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19)智慧的人生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19)智慧的人生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26觀看次
敦煌石窟臨摹畫──伎樂天。 圖/何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提供

無相頌2
    唐‧惠能大師
苦口的是良葯,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若能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賞析】
常聽人說:「苦口的是良葯,逆耳必是忠言」,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確沒錯。我們在人間,若想成就一切事業,也必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逆耳必是忠言」,真正的知心朋友或者好的老師、長官,他們給予我們的指導或訓斥,才是我們應該在意聽從的。這些忠言逆耳、不好聽的話,其實都是給我們的忠告,給我們的參考。如果願意真心接受這些勸告,日後必然會有長足的進步。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是聖賢的行為。人不必諱言自己的犯錯,只要肯改過,肯反省,不斷的自我革新,將來還是大有可為。不過自我革新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就會不斷地為自己辯解、找理由。
所以說「護短心內非賢」,真正有智慧的人,絕不護短;真正聰明的人,甚至還會以自己的短處做為警惕、借鏡。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斷自我改進,離聖賢之道就不遠了。
「日用常行饒益」,生活日用之中,要懂得饒益眾生。能以菩提心攝化眾生,慈悲心利益他人,用清淨心行道,才有可能契入佛法。
「成道非由施錢」,你要想成就佛道嗎?光是物質的布施是不能成道的。因為布施是求福德、求功德,多布施就有多功德,少布施就是少功德,這還只是停留在「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什麼是「福德性」呢?《金剛經》講到的福德性,不是透過布施而有,而是每個人的清淨自性,本自具有的真如、本體。我們修行學道,最終是要悟道,要求證菩提。
「菩提只向心覓」,菩提並非從外面尋求而得,是要向自己的內心去探求。
禪不是向心外求取、攀緣而能得到的。所謂「平常心是道」,能將佛法的慈悲、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算得上是行道之人了。──摘自《星雲說偈》

智慧的人生

人生要擁有什麼最好呢?
有人希望擁有洋房,有人希望擁有汽車,有人希望擁有嬌妻,有人希望擁有子女;也有人希望擁有土地、田產、股票、珠寶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擁有;人生最好的擁有,就是智慧。
智慧是人生的導航;遇到逆境,懂得用智慧來轉,便能開拓出另一番的天地。
所謂智慧,「智」者從「知」,汲取知識是智慧的開始。然而,知識是用學的,智慧是用悟的;能「日進新知」,並將知識活用於生活,融入於生命,這才是真智慧。平時聞法、思法、修法,可以幫助我們開啟智慧。
人類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不是金錢造就的,而是眾人智慧的結晶。世間上最可怕的是無明,開顯心中的智慧才是斷苦之本。有智慧的人,對於任何事物都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而不致於走入邪途。
智慧就是財富,一個人的勞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於內心的智慧;能夠開發內心的能源,人生才會活得充實、快樂。
「別人看到外,我看到內;別人看到相,我看到理;別人知道點,我知道面。」這就是智慧;「感謝因緣」,就是有般若的智慧人。《六祖壇經》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能夠「知過改過」,更是大智慧。
有智慧的人,懂得尋找生命的根源,懂得提起「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疑情。有智慧的人,凡事往大處著眼,並能識大體,不會為了私事而和人計較,自然能夠受人尊敬。有智慧的人,愈是緊急的時候,愈能鎮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憤怒,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上丟下一塊大石,擾亂原本清澄的智慧,無法正確判斷事理而貽誤自害。
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必懂韜光養晦,必懂內斂含蓄,所謂「大智若愚」是也。
智慧乃靠先天的稟賦及後天的努力,兩者相較,後天的努力遠較先天的力量大。因此,不要羨慕別人的聰明智慧,有其因,才有其果;若不種因,徒羨其果也是枉然。要緊的是,自己要立志,再加以恆心,如此才能活出有智慧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望的人。
佛說:「智慧就是般若」;般若則能度己度他也!

──摘自《迷悟之間》第一冊  p.318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