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閱讀 | 人間福報

閱讀

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

文/袁世珮  從穿著校服皺著八字眉唱歌的女學生,到銷量無敵手的「東方不敗」,個頭小小的張清芳有著巨大的能量,天賜的好嗓音送她站上歌壇的頂峰。 但張清芳說:「我不是被栽培的,我沒有被期待,我甚至覺得我怎麼可能去唱歌。」可是她寫下華語歌壇神話,轉身風光嫁人,雖然結局依舊是分離,但人生一場激情過後,現在的她經營自己的生活。 張清芳「東方不敗」的名號得自實實在在的成績,1985年出道後發行約30張個人專輯,幾乎都有數十萬至百萬張以上的銷量,8度入圍金曲國、台語最佳女歌手,兩度封后。光芒萬丈的歌后,曾經泯然於眾人間。 「我是多出來的孩子。」張清芳在家排行第5,上有兄姐,還有一個弟弟,夾在中間的小五是個安安靜靜的乖小孩,自嘲是長得不好看,不被注意、不被培養。現在回想模糊的童年,她甚至記不起任何同學的名字。 跟著爸爸唱歌 發覺興趣 張清芳比喻,如果她的年少時期是一部電影,就只會有一個胖胖的女生坐著吃東西,「每天像媽媽說的一樣,如同一顆球滾回家,有一點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我知道,我會唱歌。」 聲音是上帝給的,愛唱歌是受父親影響。記憶中,如果一家人出門,張清芳一定坐在爸爸旁,爸爸跟著卡帶唱歌,她就跟著爸爸唱,常常是日文歌,她這樣學會唱〈孤女的願望〉。 少女阿芳發現自己可以唱歌、開始知道自己的興趣就是音樂,她去看電影、聽民歌演唱會。 這樣的張清芳,似乎有了存在感,專科時期不再是小透明,像留聲機一樣唱著同學愛的歌,老師得知了,總是指派她去比賽,甚至校內、外的活動,都派她登台演出,如此一來,學生圈紅了一個「很會唱的張清芳」。 再之後,同學幫她報名「大學城」民歌比賽,成為她歌唱路上的第1位貴人。張清芳清亮的歌聲一舉摘冠,因為節目很紅,舉校歡騰,可惜第2集就輸了,卻迎來唱片公司,她簽進點將唱片,1985年專科四年級時推出首張專輯《激情過後》。 歌曲大紅 上節目遇困難 張清芳一曲成名,一出道即站在高處。 「我成名之後,有苦半年啦,因為長得不好看嘛,沒辦法上節目。」她記得那時的老闆桂鳴玉看著無用武之地的化妝箱搖頭:「怎麼辦啊,都上不了節目。」 拍封面照時,公司也覺得張清芳穿什麼都不好看,不好做造型,最後決定既然是學生,就穿制服。而當時最紅的歌手都要上《雙星報喜》這些最紅的節目,張清芳說:「我是歌曲在全國校園都紅了之後,才有人找我去。」 張清芳錄影時遇到第2位貴人王偉忠,因此被安排上《周末派》,主持人張小燕早得知校園裡有這號人物,特別介紹她。張清芳從觀眾席走上台,「我就大紅了。我那時候才知道,要低著頭進學校。」 她每天從校門到教室要穿過整個操場,上節目紅了之後,大家都在上面看誰是張清芳。「天哪,我頭都不敢抬起來,因為就是不漂亮嘛。」她盯著自己學生裙下粗粗的小腿和黑皮鞋,悶頭走進教室,「真的不太適應,因為沒有被栽培嘛。」 內心有信仰 淡泊喜樂每一天 「我現在就是照顧我媽,因為我30幾年沒跟她住在一起。」張清芳替母親弄了一個大套房,把最好的窗景留給媽媽,「誰知她就把簾子拉下來,說台北101尖尖的,不吉利。」 被女兒接過來住豪宅,一直很獨立的老太太一下子不習慣,還在研究怎麼坐公車。張清芳告訴媽媽,現在出門不必搭公車,但要和自己說一聲,類似這樣的小事,都還在磨合。 母女的信仰也不同,母親信佛教,張清芳信基督教,每天會向她的神為母禱告。 信仰,是張清芳的依靠。「我的事情都是攤著的,大家都知道。」那些年少成名、那些感情與婚姻的事,世人當娛樂新聞看,當事人的她需要有生活上的導師,那便是信仰。 從不自信到自信、從愛唱歌到歌后、從歌后變貴婦,又從「宋太太」變回「張小姐」,不曾被刻意栽培的張清芳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歌迷們都記得,婚姻中的張清芳要拋頭露臉唱歌是要經過批准,那未來呢?「我很難講我以後還會不會唱。」張清芳說:「我覺得我的露面要有價值,以我的年紀和人生經驗,不需要為了什麼一定要站出來。」 未來難說,年過五旬的她,因著信仰每天喜樂,「我沒什麼東西非要不可、也沒什麼東西少了會很難過,大愛大恨愈來愈少了。」 回看自己一路風華,張清芳淡然說:「走過的人生,我都接受。」「東方不敗」如今的日常,是訪問結束後,回家吃幾口餃子,再趕著去看一場電影。 專輯張張大賣 幫助父親治病 總說著自己不夠漂亮、條件不好、沒什麼好和別人比較的張清芳,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信?「我開始可以上很多節目、我的歌不會被剪掉時。」 那也是出道2、3年之後。合約換了、版稅多了,自己搬出來住,開始可以拿錢回家了,張清芳開始有底氣,也能享受在圈子裡的生活了。 「我不是有一個封號『東方不敗』嘛,就是因為每張都賣。那時影壇是林青霞,歌壇就是我。」張清芳說,這頭銜是記者封的,此後一直跟著她,「我一出唱片,別人就開始避,不要同期發片。」 張清芳也搭上作秀的列車,這件事幫助很大。當時父親因糖尿病要治療,在沒有健保的1989年,醫藥費一個星期就要11萬元,她的唱片版稅算高了,但半年結算一次,緩不濟急,能拿現金的作秀場就是最好的及時雨。 張清芳的代表作,〈激情過後〉、〈天天年輕〉、〈我還年輕〉、〈無人熟識〉等等,都是高音神曲,可是她唱歌不必開嗓,張嘴就可以唱。 拓展領域 認識朋友 張清芳賺了第一桶金後就買房子搬出去住,年紀輕輕開始學著獨立過日子。 張清芳感恩:「上帝給了我聲音,救了我的父親,也讓我有後面很好的生活品質。」當唱片張張賣之後,她不再去作秀,開始拓展領域,認識各種朋友。最重要的是,她開始研究怎麼把一個房子變成溫暖的家,「我開始懂得什麼叫生活的品味。」 父親的熱情好客、母親的體貼照顧,都進入了張清芳的DNA。她是稱職的派對主人,卻笑說是因為有稱職的助理和佣人,幫忙記住每位朋友的喜好,在細節處讓朋友感到貼心。 她的派對總是名流薈聚、星光熠熠,不乏首富鉅子,當主人的,要貼心注意其中的「眉角」,誰跟誰不能同桌、誰和誰在競爭什麼,都是必備知識。重點是真心。張清芳說:「因為朋友是要投資的,你要投資時間、你要分享,以愛為出發點,沒有比較、不求回報,大家就會知道你是真心。」 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MORE

【購買認同】 消費的烏托邦

文/邁克爾.索金 譯/賴彥如 消費的價值觀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方面。文化、休閒、性、政治,甚至死亡都可以成為商品,消費逐漸影響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學者威廉‧萊斯(William Leiss)指出,現在評估社會意識狀態的最佳方法就是「消費者信心指數」:根據人們花錢的意願來量化他們對世界有多樂觀。判斷要不要買洗衣機或毛皮大衣,與其說決定關鍵在財務能力,不如說在於個人對所有事情的主觀反應。對很多人來說,想建構自我認同,代表要取得商品。假如世界是由商品組成的,個人的身分認同,端賴人們如何選擇符合需求的商品,來建構一致的自我形象。 購物中心是消費領域的核心機構,總在調整商品和顧客行為的搭配,好讓各種商品深入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購物中心掌控住零售業,成為大量貨物流通的有效通路。不過,由於購物中心必須遵守嚴格的財務和銷售規範,以確保利益最大化,導致了貨物的種類和多樣性有其局限。 既然面對如此限制,購物中心唯一能夠實現營利的方法,便是要有效地周旋在顧客和商品之間。甚至從顧客進入商場之前,購物的過程就已經開始了,威廉‧萊斯形容商業化的當代社會是「高強度的市場環境」。顧客早已接收了連珠炮的訊息,告訴他/她「需要」什麼(在二十歲以前,一般美國人已經看過三十五萬支電視廣告),於是他們帶著「一堆模糊的需求」來到購物中心。 商場裡的葫蘆藥 面對愈來愈五花八門的商品,每一樣都保證會滿足特定的需要,顧客於是得把他們的需求細分再細分,這些都不是虛假的需求,它們跟客觀決定的「真實」需求其實沒什麼兩樣,只是以一種模稜兩可、不穩定的狀態,將「需要」的物質和象徵層面合併在一起。 商品本身也具有同樣支離破碎的特質:目標一籮筐、被轉嫁的特徵跟信號一直在變化,再加上消費者的渴望也變個不停,情況就更複雜。萊斯發現,「人的需求類型跟物品的種類範圍愈來愈相似,而物品本身的特質,大半反映了想要它的人的心理狀態。」 購物中心提供大量的消費機會,讓物品和消費者之間能一直快速創造出連結,來延長這種交換關係,把「只是看看」的期間拉長,也就是讓顧客在購買行為之前的想像階段待得更久,來促成「認知習得」,因為顧客愈熟悉商品真實和想像的特性,心理上就更能接受商品。在心理上「試用」商品不僅可以讓顧客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買什麼,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沒有什麼,因而需要什麼。 帶著這樣的了解,顧客會知道自己是誰,也能想像自己可以成為誰。個人認同暫時穩定下來,未來的認同也正在形成,但物品無窮無盡,也就代表終究沒有滿足的一天。(摘自《失根城市:當代都市的斷裂、擬仿,與公共空間的消失》,大家出版) 作者簡介 邁克爾‧索金(Michael Sorkin) 著名建築師、作家、建築評論家、都市計畫學者。先後任教於古柏聯盟、南加州建築學院、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學府,希望以建築教育激起社會改變。 他在《村聲》週報(Village Voice)撰寫建築評論長達十年,也在紐約時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喚醒人們對於永續利用、公共場域、空間正義的關注,因此贏得「美國建築界最直言不諱的良心」美譽。另著有《Twenty Minutes in Manhattan》、《The Exquisite Corpse》等書。2019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頒贈「合作成就獎」。

MORE

【心界浩瀚】 與佛洛伊德對談

文/希爾達.杜利特 譯/陳蒼多 我只再見到教授一次,也是在夏天。敞開的落地窗面對一片賞心悅目的草地。我並不是單獨跟教授在一起。他安靜地坐著,似乎有點憂愁的樣子,顯得很孤獨。一如往常,我害怕侵犯、打擾他的超俗模樣。但我別無選擇。當時有其他人在場,談話井然有序且按照慣例進行。我們坐成一個舒適的圓圈,符合一般的正確行為方式,卻是表面上維持著和諧好客之情。大家有一種外在安全感,至少沒有話語讓人想起剛剛過去的毀滅性境遇,或喚起不明朗的未來。 世界大戰的消息宣布不久,官方的倫敦新聞公報就宣稱,無意識心靈知識領域的開拓者、精神分析科學的改革者或創立者西格蒙特‧佛洛伊德醫生去世了,當時我人在瑞士。 本來我寫的文字是已經走了,但我慎重地劃掉。是的,他去世了。我的情緒並沒有受到波及。教授是個老年人,八十三歲了。戰爭降臨我們身上,我沒有為教授哀傷,也沒有想著他。他倖免於很多痛苦。他的研究局限於不健全以及健全思想的生命結構,但你可能會說他研究的是當代思想。也就是說,他以他的「個人的童年是種族的童年」,把過去帶進現在。或者是反過來嗎?︱︱「種族的童年是個人的童年」。 無論如何,除了其他領域之外,他已經開啟了「無意識的心智」這個特殊的領域,如此證明:無名原始部族的特性和性向,以及已消失的文明的儀式形態和本質,仍然存在於人的心智之中︱︱你也可以說,存在於人類心靈之中。但是,根據他的理論,靈魂明確地存在於心和身的媒介之中,或者透過心和身的媒介顯示其形式和形態,而且「身」受到「心」的狂喜和失調所影響。關於較重大的超自然問題,我們不曾辯論。但我們在骨子裡暗中辯論著。 我們都正在流浪 我們相處在一起,為的是要證實什麼事情,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有什麼東西在我腦中悸動;我不說在我心中,而是在我腦中。我要它被釋放出來。我要從重複的想法和經驗中解放︱︱從我自己的,以及從許多和我同時代的人的想法和經驗中解放。我並沒有特別體認到自己想要什麼,但我知道,就和我在英國、美國和歐陸所認識的大部分人一樣,我正在流浪。 我們都在流浪。流浪到何處呢?我不知道,但至少我接受一個事實:我們正在流浪。至少,我知道這一點︱︱我會站在一邊觀看,只要可能,並清點我所擁有的東西。你可能說,我有了︱︱是的,我有了特別擁有的什麼東西。我擁有自己。當然,並不真正擁有。 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以及我的環境擁有了我。但我有了某個東西。就說是一艘狹窄的樺木皮獨木舟吧。大片未知森林、非凡或超自然的東西,全都在我們四周。藉著潮流聚集的力量,我至少可以趁早進入淺水處,估量我的心與身那相當有限的所有物,並要那位住在這個廣大領域邊緣的年老隱士跟我談話,如果他願意,請他告訴我如何以最好的方法操縱我的方向。 沒錯,我們輕輕觸及了一些較深奧的超自然問題,但我們讓這些問題跟熟悉的家庭情結產生關聯。無論如何,思想和想像的趨向並沒有被切除,甚至也沒有被修剪。我的想像力隨意遊移;我的夢具有啟示性,有很多源於古典或聖經的象徵。思想是東西,要加以收集、對照、分析、擱置或還原。 一些顯然沒有關聯的片斷觀念,時常是某個特別的思想和記憶層次的一部分,因此是同屬一類的。這些觀念有時很巧妙地接合在一起,像精緻的希臘淚瓶和彩虹色玻璃碗與花瓶,黃昏時在面對我的架子上閃亮著,而我就在維也納第九區貝格街十九號房間中的躺椅上伸展並支撐著身體。只要死者活在記憶中,或者在夢中被人回憶,他就是活著。(摘自《禮讚佛洛伊德》,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希爾達‧杜利特 (Hilda Doolittle,筆名H‧ D‧,1886-1961) 美國詩人、小說家。一戰期間她的哥哥去世,並與丈夫離異,這些事影響她後來的創作至深。1930年代她成為佛洛伊德的朋友,並接受佛洛伊德的分析。 1960年獲美國文學藝術院詩歌功勛獎章,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女性。評論家稱其詩作將「暖雪與冷岩融於一身」。以 H‧ D‧署名的詩作已是許多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詩人的典範,是20世紀歐美文壇極有影響力的人文資產。

MORE

【精選書摘】 挑戰就是學習 —韌性會轉變你對事情的認知

文/瑞秋.安妮.里奇 譯/陳筱宛 你能從逆境和失望中重振旗鼓。 身為驢子,就注定要在艱困的條件下茁壯成長。 身為沙漠動物,驢子天生適合岩石地形和炙熱陽光。牠可以跋山涉水,忍受艱辛,因為內心具有力量和韌性。事實上,驢子最棒的特質之一,就是被擊倒後有能力重新站起來。 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 有一則關於驢子的古老故事,美國作家哈維.麥凱說得最動聽。 從前從前,一頭小驢子問爺爺:「我要怎麼做,長大才能像你一樣?」驢爺爺說:「噢,這很簡單。你要做的,就是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 「這是什麼意思?」小驢子問。 驢爺爺這樣回答: 讓我跟你說個故事……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有一次外出走著走著,不小心 掉進一口廢棄的古井中。我不斷大叫,最後有個老農夫路過看見我。我嚇死了。可是接著他離開了。我在那口井裡待了一整夜。 第二天早上,他帶著一大群人回來,他們全都低頭看著我。然後老農夫說:「這口井荒廢了,這頭驢子也不值得救,咱們這就開始動手吧。」你相信嗎?他們竟然開始挖土填井。我就要被活埋了!  當第一鏟土落在我身上後,我發現了一件事。每當泥土落在我背上,我可以甩掉它,然後利用它站得更高一點!他們不停剷呀剷,我也持續甩掉泥土,讓自己站高一點。 「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我不斷對自己重複這句話。沒多久我就跨出了那口井,雖然筋疲力盡,但我成功脫困了。 所以,無論情勢有多艱困……無論事情變得有多糟……無論有多少泥土倒在你身上,只要記住——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你不會有事的。 透過方式長期培養 每個人都會遭遇困境和挫敗,可是那些擁抱自己內心驢子的人善於尋找出路,度過難關。當選擇堅持到底、智勝困難時,就能增強你的韌性,從長遠來看,這反過來又能幫助你取得成功。韌性可以幫助你將每項挑戰視為一種學習機會,一種透過練習而增強的情緒肌肉。 美國作家吉格.金克拉時常說:「能讓你卓然不群的,不是你遭遇的事,而是你如何處理這件事。」美國帕運泳將瑪洛莉.韋格曼就是這種想法的具體化身,她在2008年接受一項常規醫療手術後下半身癱瘓。瑪洛莉過去一直都是競技游泳選手,這項人生巨變並沒有讓她停止做自己熱愛的事。她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締造了八項世界紀錄。她參加2012年在倫敦舉行的夏季帕運,締造了15項世界紀錄和34項全美紀錄,並奪得金牌和銅牌。隨後又在2019年世界帕拉游泳錦標賽中贏得兩面金牌和一面銀牌,儘管賽前她因跌倒導致左臂嚴重受傷。 大多數人也許並不會在受傷後變成奧運選手,但我們確實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韌性,拒絕被逆境打倒。當幾位醫生試著說服我女兒蘿倫,說她感覺「不對勁」的擔憂只是錯覺,她的韌性受到了考驗。她四處求診,直到有位醫師願意做進一步檢查,最終診斷出她患有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又稱為「直立不耐症」,簡稱POST),這是一種血液循環障礙。蘿倫接受正確治療之後,恢復了有家人環繞和充滿有意義工作的生活。  韌性可以透過大大小小的方式長期培養。 甩掉它,然後站高一點。(本文摘自先覺出版《驢子法則:人生很長,跑得快的不一定笑到最後》一書)

MORE

【深頁凝視】 《吃齋唸佛的老奶奶》 有聲有色的生命之歌

文/潘煊 高齡90歲的台灣國寶級文學大家黃春明,在入夏的5月,由香海文化出版《吃齋唸佛的老奶奶》文學繪本。全書交織著音律活潑且故事生動的詩作,以及年輕畫家吳曉惠承自黃春明撕畫靈魂的繪圖,尤其封面、封底是詩人親作的撕畫真跡,有聲有色地流淌出老奶奶虔誠誦經的生命之歌。 詩情盎然的敘事線 黃春明的小說成就蜚聲文壇,超強的敘事力也展現在寫詩上,場景、角色、情節、人物動態,造境十分鮮明,讀他的詩就如賞看一部微電影。 〈吃齋唸佛的老奶奶〉全詩共116行,盪漾著民謠般的音律,許多段落的尾句,都以「南無阿彌陀佛喀喀鏗/喀喀喀喀鏗」托底,讓讀者在迴環復沓的音樂性中,身歷其境地感受情節的起承轉合。 奶奶從上面的波羅蜜多經 一直唸,一直唸 一直唸到下方的金剛經 奶奶誦經聲喃喃 南無阿彌陀佛喀喀鏗 喀喀喀喀鏗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日虔唸,佛經紙張變黃,奶奶白髮蒼蒼,詩進入到翻轉的情節,蛀蟲出現了,從波羅蜜多經吃到金剛經,在佛經都被啃光後,黃春明詩筆下奶奶與蛀蟲的戲劇性,既緊張又詼諧: 蛀蟲慢慢爬向銅鐘望 銅鐘硬硬啃不動 蛀蟲改變主意向木魚蠕動 奶奶看在眼裡,密密敲打木魚 而忘了敲鐘 本來可以聽到喀喀喀喀鏗 現在只聽見一連串的 喀喀喀喀沒有鏗 語言率真、直白不造作,詩人含藏童心童眼看世間,充滿童趣正是黃春明詩作的特色之一。 當這首詩的脈絡來到後半部,黃春明以57行情意盎然的文字,盡寫奶奶為了不讓蛀蟲吃掉木魚,又不忍心孩子們把蛀蟲打死,只好不斷使勁把木魚敲得劈哩叭啦跳,奶奶三天三夜沒吃、沒睡覺,詩人這樣描繪: 奶奶奄奄一息 木魚也奄奄一息 喃喃聲更是奄奄一息 兒子們圍著她流淚歎息 奶奶的經堂掛上了西天的圖樣,詩進入尾聲。貫串全詩的「南無阿彌陀佛喀喀鏗/喀喀喀喀鏗」,可說是奶奶誦經不懈、唸到身心合一的生命背景音,而當這個聲音變成老和尚為她誦經,奶奶圓滿了她的一生,而黃春明營造的整體詩境,也巧妙地完成了場景的置換,寓意耐人尋味,詩法純熟動人,自自然然地引發讀者的共鳴。 〈吃齋唸佛的老奶奶〉是黃春明在2000年發表的詩作,當年星雲大師在報上讀到這首詩時,即印象深刻。 2008年6月,佛光大學以黃春明熱愛鄉土、從事創意小說文學、兒童戲劇和社會關懷等貢獻,頒贈學校的第一個榮譽博士學位給他。 綿延二十多年的情義線 星雲大師在黃春明的學位頒授典禮上,談到了與這首詩最初的因緣:「記得有一天在《聯合報》上,看到一篇文章〈吃齋唸佛的老奶奶〉,我現在已經很少看報紙,但看到那篇文章,讓我有很多感想,覺得文章寫得真好。後來就一直蒐集黃老師的作品。」大師說自己數十年來,沾了宜蘭的光,宜蘭的山水孕育自己可以在世界各處走動,「我想,這個博士學位,無以表達對黃老師的加分、嘉勉,增添一些什麼,只是表示我們對黃老師的敬意。也可以說,佛光大學在宜蘭這個地方,承蒙宜蘭的父老鄉親給我們愛護。」 一首詩結成了一份長遠而開闊的緣,〈吃齋唸佛的老奶奶〉字句所連結的,不只是詩藝的美學表現、赤子之心與護生理念的傳達,更有星雲大師對黃春明的藝文情誼及敬意,對宜蘭大地與父老鄉親的感謝之心。 黃春明雖已高齡,但心中仍保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吃齋唸佛的老奶奶〉如今以文學繪本形式再現於世人眼前,回首漫漫歲月,就如一片流域緣起於一泓湧泉,至今二十多年,依然繼續無盡地綿延。

MORE

【趨勢人物85】 社會企業家 盧貝斯基 為世界和平 擘畫正確藍圖

文/楊慧莉 當今世代,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對立衝突上演。當多數奉公守法的善良百姓對此有感,卻也愛莫能助時,有人不僅有感,並有心破解難題,也早已在所處的角落拿出具體行動。他是身兼多種身分的丹尼爾‧盧貝斯基…… 成功之道 善於用人成就非凡 丹尼爾‧盧貝斯基(Daniel Lubetzky, 1968-)是美國億萬富翁,身兼多種身分:社會企業家、慈善家、作家等。他出版的《做好事》(Do the KIND Thing),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此外,他定期投資美國競賽類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不過,他最重要的身分是社會企業家。 忠言逆耳但有益 二○○四年,盧貝斯基創辦以銷售堅果條、能量棒為主的卡恩德零食公司(Kind Snacks)。一開始,只是小本經營,在二○○八年接受了外頭所挹注的一千六百萬美元資金後,經營得有聲有色。二○二○年,他將食品公司的控權股數,據說以五十億美元賣給了瑪氏食品公司(Mars),自己仍保有公司的重要持分。 根據《富比世》雜誌,盧貝斯基的個人淨值高達二十一億美元。他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一個簡單的決定:要讓周遭人都能很自在的向他進諫言。他表示,「沒有人是完美的領袖!自己就常犯錯,有時很衝動,易被自己的熱情所蒙蔽,常常在快犯錯時,幸好有朋友和同事提醒,多虧他們,否則想成功,還真不容易,因為會走進『志得意滿』的模式,完全想不到自己何時會搞砸。」 盧貝斯基的成功建言,可能聽起來沒有很特別,但知易行難。他表示,「坦言不諱的爭辯在職場上並不被鼓勵,這種情況很普遍,讓人有些傻眼,特別是成功和威風的執行長最後身邊都留下一群不敢挑戰他們的馬屁精,這真的會害死領導人。」 如何用人與爭辯 如何在職場上找到對的人,並讓他們願意暢所欲言其不同看法,盧貝斯基深諳其理,且不吝於分享其多年來的心得。 首先,關於用人,「『善意』優於『隨和』,你可以被動又隨和,但善意可得用點認真的力氣。有時候的確會碰到一些混球,但更多時候是碰到一群膽小、不敢說真話的人,因為太尋常,以致造成更大的危害。」 盧貝斯基進一步補充,「善意之人會有建設性的溝通他們的情感,這讓你比較容易接受他們的回饋,但你仍需努力讓自己別被他們的批評冒犯。相較之下,隨和之人對給予真誠的負面回應就有所芥蒂,寧可不去觸怒你。」 一旦找到對的工作夥伴,盧貝斯基就會鼓勵他們對自己真誠。在職場上,他甚至鼓勵資淺員工覺得自己不只有權利、也有責任跟他協商問題。如果有人對他提出問題,他會承認問題,並跟他們一起深入問題。有時,他還會故意唱反調,希望能激發更多的辯論。 「最重要的是,你需確保身邊人的每次回饋背後立意良善。」盧貝斯基說,「要做到這點並無捷徑,你就是需要讓他們慢慢看見你支持大家。透明、真誠、開放性溝通、為他人著想,以及置大家共享的公司於個人之前,所有這些事促成了一個可信任的環境。」 齊心對抗惡勢力 儘管盧貝斯基生意做很大,「帶人」很成功,但創業不是他人生的最大願景。原來,他創業不只是為了賺錢,也為了鼓吹「善行」,一如其公司名稱「Kind」(善意)所示。比方說,公司員工看見有人做善事,像是捷運上讓座或是扶老人過馬路,就送給善心者一張善行卡,只要善心者到網站上輸入卡片序號,就能兌換免費的能量棒和一張新的善行卡,發送給下一個人。自公司成立以來,已促成無數的慈善行為。 事實上,他的創業初衷是為了帶領世界走出對立、分化的處境,邁向有建設性、可解決問題的康莊大道。目前,他正引進一個新的倡議,志在呼朋引伴,團結力量,對抗一股「看不見」的惡勢力。 其實,盧貝斯基所指的「惡勢力」,正是在全球各地上演的對立、分化現象:我們對他們;左派對右派;黑人對白人;猶太人對回教徒;受害者對加害者。他表示,「在社會建制下,我們都用二元化的方式想事情,社群被仇恨和去人性化汙染的情況與日俱增。對此,大家都認同,但問題積重難返的情況超乎想像。幾乎每個人都會覺得問題出在對方身上,卻看不到問題也出在自己身上。把社會上的邪惡歸咎於他人,我們放棄了修正問題的責任,以及一起找出解決方法的機會。」 和平建構 對抗偏激化敵為友 盧貝斯基無意搗毀每個人對自己信念堅持的重要性,但他認為我們如能將事情放在不同的框架裡,更有利於推展我們的目標,即「看待事情不再以『我們對他們』,而改成『我們對極端主義』的角度。」 他深感絕大多數的人在面對幾乎任何問題時,心中沒有恨意,也不會以專斷的方式處理,也會認清每個人都有尊嚴,這跟那些深受極端思想毒害,因而把持議程和我們生活的人有所不同。盧貝斯基也強調,這裡所指的敵人是心態,而非個人。 盧貝斯基認為,我們一旦打開此洞見,就能拓展我們的地平線,實際去解決問題,而非墮入永恆之爭;不過,今日的挑戰是那些有著偏激的極端思想者每天一早醒來就處心積慮,「我要怎麼推展目標?」但溫和的人醒來時則想著,「今天早餐要吃什麼?」 摧毀者vs.建造者 盧貝斯基進一步指出,一般人與極端思想者的不同,「我們不會為初選去投票,也不會大張旗鼓彰顯一些無關緊要的想法,也不會貿然的跑去競選公職,但極端主義者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持議程;有極端思想的人會拿出行動分化、搗毀和貶損,是摧毀者,但拿出行動去團結、創造和把光明帶給世界的人就是建造者。」有常識的問題解決者當然需要好好享用一天最重要的一餐,開啟建造的一天,而這也是盧貝斯基每天努力的目標:創造一個建造者的社群。 在美國,許多人都知道盧貝斯基創辦的食品公司,但只有少數人知道它肇始於他的一個想法──想藉助自由市場的力量促進中東鄰國之間的合作,讓他們能在衝突區和平共存。 一九九四年,盧貝斯基因在以色列輔導一名破產食品業主的經驗,而創辦了「和平工作」公司(PeaceWorks),提供行銷、諮詢和經銷服務。透過這家公司,他把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約旦人、埃及人和土耳其人拉在一塊兒彼此貿易,粉碎了一些刻板印象、鞏固了經濟關係,並協助他們發現彼此人性化的一面,一起推動共同目標。 後來,盧貝斯基又與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合作,在中東創建了一個人性化基礎設施,戰勝當地的極端主義。最近,他不僅留意到美國有類似需求,極端主義也已像瘟疫般蔓延到全球,需要一種全球式的回應方式。於是,他和團隊成立了一個平台,藉以提升建造者成為一個有抱負的個體,也給予公民一些利器拿回議程。 建造者的四心態 目前,盧貝斯基的工作團隊已匯聚了兩百五十多名非凡領袖,來自各個領域,都承諾要幫助團隊建構網絡。也已有三百萬公民加入團隊,有些發誓要在自己的社群成為建造者,有些則想在自己的街坊啟新頁,或是加入他的的社群媒體。 盧貝斯基團隊已開啟多個倡議對付幾股導致有毒對立的主要力量。比方說,大眾接收社群媒體和有線新聞的方式,都傾向別人給什麼我們就聽什麼,而非我們可能需要聽到什麼,而我們只看見另一方最糟糕的部分,導致我們以為對方心懷不軌。為了與之抗衡,「Builders Media」(建造者媒體)生產的內容有英文、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其重點不在主導你的想法,而是強化你思考的方式。 團隊發起的另一個倡議叫作「Citizen Solutions」(公民解決方案),用參與公民的建設性提案取代政治上的停滯不前。舉例而言,田納西州的槍枝權和安全問題,透過「Citizen Solutions」,將當地意見分歧的公民,從槍械教官到學校老師,讓他們齊聚一堂,並給他們工具和方法學習溝通的藝術,半年後,「田納西十一人」小組提出八項提議,讓三萬名田納西公民表決,其中五項獲得絕大多數人的同意。當地公民已懂得要鞭策他們選出的民意代表遵循民眾意願。 盧貝斯基相信我們多數人都是建造者,非分化者。但由於政治傾向一場分化的骯髒遊戲,我們只想遠離。他表示,對建造者而言,最難的是為了待在政治遊戲裡既要厚顏,但仍需保有自己的價值;當別人搞分化,我們要團結;當別人自以為是,我們要自我反省;當別人妖魔化,我們仍需慈悲,聚焦於手上的目標,而此目標就是解決所處社群的問題;為了做到以上這些,建造者需持好奇、慈悲、創造和勇氣進入各種對談。 締造最美新篇章 盧貝斯基了解改善社會沒有一個中央模式,但有個模式可以分送給各個社群,從機關團體到家庭,它是用批判式的想法和聆聽去取代僵化的意識型態,是用尊重和真誠的辯論代替「取消文化」,為的不只是表達最好的理念,也是為了型塑各類可以改善我們生活的建造者,而非讓他們被消耗為相互指責和彼此憎恨的對象。 盧貝斯基種種善行義舉,背後有其原因。原來,他的家人在納粹大屠殺期間千鈞一髮的逃過一劫。當時,他的父親十一歲,監管他們的德軍,有一次問他父親是否飢餓,然後帶他去地下室,指著一具屍體說,「那是猶太人,你可以吃他。」幾個月後,親衛隊要剷除所有被抓到的猶太家庭。監管把一個個家庭帶出場,輪到他家時,那位監管跟親衛隊的頭頭咬耳朵後,親衛隊離開,監管便轉身對他的祖父說,「我讓他們離開了,我赦免你們,因為你總是這麼善待我,正眼瞧我,跟我握手,對我有敬意。在我改變主意之前,你們快離開吧!」 這段家族往事讓盧貝斯基感慨萬千,「家人活下來,是因在最黑暗時刻,有個被黑暗籠罩的人看到些許亮光;我之所以存在,要拜一個不怎麼好的人之賜,這件事讓我念茲在茲,但也給了我希望,相信每個人都能遠離仇恨。」 也因此,盧貝斯基走上和平建造者的道路。他深信,「如果建造者不加快腳步採取行動,摧毀者就會堂而皇之的進駐……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知到自己的力量,用每個善意的互動、正視對方的眼神,我們不僅能化解對立、仇恨,還能為人類歷史締造最美麗的新篇章。」

MORE

【院線片】《她說》 調整觀看世界的角度

文/杜晴惠 看完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 如果你問AI,想要培養出適應未來的AI人才,從小需要學習什麼能力呢?AI會綜合各方意見告訴你,必須學習數學、科學作為基礎,學習程式語言、電腦科學作為敲門磚,但創造力和溝通協作能力也很重要。學科的部分學校能教,但「創造力」怎麼教? 關於這點,古今中外的教育專家是有共識的——從小給予孩子更多選擇和探索的空間,鼓勵他們自由玩樂,小心呵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適時提供挑戰和問題讓孩子思考,簡而言之,就是開闊的視野,並能獨立思考。 其實,創造力並不侷限AI時代所具備的能力,千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各種科學發明與文學經典,無不孕生於具有創造力靈魂的領域專業者,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學大師……他們的研發成果與作品流傳後世,讓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向未來,並對未來抱持美好的希望。 體會人生在世奧義 午後看完黑白懷舊色調、融合三十九部文學經典與國內外重大災難警示的電影《她說》,會有一種頓悟,原來這些經典文學與歷史事件,提供世人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讓我們從每個事件與人物,細細體會人生在世的奧義,甚至是如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開闊視野的女性。 《她說》是王明霞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她的首部作品是片長十二分鐘的《憂鬱森林》,曾入選金穗獎、加拿大蒙特婁影展、葡萄牙 FESTORIA影展。新冠疫情爆發前,她擔任編劇並執導《她說》,試圖以世代對話的方式,分享情感與自我成長等多元課題,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延至今年才上映。 儘管是一部演員陣容偏小的電影,但令人驚豔的是,整部電影以色彩對比、螢幕上巨大的詩歌書寫、平和的台北街頭配上遠方戰爭的聲響,以及重大災難新聞圖片,例如大陸汶川大地震、美國九一一事件、敘利亞籍庫德族三歲兒童艾蘭·庫迪身穿紅衣溺死地中海的影像,再輔以聲音敘事,猶如一段段口述歷史,或是類紀錄片,讓觀眾理解並感受電影所欲傳達的情懷與議題,也使劇中女人和女孩的對話彰顯出深度,而不僅僅只是長輩女性對於年輕女孩的人生說教。 挖掘生命深層價值 電影就從女孩失戀衝動尋短、跳上女人的車子展開,當三十七歲的女人問:「想去哪?」十七歲的女孩回答:「想去死。」簡短的三個字,呈現當代年輕人對於生命的虛無感,以及不尊重生命的狀態,但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語彙,才能引發年輕人的興趣,並進一步打開狹隘的眼界,到達辯證思考的境地? 電影《她說》給出的答案回歸到「閱讀」本身,全片串接了三十九位詩人、作家的人生體悟,從文學金句裡展現生命的深層價值。提及的作家和作品包括聖修伯里的《小王子》、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狄金森《我為美而死》……提及國內的文學作家,則包括吳濁流、鄭愁予、王文興、楊牧、吳晟等人,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從自身的情愛,轉移關注整個世界,養成國際視野,當一首首詩從大螢幕上流洩而出時,不知不覺也安頓了我們的身心。

MORE

【原民說故事】莫那魯道(下)

文/林和君 「莫那魯道(Mona Rudo)年輕時非常厲害,大家都說他智勇雙全,是當時賽德克人部落之間很有名的頭目。但是日本人當年統治台灣以後,台灣的建設是變好了,卻對台灣人有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日本人對當年我們的祖先很不客氣,一會兒對我們做調查,一會兒要我們學怎麼當日本人,然後為了開採山上的資源,強迫我們做工,沒收我們的土地。」 「賽德克人當時被強迫做了很多工作,卻沒有拿到日本人跟他們說好的薪水,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聽說有一次莫那魯道他們的部落舉辦婚宴時,日本警察正好從那裡經過,莫那魯道的兒子好心向警察致意,邀請他們一起參加,但是被日本警察嫌髒,推開莫那魯道兒子的手,還用警棍敲他。結果,眾人一氣之下,兩邊拉扯打了起來。」 「日本警察不理會賽德克人的解釋和請求,威脅他們要往上呈報,懲罰他們。莫那魯道身為頭目,看著族人一直忍受委屈跟欺侮,決定聯手其他願意挺身而出的賽德克人,向日本人報復,表示他們守護族人與土地的決心。」 「他們決定趁著當時山上的霧社公學校舉辦運動會的時候起事。然後,日本人就派遣軍隊上山,跟莫那魯道他們展開激戰。莫那魯道他們在人數和武器上都比不上日本的軍隊,而且為了逼出躲起來的賽德克人,日軍還用了毒氣彈,派飛機轟炸。」 「最後,莫那魯道他們的反抗行動還是被日本人鎮壓下來了。當時賽德克人死傷很慘重,也有很多很悲傷的事發生。活下來的人在歸順之後,也被安排往其他地方去,無奈離開故鄉了。」 昂蓋靜靜的聽著比令哥哥說這一段故事,一段關於仍然挺拔的站在他們眼前,被人稱為英雄頭目的故事。 「很多人說,他們是歷史上勇敢的抗日英雄,我覺得他們是為了保護族人跟土地,挺身對抗入侵家園的可怕敵人,讓賽德克人在歷史上留下轟轟烈烈的一道光芒。」 「……好啦昂蓋,故事講完了,我們現在一起去找我們的朋友,去看他們,好不好?」 昂蓋點點頭,跟著比令哥哥轉身離開銅像。不過,這次昂蓋不再皺著眉頭,而是看向更遠處的山陵。 備註:「公學校」是日治時期設立的兒童教育學校,以台灣人為招收對象,而在山上也有專門招收台灣原住民就讀的公學校。

MORE

奇幻小說 新視角看故宮文物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首度與作家陳郁如合作,推出奇幻小說《仙靈傳奇之古物奇探──祝由師》,以陳郁如小說《仙靈傳奇》為基礎,延伸創作子系列「古物奇探」。書中主角不僅進入〈清明上河圖〉冒險,還融入玉琮、曾姬壺、白瓷嬰兒枕、紫檀多寶格方匣等藏品,引領讀者用全新視角認識文物。 故宮表示,這次出版合作計畫的契機,源自一名《仙靈傳奇》的小粉絲,因為書中提到許多故宮文物,讓他對其背後故事產生興趣。有感奇幻小說對於兒少的吸引力,故宮主動與作家陳郁如,以及親子天下合作,歷時三年,打造以故宮文物為核心的小說《仙靈傳奇之古物奇探──祝由師》。 故宮說明,劇情講述五名擁有獨特法力的人物角色,穿越時空進入〈清明上河圖〉,展開探索古代神祕「祝由術」之謎的冒險,書中還附有故宮研究人員撰寫的文物賞析,寓教於樂。

MORE

【適時放手】人生就像風箏

文/林永勝 小時候,放風箏是一項遊戲、是一場競賽。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放風箏不只是兒時記憶中的美好回憶,更是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用來不斷補給自己的處方劑。 牽繩的這頭是自己的心,綁在線外那端的是在生活及職場上努力的自己。每當強風吹襲的時候,就要適時地放鬆讓自己退一步,不要過於逞強,緩一緩情緒再迎接下一次的高壓。而當無風可乘時也不要失意,只需做好起飛的準備,耐心等待下一次的風起。 傍晚,河濱公園的空地上,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嬉戲。一個年紀較大的男孩手上拉著一隻風箏,小小的方形布面上畫的是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風箏飛得不高,飛行的狀態有些歪歪斜斜,當風箏微微往下墜落,男孩就拉著繩子不斷地向後跑,等到風箏的狀態穩定了,男孩氣喘吁吁地站立在原地,臉上的笑容卻是無比燦爛。 學習收放自如 沒過多久,眼見風箏又開始下墜,男孩再度拉起手上的線,又開始跑了起來。旁邊的兩個小朋友不斷地高聲吶喊:「快點,快點。」男孩紅著臉,滿臉笑意地狂奔著,一轉眼又站在更遠的地方開心地喘著氣。望著風箏再度穩定翱翔在半空中,幾個孩子都開心地大笑;突然一陣強風吹來,原本飄飄欲墜的風箏猛地升起,像一隻發起攻勢的眼鏡蛇,向著天空挺直竄去。 一旁的孩子高聲地喊道:「拉緊,快點拉緊。」男孩迅速收回右手,企圖讓風箏回到平穩的狀態,但就是這一拉,讓風箏開始劇烈地左右搖晃,男孩緊張地將手上的繩子拉得更緊,開始向後跑了起來。在面對強風的吹拂及孩子的猛然收手,風箏突然向下急轉,直接衝向地面。幾個孩子先是一聲惋惜驚呼,緊接著又是一陣面面相對地狂笑。 也許等他慢慢長大後就會明白,放風箏最重要的不是用力地拉扯,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適時地放手,才能讓它順利地迎風飛起。 (摘自《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時報出版)

MORE
/4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