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家庭 | 人間福報

閱讀

【經驗分享】多管齊下不失眠

文/吳一忠 現今不少人飽受失眠之苦,導致精神萎靡、氣色不好,整天呵欠連連,讓人產生抑鬱情緒,影響身體健康,箇中滋味如人飲水。 我平時生活規律,煩惱不過日落,謹記「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的訓示,心無罣礙,自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唯一困擾的是,若過中午喝了咖啡或茶,當晚就無法入睡。不想靠藥物治療,深怕上癮,只好從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少碰含咖啡因的飲料。 俗話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為了養成良好習慣,我早上絕不賴床,以免愈睡愈累;午後陽光溫和不炙熱,騎鐵馬出門運動,悠然享受田野風光,還可補充維生素D,一兩個小時下來,筋骨鬆弛汗溼衣裳,沖個舒服的澡,備感全身暢快。 天雨不方便出門,就在家做重訓,視當時的體能舉啞鈴、拉彈力繩、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邊看電視做甩手功消耗體力。疲累感有助於入睡,但睡前不宜從事激烈運動,以免精神更加亢奮。 晚餐盡量提早進食,不吃宵夜、節制水分,避免腹脹頻尿影響睡眠。準時上床,讓生理時鐘穩定,時間一到自然產生睏倦感。若尚無睡意,看些枯燥的書或數息靜心,呼吸變得穩定悠長,不多久眼皮即往下拉,迅速進入「睡眠三昧定」。 自身的習氣容易解決,環境的吵雜很難避免,我淺眠難深睡,周遭發出細微聲響,很容易就會被吵醒。為了解決外界的噪音,安裝隔音設備阻絕聲浪,再購買舒適溫暖的寢具,有了合宜的睡眠環境,配合規律的作息和適度的運動,從此不再「目啁晶晶到天光」了。

MORE

【尊重孩子】最好的工作

文/吳芳枝 兒子四、五歲時,一天到晚提著小工具箱,到處敲敲打打、釘釘子。到了七、八歲,開始用樂高積木組合各種建築模型,創作一座座高塔和機器人,唯妙唯肖。念高中時,他運用各種素材,如黏土,塑造教堂和寺廟,參加迷你建築模型比賽,展現對建築的熱愛。 聯考時,兒子想讀建築系,老爸希望他讀資訊管理。奶奶在旁附和:「憨孫,挑磚砌牆很辛苦,乖,聽爸爸的話。」畢業後,因為興趣不符,兒子在銀行、電腦、資訊業短暫任職,不停轉換跑道,從「職場快閃族」變成「永遠的新人」。台灣有一句諺語:「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結果一事無成,讓我很頭疼,老爸很生氣。 兒子心裡一直無法忘懷的夢想,希望往建築方面發展。但隔行如隔山,他毅然決然辭職,到職訓中心學習建築方面第二專長,充電再出發。經過一整年的專業訓練,透過考試取得證照,將職涯規畫好,立下里程碑,終於峰迴路轉,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 沒有建築的實務經驗,他先到親戚的建設公司上班,希望能多學點東西。領有工地主任證照的他,從最基本的巡視工地、監工做起,還有工地事務、勞安、法規等都是工作內容,腳踏實地的從基層開始學習。工作很辛苦,遇到灌漿時,整天在烈日下監工,晒成黑木炭似的,整個人又黑又瘦,惹得奶奶不捨抱怨:「在銀行吹冷氣,多舒服,幹嘛這麼辛苦?」 人各有志,調整好心態,才能找到可以發揮的工作。兒子在辦公室吹冷氣如坐牢,喜歡晒太陽流汗。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志向,選擇合適的職場,從工作中自我鍛鍊,得到成就感和價值。 如今兒子在建築業二十年的歷練,獲得業界的肯定和讚譽,他覺得擁有的是世上最好的工作,可以發揮才能的就是最佳職位,對社會有貢獻,就是有意義的工作。因為清楚自己的方向,把握機會走出自己的路,盡全力向前進,才能開創新局。 職業不分貴賤,每個人的志向不同,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特質,在職場上自我成長,路也就愈寬廣,而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MORE

【美食連結】母親與蠶豆酥

文/王瑞琪 有一種零食,以前我並不覺得好吃,但這兩年卻狂熱地愛上那味道。我知道它的熱量不低,對我這「三高」病人並不好,可是我就是想吃,特別在我思念母親的時候。那種零食並不罕見,叫「蠶豆酥」。 小時候家裡經濟情況勉強能算鄉村裡的小康,飲食能營養充足已經不錯了,很少有機會吃零食。 我還記得小學畢業之前,心目中最好吃的零食是森永牛奶糖,不過那是喜慶日子才有的,很久很久才能吃到一次;其次就是家附近池塘邊的雜草叢中偶爾長出來的野果,黑黑的、小小顆的,又酸又甜,長大以後我才知道那野果好像叫做龍葵,我去台東工作那一年,都聽當地人叫它「黑甜仔」。 零食是什麼概念?在我的童年,它就是這樣的存在。然而有一天,我的母親非常難得地跟父親出遊,回家時帶了一包褐色的東西,對苦等父母歸來的我們說:「你們不是最喜歡吃蠶豆酥嗎?」我和弟妹們面面相覷,沒有人接腔。誰喜歡了?聽都沒聽過好嗎?! 沒牛奶糖,我們失望地睡覺去。 那包蠶豆酥最後到哪裡去了,沒有人知道。我到了四十幾歲,自己也是兩個青少年的媽媽時,某一天才恍然大悟:什麼「你們愛吃的」,根本是媽媽愛吃的!她不好意思說自己愛吃蠶豆酥,便「假借」小孩的名義說我們愛吃,對吧?天上的媽媽?現在你可以說實話了。 想想自己真是不孝,這麼多年連媽媽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媽媽是傳統的家庭主婦,從來都把子女的喜好、丈夫的喜好放在前面,連想吃的一小包零食都不好意思說是自己要吃的……我真恨自己懂事得太晚了,等我知道其實媽媽很愛吃蠶豆酥時,她的牙口已經不行了。 鄭重聲明,這不是一篇蠶豆酥的業配文(假如寫業配文你能寫到哭我也服了你!);只是我為自己喜歡吃這款零嘴找到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MORE

【防不勝防】媽媽接到 詐騙電話……

文/May 詐騙集團無時無刻以各種方式展開攻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接過類似的電話,我最常接到的就是佯稱中華電信、健保局、某銀行信貸部門等。媒體常有反詐騙的宣傳,可偏偏就還是有人被騙。我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真的相信那些謊言呢?直到我媽媽接到詐騙電話…… 某日中午,我正準備從辦公室外出覓食,手機突然響起。「怎麼辦,妳小妹打電話回家,哭說欠人家錢,現在被追債。她的手機被別人拿走了……」媽媽接到這通電話心急如焚,亂了分寸,擔憂討債公司會對小妹不利。媽媽顫抖著撥通我的手機,告訴我小妹落入討債集團手中的事,不斷問我現在怎麼辦才好? 我先安撫媽媽慌亂緊張的情緒,說:「小妹是個規矩的上班族,賺十塊存八塊,不可能去跟地下錢莊借錢。而且最近小妹也沒有什麼異樣,媽媽一定是接到詐騙電話了。」我當即打通了小妹的手機,她笑著說:「太抬舉我了,我哪有本事跟地下錢莊借錢。」小妹也立刻打電話回家報平安,讓驚嚇過度的媽媽安心。 後來媽媽說,因為來電者的聲音跟小妹幾乎一模一樣,來電者又說沒收了她的手機,一時手足無措,只好趕緊打給我求救。我能體諒媽媽當時的驚慌,也終於了解為什麼有很多人會上鉤,成為詐騙集團口中的肥肉。 電視裡偶爾仍不時傳來被騙幾百萬、幾千萬的新聞,我從難以置信,到驚訝他們利用人性弱點的高明手段,真的是防不勝防。衷心期望大家都能提高警覺,詐騙手法推陳出新,不可不慎。

MORE

【夫妻關係】好命婆的貼身看護

文/伍華英 M的體態及精神一直維持良好,偶爾運動後喊腰疼,隔天又生龍活虎。我驚訝她恢復得如此之快,她笑稱:「因為家裡有個『密醫』──我老公。」 C先生是個孝子,照顧九十多歲的父親不遺餘力,累積多年就醫陪病的經驗,學工程的他竟練就「視病給藥」的本事,家裡隨時有急症備用藥。 M晚上難入眠,C就遞半顆助眠劑給她;M偶爾偏頭痛,C就剝一小顆鎮熱解痛錠讓她吞服;甚至當M身體微感不適,C也能立刻判讀是發炎現象,馬上要M吃個消炎藥。長久以來,M除了固定上醫院拿降血壓藥以外,身上無名的小毛病幾乎都是C先生「治癒」的,「密醫」的稱號果然貼切。 我羨慕M有個貼身看護,她卻略有微詞。「我老公飲食都講求清淡,說這樣才健康,可是我都吃不下去。」 C先生一手打理家中烹煮大事,M也常自稱是「好命婆」,只是,很有養生概念的C先生總是做些蒸煮汆燙的低油低鹽料理,目的也是想為兩人的健康把關,這可讓熱愛炸物、甜食、焗烤的M每餐都吃得面有難色,又不敢在先生面前挑剔,只好偶爾與姐妹淘們相約出門打打牙祭,或者趁C先生不在家時己加菜解饞。 雖然有時會被逮到而遭碎念一番,C先生對M的悉心呵護,還是令我們這些得天天下廚伺候家中老爺的婆媽們稱羨不已。

MORE

【溫暖人間】救人助人好醫生

文/吳芳枝 二十多年前,我們和王醫師同一天搬來新社區,比鄰而居。王醫師從軍醫退役後,選擇在新社區開業,當時是社區第一家診所。 他親切友善、視病如親,對老人家噓寒問暖,居民深深感受他愛人如己的溫暖。他的醫療專業更得到居民的信任,從此大家成了好鄰居兼家庭醫師。 一次閒聊中,他說由於家境清寒,聯考雖考上第一志願,因家裡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選讀公費的國防醫學院。因而在行醫生涯中,特別關懷經濟弱勢家庭,對貧苦孩子的生存挑戰,他都能感同身受,除了免掛號費,還設立獎學金,只要拿孩子的成績單就可領取獎學金。有許多家庭得到他的醫療和照顧,對他的感謝和感激,可想而知。 印象最深是有一次大地震,社區一棟大樓倒塌,他日以繼夜投入救災工作,在醫護站照顧傷患,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大愛精神,讓人敬佩。 社區距離大型醫院較遠,他告訴居民,若半夜身體不舒服,不要忍到天亮,可以叫他起來急診。有一次,看到老太太不良於行,一跛一跛吃力地步入診間,他立即起身攙扶,告訴老太太,只要打電話,他會親自到府看診。 從醫數十年,他樂於助人救人,每一則故事都充滿感動,讓悲苦的人改善生活環境,像人間菩薩。他是我們的好鄰居,大家都尊敬、喜歡他。

MORE

【活動訊息】讓孩子好好成長

父母期望孩子成龍成鳳,但過多的指導、介入與管教,反而傳遞了焦慮、失望與不信任,會讓孩子感覺挫敗,限縮了成長空間。父母探索自己的內心狀態、溝通方式與代間傳遞的訊息,有助於親子互動與孩子成長。 泰山文化基金會「真愛家庭」講座,歡迎關心孩子的您上線聆聽。本系列活動免費,需事先報名。 2023中區「真愛家庭」 線上講座─親職系列 時間:112年12月2日(六) 上午9:00~11:00 講題:孩子,總會如我們想的 那樣成長 講師:張榮斌(臨床心理師) 報名網址:www.taisun.org.tw 請事先下載GoogleMeet 洽詢:02-25017722

MORE

【珍惜情緣】不老的青春

文/伍華英 四十年前的老同事相約聚餐,六十歲的我最年輕,得負責開車接送七十和八十多歲的兩位前輩。她們倆不約而同穿著紅豔豔的衣著,最年長的淑姐還刻意染黑頭髮,戴頂酷炫的遮陽帽和太陽眼鏡。她說,詐騙集團專找白髮皤皤的老人下手,所以她得裝年輕。 開了兩次刀,氣色調養得不錯的玲是本次聚會的召集人,我們說她就像桶箍,讓我們不致離散。「施怎麼沒來?」「她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另一半。」「桃呢?」「她今天不舒服。」「楊呢?」「他有失智現象,女兒將他送到日照中心。」當玲一一答覆大家的提問,每一個理由都讓我們的心一直往下沉。原來,隨著時光流逝,朋友想隨時見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真所謂「見一次,少一次」了! 卿和我年紀相當,聽聞她在疫情三年中多了兩個內外孫,我也趕快點開手機內我那年僅六個月的孫女照片獻寶。兩人從少女、少婦結緣,經過調職、遷移,多年後重逢都晉升為阿媽,儘管我倆的輩分已然升級,在這些前輩眼中,我們依然是最幼齒的小妹。 席間,大家各自發言,多聚焦在日常養生與就醫經驗上,最年長卻又不顯老的淑姐則是大家請益的主要人物。想到家母與淑姐同年卻早仙逝,沒有福分讓我多盡孝道,真有無限感慨。 一向裝扮前衛的蘭刷著長睫毛,留著俏麗的鮑伯頭,我直誇好看,她也毫不掩飾地說:「是假髮,我就是愛漂亮啦!」 大家驚歎之餘,便順勢轉移話題,熱烈討論起如何購買假髮,以減少染髮的危害,又能讓自己更具時尚感。我只是聽聽,沒想到淑姐立刻湊到蘭的身邊仔細詢問購買細節,看來下次聚會時,她可能就會戴著假髮出席了。 到了午寐時刻,大家的生理時鐘頻頻催促,無法像年輕時再去續攤,只好早早離開餐廳。當時感覺不太盡興,不過,誠如玲在群組留言「看得出大家都顯出歲月的滄桑,但相聚的幾個時辰彷彿又回到昔日歡樂的氛圍中……」只要把感動和歡笑放進心中,彼此祝福、各自保重,四十年的情緣還真夠大家咀嚼回味的。

MORE

【生活練習題】享受運動 慢又何妨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我是「阿慢」姨,今年五十五歲。從小就不愛運動的我,過了更年期,就整個凸腹腿細的大嬸模樣。成年的子女擔心我三高、肌少症,成天逼我去運動。 同齡的朋友揪爬山的固定爬山、跑馬拉松的半馬跑完跑全馬、每日飯後跳廣場舞、假日騎腳踏車等……我多半看著他們成群結隊,就在沙發上滑手機滑掉時間了,心中OS:「那有什麼好玩?」 還不都是因為童年的憨慢回憶:拉單槓撞到頭、三步上籃手腳打結,躲避球沒五分鐘就到外場罰站了、大隊接力更是只有候補或當啦啦隊拍手的份,也無怪討人厭的同學們,左一聲「阿慢」、右一聲「阿慢」叫到老。 那怎麼辦,健康還是很重要啊!子女偷偷幫我在附近的健身房辦了會員,逼我去上什麼有氧舞蹈課、槓鈴課、飛輪健身車……其實我從小看人家跳舞、溜冰也是很羨慕啦,所以就選了一堂熱力勁舞課,老師看起來很有活力,上起課來應該很開心。反正我的目標只是跟著音樂節拍快速動一動,流汗;反正同學互相不認識,老師又不打分數,也不需要比賽,對吧? 這位熱舞老師很有人氣,來參加的學員把教室擠得滿滿的,學員之間差不多只有一隻手臂長的間隔,我想我一定會撞到別人。我知道自己的缺點,特別選了一個看得到老師全身的位置,以免速度快時,動作跟不上。一堂課有四段音樂,每段音樂約十五分鐘,一段比一段速度快。 我在第二段就已經手腳不聽話慢半拍了。唉,到第三段的時候,我看著老師、同學的快速動作已經目不暇給了,哪還管得到手、腳、頭、胸到底是上下左右前後擺動、還是左下右上前前後後?是恰恰?還是倫巴? 在音樂的暄嘩聲與手忙腳亂中,左後方有人拍我了,皺著眉頭用眼神示意我往前一點。人這麼多,往前就看不到老師示範了啊,我一個火氣上來就回頭應了她:「不然我和妳換位置,要不要,妳又不要!」聲音也愈來愈大。 我連續上了兩次這個熱舞班,都有人不耐煩的叫我往前。花同樣的錢,我阿慢姨動作慢,她們手腳俐落的人,自己不會往後喔。想來就氣,我從小被欺負的不夠喔。 後來在女生更衣室,有一位也來運動的職能治療師,過來和我聊天,說:「莫生氣,運動目標在開心健康。」 她說她就是在幫忙像我們這種動作慢的人啦。她知道我的心情,還有運動能力上的艱苦,也知道我可能是因為動作慢半拍,整體動作正在往右前方移動時,我還在原地或倒退,所以影響到後面的同學。 她建議我,一開始到健身房可先從動作簡單、重覆性高,節奏慢的運動開始練習,如重訓、跑步機等。團體課呢,可以選擇有自己一席之地且每個動作都會停五個呼吸的「基礎瑜伽」。 上需要動作協調的團體課時(舞蹈課),可以站在教室最後面的角落,跟著前面同學的動作,雖然不見得看得到老師的標準動作,但起碼可以拿兩、三個跟得上節奏的同學當榜樣,參考的標的更多。也因為站在最後角落,就可避免其他的人際困擾。 治療師也鼓勵我,動作協調是一直到老都可以練習的。 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體育課也有成功的經驗呀,跳繩由分解動作慢慢由不會跳到可以跳二○○~三○○下,我也可以維持平衡,踢毽子連續十五分鐘。我動作慢,但慢慢練習也是可以的。 對!只要不跟別人比速度,我一樣可以慢得很開心,慢得心跳飆到一五○,享受一個人的運動!後來,我就在教室的後方看所有的同學舞得香汗淋漓。就算我在動作上看起來慌張,但也能扭得放心,心無罣礙啦!

MORE

【戲迷影思】《寬鬆世代又怎樣:INTERNATIONAL》 笑著鬧著 世代間就相互理解了

文/朱珩瑄 日片《寬鬆世代又怎樣:INTERNATIONAL》源於日本知名編劇宮藤官九郎2016年日劇作品《寬鬆世代又怎樣》,內容探討2002年日本實行教育改革,減少課時,周休二日,出生於1987年的孩子於2003年進入高中,剛好成為第一代「寬鬆世代」,他們如何在現實的社會中求生,逗趣的對白與爭執,引發共鳴與討論。 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兒:論教育》一書中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已經就受到教育了。」人們帶著父母給予的DNA來到人間,接受教育熏習,展現出的樣態,便是教育的成果。 只能拚命掙扎求生 日片《寬鬆世代又怎樣:INTERNATIONAL》源於日本知名編劇宮藤官九郎二○一六年四月播出的日劇作品《寬鬆世代又怎樣》,內容探討二○○二年日本實行教育改革,減少課時,周休二日,出生於一九八七年的孩子於二○○三年進入高中,剛好成為第一代「寬鬆世代」,如今這群年屆二十九歲的寬鬆第一代坂間(岡田將生飾)、山路(松坂桃李飾)和道上(柳樂優彌飾),如何運用所學在社會求生存,如何看待處事方式更加寬鬆的職場新人山岸(仲野太賀飾),逗趣的對白與爭執,引起觀眾強烈共鳴。 此劇陣容除了宮藤官九郎和前述四位男星外,還包括金獎導演水田伸生、個性派女星安藤櫻和吉田鋼太郎,個個演技精湛,也為此劇贏得第八十九屆日劇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以及第四屆CONFiDENCE日劇大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 由於受到熱捧,二○一七年夏天再播出特別篇《寬鬆世代又怎樣:純米吟釀純情篇》和網路配信劇《是山岸又怎樣》,今年以原班卡司完成續作電影《寬鬆世代又怎樣:INTERNATIONAL》,進一步描述這群其實不知自己的夢想為何,只求考上「能上」的大學、找到「可能拿到內定」工作的寬鬆第一代。他們在大學畢業後遇上就業冰河期,才剛進入公司又遭逢三一一大地震,明明大環境不佳又被周遭長輩評價為「沒有野心」、「毫無競爭意識」、「缺乏協調能力」,最後來到三十六歲,面向四十歲的關口,在工作環境改革、新冠疫情、遠距工作、多樣性與全球化等新的浪潮下,只能拚命掙扎求生,過著一點也不「寬鬆」的日子。 展現不同世代心聲 理想的教育希望給予人們知識,也給予價值觀和品德,是打破貧窮和社會不平等的關鍵,為個人和社會帶來希望和機會。同時引導我們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觀點。 然而,大環境的快速變化常會使得理想一點一點的崩塌,上一代不滿下一代。這部作品的成功,宮藤官九郎的劇本功不可沒,明明是探討教育與世代差異的嚴肅議題,在他的生花妙筆中,讓演員們笑著鬧著,不同世代的心聲流淌而出,不僅產出優質喜劇,觀影的大家也就相互理解了。誠如男星岡田將生所說:「故事中潛藏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會發生的問題,應該會引起許多的觀眾共鳴,但最重要的是宮藤先生的劇本太過有趣。」 或許,看完這齣戲,會刺激我們思考,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變得「享受當下」,對於職位的好與壞沒有特別感覺,工作態度是「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為什麼比起有飯吃,他們更加重視展現個人創意與尊嚴?為什麼許多人的生存觀偏向「悲觀」,認為下一代在未來不見得真能幸福,因此,決定不婚不生? 面對這些問題,如能從年輕人所受的教育與大環境變化角度思考,先丟開無法認同的心情,客觀地同理,或許年輕一代也能漸漸減少仇視長者的風氣,彼此相互地支持。

MORE
/20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