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普及CPR救人 周志中奔走教學40載 | 人間福報

普及CPR救人 周志中奔走教學40載

THE MERIT TIMES
文/李樹人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周志中(右)多年來深入各場域推廣CPR教育、急救醫療,他認為只要多1個人學會急救技術,就可能避免一場悲劇。圖/周志中提供
周志中(右)多年來深入各場域推廣CPR教育、急救醫療,他認為只要多1個人學會急救技術,就可能避免一場悲劇。圖/周志中提供
「讓病人傷者能夠活下去,家庭保持圓滿」是周志中(左)執醫的初衷。圖/周志中提供
周志中被喻為台灣「心肺復甦術」教育的先驅。 圖/黃仲裕
文/李樹人

被喻為台灣「心肺復甦術」(CPR)教育先驅,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周志中曾任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40多年來,深入偏遠地區、廟宇、學校,致力推廣CPR急救技術,培訓眾多種子教官,迄今累積近50萬名學員,因而得救的人更是無數,日前獲得今年個人醫療奉獻獎。

周志中也是全國第1位急診專科及專責醫師,在他的推動之下,衛福部於1991年核准彰基成立急診醫學科,為全台首創,各大醫院跟進效法,此後急診傷病患均由急診專科醫師處置救治,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周志中就讀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後1978年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實習。在來自美國的恩師陳瑞堂醫師鼓勵下,他投入急救醫學領域,1983年遠赴美國聖地牙哥凱撒醫院和美國加州大學(UCLA)研習急診醫學,取得美國心臟醫學會(AHA)所頒發的心肺復甦術(CPR)講師、高級外傷救命術(ATLS)等認證資格,被喻為我國急救教育的先驅。

返台後周志中積極推廣急救教育。他認為,愈多人學會救命方法,就會挽救愈多人的寶貴生命。

30、40年前,「到院死亡」個案(Dead on Arrival, DOA)被送至急診時,能被救回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當時擔任彰基急診醫師的周志中常聽到家屬們肝腸寸斷的哭泣聲,內心相當不捨,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些什麼。

周志中深刻記得,年輕時搶救一名因意外而受重傷的男性個案,儘管急診團隊做了最大努力,男子仍宣告不治。事後得知,意外發生時,個案兒子就在旁邊,但卻不會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措施。

執醫初衷 救活病人家庭圓滿

這件慘事令周志中省思: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基礎急救技術,就可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這讓他決心著手推動急救教育,將執醫救人的觸角向外擴展。

周志中於1986年創立CPR急救訓練中心,除了培訓種子教官,並首開風氣深入校園。多年來,周志中致力於推廣心肺復甦術教育、急救醫療,還與基層醫護人員至各地社區、寺廟、職場、消防局,提供衛教。

在推廣急救教育上,周志中將重點放在消防分隊成員。自1991年起,他著手規畫彰化縣區域緊急醫療網並積極推廣「緊急救護技術員」(EMT)救護訓練,每年至彰化縣31個分隊舉辦研討活動,1年60場,20多年從未間斷。

回顧執醫的初衷,周志中說是「讓病人傷者能夠活下去,家庭保持圓滿」,而最大回饋及動力是病人及家屬感謝的眼神。

30幾年前,有個晚上周志中收治了1位因車禍腿部受傷的民眾。在完成手術後,周志中拿著1瓶牛奶跟1塊麵包當晚餐,一邊與傷者的妻子解釋狀況,這時,旁邊卻有個2、3歲小男孩緊盯著他手上的牛奶。周志中發現了,直接蹲下身,將晚餐遞給小男孩。

多搶救一下沒放棄 心跳恢復

那對夫妻感激的眼神,以及小朋友吃麵包時的滿足表情,深深烙印在周志中的記憶深處,每當遇到挫折時,腦中總會閃過這一幕場景,頓時全身充滿能量。

周志中還難忘另一個病例。一位心肌梗塞到院前死亡的中年男性,經多次CPR和電擊,持續急救30分鐘仍無心跳,理應放棄,但耳裡聽見家屬悲戚的哭聲,其間夾雜幼兒稚嫩聲音喊著「爸爸加油!」周志中心想「再多搶救幾分鐘吧」,豈料真的出現奇蹟,病人突然恢復心跳,瞬間急診室響起掌聲。

在彰基服務44年,周志中急救過近4000名「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病人,約2至3成急救回來,其中1成病人在鬼門關前走一遭,順利出院。執醫迄今,累積救活300多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