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歷史趣聞】台灣的國立公園 | 人間福報

【歷史趣聞】台灣的國立公園

THE MERIT TIMES
文/王文隆
字級
收藏文章
128觀看次
文/王文隆

「國家公園」是指具有國家代表性之自然區域或人文史蹟,自一八七二年美國設置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起,迄今全球已有近四千座國家公園。

目前中華民國治權範圍內,已經設置了九座國家公園,分別是墾丁(1982)、玉山(1985)、陽明山(1985)、太魯閣(1986)、雪霸(1992)、金門(1995)、東沙環礁(2007)、台江(2009)和澎湖南方四島(2014),以及一座成立於二○一一年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累計面積達七十五萬公頃。

國家公園設立的宗旨,是為了長期保護自然、原野地景、原生動植物、特殊生態體系以及人文史蹟。依據行政院國情簡介的說明,我國國家公園的規劃,是在一九七二年《國家公園法》公布實施後,方有法源依據。然而,台灣的國家公園規劃並非始於百年前的中華民國政府治下,而要追溯至日治時期。

明治四十四(1911)年,日本政府受到世界保育風潮影響,開始注意自然生態的保護。酷愛登山,畢業自東京帝國大學農業大學林學科的學者田村剛,在大正六(1917)年前往富士山北麓進行考察後,於次年出版名著《造園概論》,書中提及「自然公園」四字,成為日本爾後相關規劃的濫觴。大正八年,田村剛擔任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實科講師,次年取得林學博士學位,並受政府委託,自大正十一年起,出國考察歐美各國設立國家公園的實況。

田村剛回國後,在日本國內調查山林景觀,並於昭和三(1928)年來台,考察玉山及阿里山區,不幸在調查回程發生意外,失去了一條腿。但他出版的《台灣の風景》、《阿里山風景調查書》為往後台灣規劃國家公園奠立了基石。昭和四年,台北州也邀請日本國立公園協會會長本多靜六博士考察大屯山區。

昭和六年,日本政府於頒布《國立公園法》,田村剛再度來台考察太魯閣,次年又以日本國立公園委員的身分來台。昭和八年六月,台灣總督府成立國立公園調查會,釐定台灣設立國立公園的地點及條件,並草擬台灣地區國立公園法實施草案及要項。

日本本土第一批國立公園於昭和九年三月設立,共有雲仙天草、霧島錦江灣、瀨戶內海三座;同年年末,復選定阿寒摩周、大雪山、日光、中部山岳、阿蘇九重為國立公園。台灣總督府也緊鑼密鼓地於隔年九月提名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タロコ為國立公園候補,並於次年完成區域調查,經委員會同意,將這三區劃為國立公園預定地。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台灣總督府公布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タロコ為國立公園。其中,大屯國立公園位於台北的北側,範圍包括大屯山火山群、觀音山等,面積約一萬公頃;次高タロコ國立公園則跨越當時花蓮港廳及台中、新竹、台北等州,含括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及霧社、大甲溪流域一帶,總面積約二十七萬公頃,為台灣(甚至也是當時日本轄內)面積最大的國立公園;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範圍跨越當時台中、台南、高雄州及台東、花蓮港廳,包含秀姑巒山、玉山及阿里山等,面積約二十萬公頃。三座國立公園合計總面積達四十八萬公頃。

可惜,後來中日戰爭爆發以及太平洋戰爭的影響,這些區域沒能持續維護,而日本也因為戰敗撤出台灣,相關規劃在國民政府接收後並未繼續執行。直到一九六○年代末期,才重新啟動設立國家公園的計畫。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