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 對準焦距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現代的人出門在外,手上不是拿著一支手機,就是背著一部照相機。拿手機的人,他想縮短空間,即刻傳達心意,使用照相機的人,他想留下歷史,供作日後回憶。
使用照相機,除了要用心捕捉鏡中人的動作、神情,並且注意取景的角度以外,在按下快門之前,一定要先對準焦距。焦距沒有對準,照出來的相片就會模糊不清;能夠掌握焦距,才能照出一張影像清晰的好照片,才能成為攝影家。
人在世間上生活,用兩隻眼睛看問題,還要用頭腦、耳朵幫忙對準焦距,才能看出事情的原委,才能掌握要點。有的人,看事情沒有對準問題的核心,就是沒有重點,如同照相,沒有對準焦距,照出來的相片就會失真。
社會上,不管你是政治家、企業家、外交家、經濟學家,各行各業都必須善用自己的專業,用心體會,看清問題,這就是對準焦距。甚至家庭中,丈夫對待妻子,也要能掌握太太的心理,看出她的需要,沒有調準適當的焦距,夫妻的感情就難以恆長維繫。
有時候朋友之間來往,沒有把握好人我之間的時空關係,沒有對準焦距,往往容易產生摩擦。大自然之間,也有它自然的焦距,恆星、行星、衛星之間的運轉,如果沒有對準焦距,三個球體會碰在一起。所以你我他之間,再好的朋友、同志,都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看清焦點,如同開車,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確保安全。
不但照相機要重視焦距、行車要保持車距,在舞台上表演,乃至家居佈置,甚至說話、錄音、錄影,都要對準焦距,才能有好的品質呈現。尤其,我人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現誤差,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近視眼」,對遠處的事物就無法正確的分辨清楚,這時就要配戴眼鏡。眼鏡的焦距尤其要調整得宜,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近距離或遠距離的物體。
語云:「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人的行為如果沒有對準焦距,就會受人議論,對準焦距就是遵守規矩。過去戰國時代,採「遠交近攻」的策略,當年蔣中正對日抗戰,也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來取得優勢,這都是懂得在焦點距離上用心,所以能夠獲得勝利。
世間上凡事都要重視焦距的準確,創業、用人要對準焦距;建一棟大樓也要把土地方位的距離計算清楚,乃至人際往來,處處都要注意彼此的焦距是否保持得宜,能夠面面俱到,即可謂深得此中奧秘矣。
歡迎您今晚八點,觀賞佛光衛視播出迷悟之間「對準焦距」節目!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