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旅遊 | 人間福報

生活

台東市 後山傳奇寶桑庄 東海岸吹南島風

文/人間社記者張武吉 台東市濱臨浩瀚的太平洋,有蔚藍的海岸線、史前遺跡、鯉魚山等自然及人文風光,地方特殊民俗「炮炸寒單爺」活動,被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全國12大元宵慶典之一,連Discovery頻道及舊金山公視都曾來台拍攝轉播。 台東市古稱「寶桑」,源自阿美族社地名Posong。清咸豐初年,有枋寮人鄭尚在此建立據點,與原住民交易,逐漸形成漢人聚落。光緒元年(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設卑南廳;光緒14年(1888年)改為「台東直隸州」;日據初期升格為「台東廳」。 炮炸寒單 無形文化資產 台東市的元宵節,各商家店舖都提早打烊,準備鞭炮迎接「寒單爺」。相傳寒單爺是商朝武將趙公明,為「五路財神」中的中路財神,由於寒單爺生性怕冷,因此神轎出巡時,人民便朝神轎扔擲鞭炮,為寒單爺驅寒送暖。 扮演「寒單爺」的人,赤裸著上身,僅穿紅短褲,頭裹紅布巾,手持榕樹枝葉,站在竹轎上,接受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猛烈炮火洗禮。 相傳店家的鞭炮炸得愈旺,當年財運也會愈旺,這項民俗活動於2007年登錄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 知本溼地 重要野鳥棲地 知本溼地位於知本溪北側出海口,屬於海岸自然溼地,面積約1000公頃,根據台東野鳥學會調查,知本溼地鳥種在130種以上,保育類有40種,是東部候鳥主要棲地之一,2004年由國際鳥盟列入世界級的「重要野鳥棲息地」。 美麗星空 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遊憩區鄰近「小野柳」,有奇形怪狀的海蝕岩層、柔軟的草地,藝術家以漂流木組成的裝置作品,搭配海濱植物生態、一望無際的海洋、綿延的海岸山脈,夜晚可仰望浩瀚無垠的星空,是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 史前考古 國家級博物館 1980年,南迴鐵路興建台東新站時,意外挖到卑南遺址,為了讓民眾對於史前文化有更多認識,政府於2002年成立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為國內第一座包含博物館、考古遺址和自然生態公園的博物館,也是台灣東部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 卑南遺址公園隸屬於史前博物館,是環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3500年前曾是繁盛的史前文化聚落,目前是一座蒼穹博物館。 百年官廟 歷史文化資產 清光緒年間,後山官員因欺壓居民,引發「大庄事件」,事件平定後,卑南提督張兆連為感恩媽祖庇佑清兵找到水源,捐俸鳩資建媽祖廟,光緒17年(1891年)天后宮落成,由光緒皇帝御賜「靈昭誠佑」匾額,是東台灣唯一的官廟;張兆連還在事發地設「靈泉井碑」鑴述媽祖顯靈經過。 賞景祕境 登高遠眺綠島 海拔只有75公尺的鯉魚山,獨立於市區之中,天氣良好時,可遠眺綠島,山上老樹成林,是台東市的綠肺,山上有忠烈祠、州官胡鐵花紀念碑等;山腰下的龍鳳佛堂主祀觀世音菩薩,山麓曾挖出3000多年前的卑南文化遺物,證明鯉魚山在史前早有人煙。 海濱公園 向陽樹迎曙光 台東市海濱公園有〈向陽樹〉、〈紅相框〉等公共藝術,是迎曙光、聽濤聲的好去處,為一座具有南島文化風格的多功能公園,有自行車道通往台東森林公園。 台東森林公園位於卑南溪右岸出海口,占地280公頃,園區內有「琵琶湖」、「鷺鷥湖」、「活水湖」等3個湖泊,湖濱設有木棧道、蓮花生態池、賞鳥小屋、蝴蝶復育區、苗圃及大草原等設施。 富岡砂岩 天然雕刻公園 俗稱「小野柳」的富岡地質公園,地質以富岡砂岩為主,屬於海蝕砂岩層,岩面可見珊瑚礁岩,是地殼抬升的見證;岩層因風化侵蝕作用,造就各異其趣的奇岩怪石,包括「豆腐岩」、「蜂窩岩」、「青蛙岩」、「駱駝石」、「龜陣岩」等,宛如一座天然雕刻公園。 音樂藝術 創意交流空間 「鐵花村」是台東著名的文創景點,由台鐵貨倉宿舍改造而成,取名「鐵花」是為感謝胡適的父親胡傳(字鐵花)擔任台東知州時對地方的貢獻。鐵花村到處可見裝置藝術,一顆顆高掛樹上的彩繪熱氣球天燈,在在向訪客展現台東的熱情與活力,也為懷抱理想的音樂人提供表演舞台。

MORE

宜蘭.頭城 蘭陽拓墾第一城 龜嶼破浪賞鯨豚

文/人間社記者傅娟娟 宜蘭頭城古稱「頭圍」,是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第一個據點,被譽為「開蘭第一城」。每年農曆七月的中元節,有台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是重要民俗慶典;頭城沿海礁岩拍浪、海天一色,風景優美,龜山島海域常有鯨豚出沒。 頭城鎮位於宜蘭縣最北端,原本是噶瑪蘭族活動的區域,17世紀曾受西班牙人、荷蘭人控制。1796年漢人吳沙入墾噶瑪蘭,曾與噶瑪蘭族發生爭戰,隔年噶瑪蘭發生天花,吳沙施藥給原住民,獲得原住民信任,同意開墾,名為「頭城」。 蘭城中元 搶孤普度民俗 頭城「搶孤」民俗活動,相傳始自吳沙開蘭之初,為了追悼死難者英靈所舉辦的普度儀式。孤棚是由12支大木柱撐起,棚頂建一平台,放置各式祭品,平台上再豎起13根以竹篦編成的「孤棧」,代表13庄。「孤棧」頂端繫有順風旗,是搶孤者的目標。 一般認為「孤棧」的高度愈高,愈能招引遠方的孤魂前來接受施食度化。在「搶孤」的過程中,由於棚柱上塗滿牛油,想要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據說台灣巡撫劉銘傳就曾下令禁止搶孤。不過現代已增加防墜網、安全繩等措施,並逐漸演變為觀光民俗活動。 孤懸海中 龜嶼萬種風情 龜山島位於頭城海岸東方約10公里,因形似浮龜而得名,是台灣目前尚存的活火山,曾被國際知名自然網站「WHEN ON EARTH」列為全世界最酷的小島之一,因附近海域平淺,經常有鯨豚出沒,據統計鯨豚種類有17種,每年4月至 9月底是賞鯨豚最佳季節。 龜山島有海底溫泉、龜島磺煙、眼鏡洞等「龜山八景」,島上的普陀巖供奉觀世音菩薩;龜尾湖環湖步道沿途有冷泉,以及原生蒲葵林相。全島最高處為401高地,昔日為軍事重地,攀登至制高點,即可欣賞360度環景海島風光。 宜蘭縮影 特殊地標建築 歷經15年籌劃興建的蘭陽博物館,坐落在清代烏石港舊址,是頭城最知名的景觀地標。建築物採東北角海岸的「單面山」為概念設計,所謂「單面山」是指一邊陡峭、另一邊緩斜的山形,博物館建築與自然地景互相融合,曾獲國內外多項建築大獎。 蘭陽博物館常設展,規畫有「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等三處常設展廳,以及互動劇場等設施,展場從300萬年前開始講述,包括宜蘭地理結構、生態特色和人文發展史,不僅是宜蘭的縮影,也是認識宜蘭的窗口。 和平老街 開蘭第一媽祖 清朝嘉慶年間,漢人入墾噶瑪蘭後,先在河岸建立媽祖廟慶元宮,接著以慶元宮為中心,逐漸向南、北擴張,形成頭圍街,即今「和平老街」。慶元宮俗稱「頭城媽祖宮」,是宜蘭首座廟宇,也是宜蘭縣最古老的媽祖廟。 和平老街早年因水運而興盛,當年有河道從烏石港通到慶元宮,如今老街北段仍可見清代船頭十三行郊遺址;十三行旁為作家、也是宜蘭首任民選縣長「盧纘祥公館」,建築揉合西式圓拱、柱飾、迴廊及櫃台腳等多種風格,大宅院前的水池就是舊日的頭圍港。 靠近南門這邊的老街有「藝術巷」與「文學巷」,其中頭城國小舊校長宿舍,是一棟日式建築,如今已作為「李榮春文學館」及「頭城鎮史館」,收藏作家李榮春的手稿、出版書籍及頭城的老照片等。李榮春一生寫作近300萬字,被譽為「宜蘭文學守護者」。 礁岩海景 北關海潮公園 北關海潮公園是「蘭陽八景」之一,有壯觀的礁岩浪花、海天一色美景,加上可眺望龜山島,自古以來就有「蘭城鎖鑰扼山腰,雪浪飛騰響怒潮」名句,當地的單面山、豆腐岩、小海岬等地質風貌,穿越雙岩夾峙的一線天,景色殊絕。 北關原為清治時期的一座關卡,公園裡有兩尊百年古砲,據說是嘉慶年間所鑄造,更增古意。

MORE

【海闊天空】小林村紀念公園公益之旅

文/943 我們一群人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輔導小林村重建所設計的一日遊行程,首先來到2012年就完工啟用的小林村紀念公園。 這是為了紀念已被土石掩埋的小林村(居民早年鄒族為主,晚近為平埔族),而在附近一片新土地興建了占地1.7公頃的紀念公園,距離小林村原址有約一公里之遠,其中大部分的面積都是綠地。 種山櫻呼喚村民回家 從公園內的位置圖告示,可以看出原本的小林村遺址,已經沒有路可以進去,小林紀念公園是另擇新地種樹紀念。小林紀念公園中種植了181棵台灣原生種山櫻花樹苗,每一棵櫻花底下都象徵小林村逝去的181個家庭。其中許多家庭是兄弟姊妹住在一起,共用一個門牌,櫻花樹底下有小石柱刻著原本的門牌號碼,象徵先人得以回家。 我們在回鄉幫忙的導覽老師帶領下,進入小林村公祠致意。公祠中列出罹難村民姓名供人憑弔,更供奉著地藏王菩薩。 由於幾乎全村都覆蓋在走位坍塌的整座山下,村民不忍開挖,所以小林村紀念公園中只有列出姓名,連衣冠塚都不算是,而且距離原村有段距離,遊客來到紀念公園,不是踩在事發現場,也完全不是網路上誤傳的納骨塔,民眾不用害怕。 建紀念碑與宗教苦路 越過沉思橋和追思廣場,小林村紀念公園中也有天主教、基督教意象的苦路(原為模仿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過程的宗教儀式),石牌上刻著全村462位先人的姓名。 小林村紀念公園中還有一座非常巨大的圓錐形紀念碑,是用八八風災後獻肚山傾瀉而下的部分土石堆砌而成,底部直徑8公尺,高9公尺,用以紀念莫拉克颱風8月9日凌晨逝去的小林村民,成為鼓舞村民重建家園的力量,也提醒世人尊重生命、敬畏大自然的威力。 一分為三續傳承文化 災後重建的小林村,現在一分為三,分別是位於五里埔的小林社區90戶、移地重建的日光小林社區120戶,和小愛小林社區60戶。 從小林村紀念公園離開後,我們搭車到了小林村在附近重建的日光小林社區,日光有積極陽光向上的意思。 在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設計的行程中,我們體驗了小林村以訪談耆老、尋遍各種文獻等方式(像是日治時期由人類學家淺井惠倫紀錄下來的錄音等史料),重新找回小林村的文化傳承,包括竹編器具、漁獵工具、傳統房屋等技法。 傳統編織學先人智慧 我們還試著認識及學習平埔族祖先,以藤蔓製作手環、戒指等用品的工法,包括:柴舉、魚笱、刺繡等。由於用藤製作手環很容易脫落纖維,所以初學者的我們,最後是用包裝帶來學習手環的編織方法。 若旅客有足夠的時間,就能向耆老學習製作各種傳統器具,這些都是小林村新一代的青年村民回鄉協助重建後,努力尋回的各種傳統文化。 災變後青年返鄉互持 讀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忍不住好奇:那麼風災以前的小林村,究竟是什麼樣的村子呢? 據導覽老師說:小林村最早曾是母系社會,古早時期男方若想提親,就要能搬沉重的九芎木到心儀的女生家,先當長工兩年,若女方長輩覺得不錯,才能正式入贅。據說長輩們還會灌醉女兒的男友以觀察其酒品。 災變後回鄉幫忙的小林村民回憶,家鄉是非常有人情味的村落,家家戶戶多少都有親戚關係,也會互相幫忙帶小孩,例如爸媽不在家,鄰居就會叫小孩來家裡吃飯,也因此年輕人在失去親人後,反而辭掉大都市的工作回鄉幫忙,共同努力、相互扶持。 編完頭飾星夜享燒烤 在日光小林社區的一日遊行程中,我們也參與了一面採集當地野生植物、一面聽導覽的社區巡禮,再將採集成果編成原住民頭飾花環的體驗。這裡的花冠頭飾,主要都是使用社區中常見的野生花草,如苧麻、九芎、薊草、狗尾草、五節芒……等來編織。 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聆聽小林村花冠編織老師的講解,再用剛從社區周遭採到的野花野草來編織,眾人七手八腳的,做好以後又互相幫忙拍照留念,非常有意思。 體驗完藤編手環和頭戴花環兩個DIY活動後,就是令人期待的星光夜烤了,有烤青椒、烤杏鮑菇、紙包金針菇、絲瓜等美食,趁著滿天的星星,晚風很涼爽,村民們很熱情,也很會生火燒烤,大夥兒都吃得很飽。 薑黃料理盛名早遠播 日光小林社區的部落廚房更是盛名遠播,好吃到連電視節目大廚,都來此拍攝學做「薑黃臭豆腐」。薑黃正是小林村的在地農產品,眾人吃了都直誇好吃,非常「涮嘴」。 燒烤完畢,我們也體驗了非常有名的「小林夜祭」活動的舞蹈,也就是和部落人們一起跳舞,學習小林夜祭的基本舞步,小林村民滿滿的活力和熱情,讓我們感覺像家人一樣被對待,而不是像一般商家對待觀光客般的相敬如賓…… 到小林村體驗人情味,感覺就像被充電後一樣的活力滿滿呢!如果想給正在努力重建的小林村民一個鼓勵,不妨透過旅行的方式,一起參與令人感動的生命重建故事。

MORE

台南.官田 菱香舟影話官田 斷臂五庄王傳奇

文/人間社記者孫芳菲 台南官田塘沼密集,菱角產量高居全台之冠,有「菱角故鄉」的美譽。每年秋天,菱角塘裡常有採菱小舟划過,「菱香舟影」為新南瀛八景之一。當地有一尊又稱「五庄王」的「斷臂王爺」,由五座廟宇輪流奉祀,流傳慈悲救人的故事。 官田在荷蘭時期,土地為政府所有,稱為「王田」;明鄭時期改為「官田」,由官員招募佃農屯墾,稱為「官佃」,以鄭成功的部將參軍陳永華族人承佃最多。因當地冬季少雨,佃農為了灌溉而開鑿池埤蓄水,成為嘉南平原塘沼最密集的地方。 八田與一 嘉南大圳之父 八田與一(1886—1942)是日本石川縣人,1910年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定居台灣。他為解決嘉南地區「看天田」的窘境,規畫水道總長超過1萬6000公里的嘉南大圳,並建造當時東亞第一大的烏山頭水庫,被譽為「嘉南大圳之父」。 嘉南大圳完成後,民間成立「八田之友會」,請日本金澤市雕塑家都賀田勇馬製作一尊坐在堤堰上沉思的八田銅像,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戰事吃緊,鄉民唯恐銅像被徵收熔解,於是偷偷將銅像移走,直到1981年才在烏山頭水庫八田夫婦塚前重新安置,並於每年八田忌日舉行追思會。 位於烏山頭水庫北側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有八田宅邸及戶外庭園,八田宅中的家具如同當年,令人發思古幽情。在烏山頭旅客服務中心對面有一座「天壇」,是1973年由民間推動興建,仿北京天壇3╱4比例建造,古色古香。 凌波仙子 菱角殼變烏金 在官田的菱角塘裡,經常可見到二級保育鳥類「水雉」的身影。水雉是台南市的市鳥,喜愛在有浮葉植物的水澤活動,因此有「葉行者」之稱,也因常棲息在菱角塘裡,而被稱為「菱角鳥」,更因牠體態優雅飄逸,而有「凌波仙子」的美譽。 雄性水雉是「超級奶爸」,不僅負責孵蛋,在雛鳥孵化時,還會協助雛鳥掙脫蛋殼,並將蛋殼啣到其他地方丟棄,以免氣味招來天敵。在雛鳥遇到危險時,雄水雉更會將雛鳥挾在翼下保護,讓不知情者以為這怪異的鳥有好幾隻腳。 為了處理大量廢棄的菱角殼,官田區公所輔導成立烏金合作社、菱炭生活工場,將菱角殼燒成生物炭,不僅可製成過濾空氣的溼氣吸附包、除臭壓力襪等環保產品,更可將菱殼炭埋入土中,達到封存二氧化碳、肥沃土壤、淨化水質等功效。 伽藍尊王 自斷手臂傳說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有來自福建韶安的胡姓五兄弟,從家鄉攜帶伽藍尊王香火袋渡海來台,途中因船隻翻覆,五兄弟許願,若能平安獲救,將為伽藍尊王雕塑金身奉祀;五人脫險後,分別在官田、下營等五庄落籍,並雕塑金身輪流奉祀,因此伽藍尊王也稱為「五庄王」。 至於「五庄王」神像為什麼只有一隻手?相傳伽藍尊王在世修行時,因發生大饑荒,他自斷手臂,取下金手環救濟災民,人們感念他捨己救人的精神,因此後世在塑造伽藍尊王神像時,即以獨臂呈現,左手部分僅雕塑衣袖。 私房景點 官田小陽明山 1995年,渡拔里居民賴顯明為了配合政府獎勵造林政策,將14公頃的芒果園改成森林,種植1萬多棵桃花心木,打造「川文山森林生態保育農場」,免費開放民眾休閒。山頂有兩棵百年老榕樹,枝葉向外伸展,猶如一支大傘,蔚為奇觀,被民眾暱稱為「小陽明山」。 市定古蹟 曾文溪渡槽橋 「嘉南大圳」共有7座渡槽橋,有6座被指定為台南市定古蹟,當中規模最大的曾文溪渡槽橋,興建於昭和4年(1929年),橋長339.9公尺,兼具水利與交通功能,渡槽橋兩旁後來又興建3座橋梁,從曾文溪畔眺望,4座橋梁近距離並列,相當罕見;每逢秋季溪畔芒花盛開,頗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美感。

MORE

豐富人文科學藝術 走訪佛陀紀念館等知性遊程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繼六龜宗教靜心之旅,茂林國家風景區於5月以套裝遊程「微笑南灣知性之旅」,推薦具有科普、人文知性的10處展館,包括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等,從敦煌石窟的人文藝術看起,體驗博物館的魅力。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柯建興今(4/28)日指出,「微笑南灣-高雄仲夏知性之旅」是交通部觀光署2024台灣仲夏節的重點活動,攜手佛陀紀念館等展館共同打造藝術、人文、科學的知性旅程,要讓民眾在旅遊中融入生活、藝術、科技與文化,提升生活境界。 高雄市的遊程特別推薦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特別是佛陀紀念館「敦煌石窟藝術特展」,讓民眾不用出國就能一窺古絲路的奧祕,也欣賞佛教的心靈藝術及寶藏。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敦煌石窟藝術特展」的展出重現敦煌莫高窟三座石窟及七座藻井等實體,還包括經敦煌研究院3D打磨的「中心柱窟」,連同百餘件真跡或臨摹等珍貴文物;跨越了4400公里,首度在台灣現身,精彩的敦煌特展不能錯過。 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將科技融入生活,讓民眾瞭解生活與科學的緊密,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讓藝術文化貼近民眾生活,3展館帶給大眾和諧、知性的心靈飽足,茂管處建議民眾安排時間體現博物館的獨特魅力,也豐富心靈。 圖/茂林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微笑南灣-高雄仲夏知性之旅」5月8日首發,另有5月15日、5月22日、5月29日共4梯次,優惠價499元。

MORE

【印象旅人】吉安鄉的異國情懷

文/陳金鳳 造訪花蓮不知已多少次了,此番卻是第一次來到「不是舊地重遊」的吉安鄉。 疫情後隨台中一中長青聯誼會的花蓮之旅,走踏了幾處對我來說是新景點,活動還有在地導遊的解說,讓我有機會了解或一窺小鄉鎮的文化典故,而有了不虛此行的充實感。 新景點之一的吉安鄉「化仁海堤」,令人耳目一新。吉安鄉舊名為「吉野」,是第一個日治時期官營的移民模範村,開啟今日吉安鄉棋盤式村落與農田規模的基礎。 1910年,日本一批移民搭船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畔,抵達花蓮南濱附近後,換乘竹筏登陸,落地繁衍生息,而在台灣出生的日本「灣生」卻在詭譎多變的歷史洪流中,承受遣返祖國卻無法適應、認同身分,對故鄉百般陌生、疏離,反而對吉安留下濃厚鄉情,朝夕相念記憶中的舊建築,如吉野郵便局……等,百餘年間,大批灣生不間斷來到吉安尋根,卻漸漸再也找不到舊日影像了…… 原來吉安鄉曾有過這麼一段充滿異國情懷的人文歷史,讓人忍不住唏噓低迴。 旅遊行程,少不了會安排熱門景點跟著打卡,但有歷史故事或底蘊深厚的在地文化,小城鄉鎮更值得探索,有如尋覓古寶,有如穿越失落時空,就算舟車再勞頓也很值得。

MORE

全台遊樂園賞螢活動開跑 西湖渡假村白天有「五月雪」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清明節後「火金姑」螢火蟲將進入最繁忙的求偶期,也是一年一度賞螢旺季,全台哪裡有最美的賞螢秘境?交通部觀光署盤點全台遊樂園賞螢活動,民眾可以把握4、5月火金姑大量出沒的季節,來趟螢火蟲主題的生態、浪漫之旅。 西湖渡假村 今年結合桐花季與賞螢,活動時間至5月12日止,全票399元,遊客享平日2人同行1人免費及12歲以下兒童免費(需搭配成人購票)優惠,白天賞「五月雪」之稱的油桐花,夜間賞螢火蟲。 東勢林場遊樂區 東勢林場4月份園區內螢火蟲數量大爆發,目前林場內螢火蟲數量已達上千隻,以台灣特有的「黑翅螢」螢火蟲為主,4月中、下旬後數量更可高達2、30萬隻是賞螢的黃金時段,想一睹螢火蟲滿山飛舞的民眾絕對不能錯過。 民眾自即日起至5月1日的周一至周四下午3點以後入園,可享星光票價160元(連假不適用);此外,為了讓遊客深入瞭解螢火蟲生態,林場於4、5月份每天晚上的7點和8點各安排一場賞螢導覽解說。 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 杉林溪多年來致力維護生態環境,螢火蟲最喜歡在無汙染環境生長,在大量減少人為干擾下,不止夏季有螢火蟲,秋末冬初也能一覽螢火蟲飛舞的身影。 園區推出7月賞夏螢(紋螢)、11月賞秋螢(鋸角雪螢)的免費賞螢導覽活動,入園遊客皆可免費參加不需報名,而且不限是否住宿;7月賞夏螢(紋螢)可在每天晚上6點50芬於甘草谷平台集合,瞭解螢火蟲特色、知識與規範,再前往步道賞螢;11月賞秋螢則在每天晚上6點10分集合。 泰雅渡假村 喜歡到森林住宿、露營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泰雅渡假村,即日起到5月12日在泰雅渡假村住宿露營,即可免費參加「歡螢光臨」夜間賞螢火蟲導覽、原民樂舞表演和營火晚會活動。 劍湖山世界 每年春夏之際,是雲林古坑地區賞螢火蟲的最佳季節,配合雲林縣螢火蟲季,劍湖山世界推出「賞螢趣」活動,白天瘋樂園、啖美食,晚上賞螢、住五星級飯店,「賞螢趣」專案,雙人入住劍湖山度假大飯店,一泊一食每房4099元起;「瘋樂園」專案,當月壽星全日暢玩劍湖山世界只要399元(原價999元)。 柳營尖山埤渡假村 園區7到9月推出「野螢望月夜間生態探索」活動,由專人導覽進入螢火蟲棲地觀察螢火蟲幼蟲或成蟲,完整認識陸生螢火蟲的生態環境;此外,園區更舉辦螢火蟲野放活動,極具教育意義與保育觀念,是家長為孩子安排寓教於樂活動的口袋名單。 怡園渡假村 位於花東縱谷之間景色宜人的「怡園生態小學塾」,是獲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園區,園區內的生態可以說是課堂上的活教材,這麼好的自然環境,螢火蟲自然不會缺席,怡園渡假園區規劃了專業的夜間生態解說導覽服務,遊客有機會與螢火蟲不期而遇,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趕緊報名去。 觀光署提醒,螢火蟲易受驚嚇,賞螢時勿大聲喧嘩,也禁止捕捉及使用強光干擾,並建議參加賞螢活動的大小朋友,賞螢時穿著長袖衣物避免遭受蚊蟲叮咬,並留意步道濕滑以維護自身安全。

MORE

母親節高鐵疏運加開4班次 26日凌晨開放購票

【本報台北訊】台灣高鐵公司表示,5月10日至5月13日為期母親節4天疏運,經檢視旅客訂位及運能調度情形後,決定再加開南下3班、北上1班,共4班次列車,本周五(26日)零時起開放購票。 台灣高鐵表示,母親節疏運期間,台灣高鐵公司共加開54班次列車,總計4天提供693班次列車旅運服務;高鐵公司建議,購買對號座車票的旅客,可預先透過高鐵企業網站首頁公告之「疏運期間對號座銷售資訊」提早規畫行程,避開「熱銷車次」人潮尖峰時段,輕鬆搭車。 為加強服務自由座旅客,台灣高鐵於母親節疏運期間,針對台中以北區間自由座需求較高時段,擴大自由座運能,包括:南下5月10日下午5時至晚間7時,及北上的5月12日下午3時至晚間8時等時段,行駛南港至台中的區間列車,均配置1至3車及8至12車,共8節自由座車廂。 台灣高鐵提醒旅客,因疏運期間部分夜間車次包括:5月10日之1337、1297車次,及5月12日1336、1698、1296車次,抵達部分車站將超過日常末班列車時間(最晚至晚間0時30分抵達端點站),搭乘上述5車次的旅客,請留意到站時間並預先安排到站後交通接駁。

MORE

【海闊天空】 自助旅行外一章

文/徐夢陽 「自助旅行」這件事,過去從未想過,總以為出國旅遊最好是花錢跟團,讓旅行社安排所有行程、食宿、交通等,反正出國就是一種放鬆,能夠不用事先花費那麼多力氣準備相關事情,多花一些錢好像也沒關係。 但跟妻一起到日本「自助旅行」一次後,徹底顛覆我對這件事的想像,本以為「自助旅行」就是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完成,但實際上,「自助旅行」更強調「自助」的觀念,也就是:所有行程都可以自己安排和決定,有可能很細瑣很麻煩,但也有各種方便法門可以輕鬆成行。 套裝行程也是類跟團 乍聽要去「自助旅行」,我內心有些擔憂,畢竟日本是大國,離開東京市區,據說需要走路與拉車的機會很大,因此深怕自己沒有體力、無法負荷,拖累妻所辛苦安排的行程。不過,妻說她都將一切安排好了,行程不會太緊,所住的地方離車站也不會太遠…… 更重要的是,她事先買好一天的套裝行程,也算讓我大開眼界,顛覆我對自助出遊的想像。當她在飯店說隔天已經安排好這樣的「類跟團」行程,便相當期待,因為行程中包括我想要去富士山遊程及購物行程,也像跟團般搭乘遊覽車來回。 混裝行程自由又便利 妻說,買這種一日或多日套裝行程,除了外來旅客,在地人也盛行參加,就像日劇《熟男不結婚》,就有劇情描述主角放假時,到旅行社買行程參加一日小旅行。一日小旅行,不會太緊湊或太累,且會針對顧客想要的活動或想去的地方規畫設計,例如去參加觀光工廠,或是像我們一樣到河口湖或忍野八海附近,觀賞著名的富士山風光。 這類行程,可以直接上車買票,或是線上刷卡預購,然後到指定的地點集合,就會有專人引導上車。在車上,旅遊公司也會有簡單的導覽,說明當天會去的地方,以及大概停留的時間,清點人數過後,就會照預定行程進行。 包辦購物美食與景點 而妻選擇這樣的套裝行程,也正是當初與我討論的共識,及到日本旅遊想要的元素──購物、美食與重要景點巡禮。而一日行程,也充分體現自助旅行「一切自我掌控」的深層意義。 早上搭車到御殿場outlet購物,並在購物中心享用午餐,下午就到河口湖與忍野八海觀景,這兩個景點各具特色,卻都與富士山有關,只要旅遊當天天氣良好,就能見到清楚的富士山。 享受自助及跟團樂趣 參加套裝行程很輕鬆,缺點是時間上難免受限,不過,確實就像跟團一樣,可免去許多不便,不像我與妻子的其他行程,例如到龜有或是迪士尼樂園,都要拉著大行李箱前進,然後要抓好避開日本人上班的時間,否則就會擠上人滿為患的電車。 在御殿場購物時間雖然不長,但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還是買了不少想買的東西,也見證日本outlet的多樣化品牌及商品的豐富度。另外,御殿場內的美食中心,有不少知名連鎖美食,讓人除了購物之外,也品嘗了日本道地的美食。 品嘗湧泉遙望富士山 而到河口湖與忍野八海,則滿足了我們朝聖日本神山「富士山」的想像,沒想到可以離它這麼近,雖然天氣狀況不佳,整個富士山頂都被雲霧繚繞,但在河口湖畔,搭配著附近的薰衣草田拍照,依然頗有詩意。另外,忍野八海則可以裝盛富士山流下的山泉水,有不少旅人都會來這裡取水,據說喝了可以健康且長壽。 妻說,前次她與同事前來,是租車且住在河口湖附近,所以曾開車繞河口湖一圈,飽覽湖畔美麗風光,則是另一番滋味。 至於忍野八海,據資料寫著:是位於山梨縣忍野村的湧泉群,包括了出口池、御釜池、底抜池、銚子池、湧池、濁池、鏡池、菖蒲池,來源為富士山融化並經過80年過濾的雪水,為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名水百選、新富岳百景之一,也是日本重要景點之一。 豐富行程猶如跑馬燈 在這趟旅行中,認識了幾位同行的台灣人,雖然只是點頭之交,但能在異鄉見到同胞,備覺親切。回程時的車上,不斷回味整個行程,彷彿就像跑馬燈一樣,從頭跑一趟豐富之旅,想必大家同樣是回憶滿滿,同時也收穫滿滿。 回到原本搭車的地方,也就是地鐵銀座站上方的百貨公司,就近在銀座用餐,還買了知名的可頌,當成一日旅程的完美結束。我跟妻預約,下回出國旅行,還要參加這類行程,體驗其他好玩又有趣的地方,即使不跟團,也能享有跟團的體驗。

MORE

【印象旅人】西嶼鄉的岩柱與岩瀑

文/洪金鳳 老家在澎湖縣馬公市,只要有機會回娘家,常會開車從白沙鄉經過澎湖跨海大橋,到西嶼鄉四處走逛。每年東北季風遠離,澎湖的風小了,天氣變暖了,通常也是澎湖的旅遊旺季來了。 西嶼美景天成,不但有國際級的大菓葉玄武岩柱、池西岩瀑等打卡景點、二崁古宅聚落,以及地標景點咾咕石公園,經常成為電視電影取鏡的目標,還有許多必享用的人氣小吃,悠悠閒閒玩上兩三天,每天都能體驗不同的感受。 西嶼最知名的景點之一, 應該就是池東大菓葉玄武岩了。這處美景天成的玄武岩,是地質學的瑰寶,來過的遊客沒有一個人說不美的,大家共同的動作都是拿出手機跟相機,對著這個美麗的景象拍個不停。 自然天成的地質塊寶 海邊的玄武岩柱,據說是因為海底熔岩流爆發後遇到海水,會快速冷卻收縮凝固成類似六角狀的玄武岩柱,這樣的特殊地形在澎湖到處都可以看到,像是桶盤嶼、虎井嶼皆可見到。 大菓葉的柱狀玄武岩柱和其他玄武岩柱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顏色是呈現偏土黃色的,是因為此處的玄武岩柱曾長期被覆蓋在表土之下。之所以會發現的原因為:日據時期為了交通便利,決定在此興建港口、建造碼頭,在深入挖掘的過程中,意外使這一片一直沉睡在地底的玄武岩柱曝光,從此讓這片瑰寶地形為世人得見。 而我內心則是歡喜與感謝,感謝老天爺賜予老家這麼美麗的自然風景,才會吸引這麼多的遊客來,大家一起歡喜共享美景。 處處皆有隱藏版美景 大菓葉玄武岩和二崁聚落、池西岩瀑相距只有3~5分鐘車程,安排行程時,一路順遊下去就對了!雖然「離島」感覺好像很遠,其實澎湖很小,開車到哪裡都不遠,而且往往走進一個小村落,就有令人驚豔的美景。 記得有一次,到大池村拜訪親友,經由他的介紹,才發現這處坐落在人聲鼎沸的二崁村附近的靜謐小村,只有兩三釣客坐著的海邊,竟隱藏著驚人的的玄武岩,當我發現時,心裡的驚喜無以名之,當下立刻扮演「玄」機滿滿的「武」林高手,站在玄武岩上看世界。 也不禁浩歎:原來在大自然岩石下的人類是如此渺小,謝謝玄武岩教會我懂得謙卑、懂得縮小自己,放大別人、以愛包容。 岩石節理竟猶如瀑布 相對於池東的大菓葉玄武岩,池西岩瀑呈現另一種海岸玄武岩風貌。通過池西村狹窄難行的產業道路上,內心不免忐忑,但當看到有如瀑布般的玄武岩出現眼前時,所有不安的都化為一縷青煙,瞬時消失無蹤,真的很感謝大自然造物,讓我能在家鄉的島嶼,看見這幅如詩似畫、鬼斧神功的壯觀景象。 被傳說是「澎湖前往海底龍宮通道」的池西岩瀑,另有一個可愛名字叫做九孔瀑布,建議先查好潮汐時刻,掌握退潮時間放心漫步在海平面上,搭配前方壯觀的岩石瀑布,整個畫面十分無敵,也因為網友拍出一張張唯美照片,讓這處小祕境迅速爆紅,現在的池西岩瀑已在玄武岩頂部的區域新闢了停車區,愈來愈方便拍照打卡了。

MORE
/2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