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憶星雲大師:縞衣人遠去 燈傳無盡 | 人間福報

憶星雲大師:縞衣人遠去 燈傳無盡

THE MERIT TIMES
文/素絢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素絢

早上睜眼之後,習慣性瀏覽這一夜來的新聞,卻看到了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的消息。

恍然記起十一年前,赴佛光山參加國際青年禪學營的往事種種,當時星雲大師給我們講解人間佛教、做接心開示,梵唄清響,猶在耳畔。今縞衣人遠去,燈傳無盡;想十年一夢,善惡因緣。輾轉難寐,便起身修改了一首多年前的小詞:



〔菩薩蠻〕

雲山杳渺紅塵晚,遊人斂步香塵淺。

佛說此間空,台高盡日風。

鹿迷春時燄,念念相流轉。

古寺憶高僧,庭深萬龕燈。



現在想起當時的情緒,大概是有些不悲不喜的。彼時,我還是一個大二學生,學了一些佛學的課程,似悟非悟地經歷了一些心事,跟著學校的安排來到佛光山,其實並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到底是來進行學理上的研討,還是來進行某種心靈的禪修?又隱約感覺,會在這裡遇到一些什麼,在往後生命中產生某種因果。





在佛光山的這四天,完全是一種深山閉關的狀態,不能使用手機,也杜絕了一切俗世的紛擾冗雜,每天的安排都不相同,唯一不變的是早上山水禪的打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臨濟宗的傳人,臨濟宗本出自禪宗,我對「臨濟」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大抵是因為想起了蘇曼殊「齋罷垂垂渾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鐘」的詩句。

大雄寶殿裡佛像法身莊嚴,金碧輝煌,一塵不染。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虔誠肅雍,神情靜默。山上的法師不少學歷都很高,他們面目祥和慈悲,使人心生歡喜。在這裡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們一起打坐,吃齋,學習佛教的經義,在曠寂的佛堂裡聽法師們清唱的梵唄。

他們中有像我一樣,只是簡單在學校學過一些佛學理論的,也有真正懷有佛教信仰來的,從後者身上,常常能感覺到一種對待萬事眾生的欣然喜悅、無憎無怨。現在想來,那大概就是「菩提心」吧。不過,這些體驗還都在預想之中,真正使我感覺到震撼的,是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給我們做過幾次接心開示,卻極少言及仙佛靈應之事,在他的觀念裡,不必將佛教神祕化,佛祖只是修煉人的榜樣。在「佛教」之前冠以「人間」二字,就是強調人間佛教開的是方便法門,面向的是世間眾生。

畢竟人人披剃空門並不可能,但是可以讓行善積德結合倫常物理,慈悲心願不離人情世態。他給我們講「三好」、「四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便是用最通俗簡易的語言勸導世人。

當時太過年輕,只感覺星雲大師說得好,卻又不知是如何好。走出佛光山之後,也沒有過多放在心上,只當來此散了散心,又繼續在紅塵中沉浮。

直到前些年,人生中經歷了一段「至暗時刻」,從苦苦掙扎到心態全然崩潰,似有一把大火將舊我燃盡。在最絕望的時候,包括在佛光山的見聞在內的一些東西,重新進入到我的心裡,明明是當時都不曾留意、甚至是已經忘記的。我彷彿看到當年種下的種子,在灰燼中生根發芽。

那一段時間裡,我體驗到了塵盡光生、靈台清明,對於以前看來平常不過的事情也會心生歡喜,與居士的朋友聊起,他說我這是「心生法喜」。當年的際遇,竟真的在多年以後灌我以醍醐,那一刻感覺,人間佛教雖不弄玄虛,卻真的是可以解脫苦難的法門。那些勸人向善的言語並非口號,真的能給人希望與歡喜。

如今,縞衣人遠去,又想起當時佛光山上,有人問起星雲大師輪迴之事,大師的回答,大概意思是說,這就是一種自然循環往復的規律,春夏秋冬,朝來暮往,如此而已。今天看到大師留下的文章〈我最後的遺囑〉裡,也說到了這一點。在離去的那一刻,星雲大師的內心一定有華枝春滿、天心月明。

在遺囑裡,星雲大師還提到,希望「常住淨財用於十方,不要保留」,他一生救助急難,化滿瞻部,雖功圓往登,但薪火相續、燈傳無盡。他所創立的人間佛教,也一定能給眾生更多慰藉與歡喜。



(轉載自澎湃新聞網,2023年2月7日)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