(約新台幣1692萬元)以11部精密投影機,在長32公尺、寬5公尺的舞台投射超高解析度影像,以1:1比例,將大象、馬匹、魚等動物帶到觀眾面前,不管是大象揮動鼻子、用後腳站立,或者斑馬圍著舞台奔跑、熱帶魚優游等,每個環節都夢幻十足。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