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古人智慧】樹葉能預知未來 | 人間福報

【古人智慧】樹葉能預知未來

THE MERIT TIMES
文/高圭弘 譯/林倫伃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樹葉物語》,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農村的人相信,流蘇的花若一次全樹綻放,便會迎來豐年。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高圭弘 譯/林倫伃

用樹葉預測未來的例子非常多,很難一一細數。比如佇立在韓國慶尚北道蔚珍的小村莊新興里的老櫸樹。這棵樹春天發芽的新葉,就和觀測應該如何耕作的氣象台作用相同。具體來說,人們深信,若櫸樹的葉子由下往上慢慢長出來,就要從用雨水養稻的雨養田開始插秧;如果葉子是由上往下、邊下垂邊長出來,就要從灌溉稻田開始插秧;若整個樹枝都長出葉子,很難分辨先後順序,那麼插秧也必須一次進行。

雖然是古人根據自身多年經驗,像傳說或迷信似地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但若仔細推敲,同樣能找到科學線索,非常有趣。雨養田是指和灌溉稻田相比,水很少的田地。當土地潮溼,櫸樹葉會從下往上長出,此時雨養田的溼氣同樣漲得滿滿的。秧苗要扎好根必須有充足的水氣,在這種氣候下,最好趁早從溼氣變充足的雨養田開始插秧。若與此相反,葉子從上往下長出,就表示土地的溼氣少,雨養田裡的水應該還沒滿,先延後雨養田的耕作,從水氣較多的灌溉稻田開始插秧比較有利。

當然,葉子的生長順序不只取決於溼氣,測量一棵樹上不同高度的空氣溼度也很難說是科學做法,但在沒有其他氣象觀測法的年代,樹木的生態就是唯一能預測氣候的依據,尤其櫸樹長葉子的時間和農村裡插秧種稻的時間一致,渴望豐收的農民只能倚靠櫸樹。這就是蔚珍山的櫸樹既是務農方法的標準,也是祈求豐年之樹的原因。

流蘇花開滿 代表收成好

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韓國南部的農村一定會種植至少一棵以上的流蘇。在有又大又古老流蘇的村裡,人們曾經相信,若流蘇的花一次全部綻放,表示該年是豐年;若花開得稀稀疏疏,表示該年收成不好,是歉年。這裡頭同樣含有科學。流蘇的花在插秧季節開花,花若要開得好,就必須有充足的溼氣和溫暖的陽光,和秧苗能扎好根的條件相同。歸根結柢,流蘇的花開得好,表示秧苗將好好扎根,健康地成長,結出飽滿的穀粒。

偶爾則有些情況很難理解根據何在,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的天然紀念物糙葉樹就是如此。傳說,長興郡語山里的糙葉樹葉子開得晚,或是沒有全開,國家就會因疾病和災難而陷入混亂;反之,若葉子全開,國家就會天下太平、迎來豐年。這種等於僅僅憑藉樹葉狀態就預測國家太平的說法,我認為是不管怎麼講都很難找到科學根據的預測。當然,葉子沒有全開國家就會混亂,也可以視為是依賴大自然生活的古人之思考模式。

(摘自《樹葉物語》,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高圭弘(고규홍)

樹木專欄作家。至今已出版許多著作,自2000年春天開始,他將名為「松林書信」的照片專欄透過網頁「松林.com」(www.solsup.com)與愛樹人分享。他也曾是千里浦樹木園理事和翰林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