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生活智人109】 光影藝術家 文森.巴爾 發揮想像 自娛娛人

文/楊慧莉 忙碌的生活常讓人專注於眼前事,對周遭事物視若無睹。不過,有人卻因定睛於桌上一角,而「發現」另一片天空。他是比利時電影製作人文森‧巴爾…… 人生 插曲 茶杯旁有隻大象 文森‧巴爾(Vincent Bal, 1971-)今日以「光影藝術家」打開全球知名度。不過,這並非他當初的本業。原來,他本是一名電影製作人,走上「視覺藝術」,純粹是無心插柳。 一切純屬意外 兒時,巴爾就會畫些小漫畫。他來自比利時,那是《丁丁歷險記》、《藍色小精靈》等漫畫作品的原鄉。由於風氣影響,許多人成長過程,都會塗塗畫畫。因此,巴爾對自己這項技能並不以為意。高中畢業後,他決定學編導,於是走上編劇和導演一途。他對畫畫的愛好只會在製作劇本分鏡時派上用場,卻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為藝術家。 一如生命中許多「好事」的發生往往都在不經意之中,巴爾在二○一六年某個春日碰上這等好事。當時,他正埋頭寫劇本,突然留意到桌上的茶杯投射出的影子,神似一隻大象。他心生玩興,給「影子大象」加上圓圓的眼睛、垂落的大耳、粗壯的象腿,接著拍照上傳到社群媒體。結果,佳評如潮,讓他喜出望外,於是就想,「給自己一個挑戰試試看,每天都弄出一件影子作品,看能否達到一百件?」自此,他就沒停過。幾年下來,作品已超過一千多件。直至今天,他的創意仍源源不絕,IG追蹤人數破百萬。 光影創作之路 巴爾的創作過程常藉助日常用品的影子,然後在上頭加上幾筆變出有趣的事物。他賦予這種技藝一個科學性的名詞:影子學。而今,回頭再看當初的一些塗鴉作品,他沒有「今是昨非」之感,依然很喜歡,而那些作品都是陽光的傑作。 「陽光投射出好看又清晰的陰影,我好喜歡啊!不過由於光線會移動,你必須畫得很快。五分鐘後,陰影就移動了。因此,根本沒時間畫細節。那些初稿有點簡單,卻也給人一種率真感。」巴爾說,「而當夏天過去後,天空開始烏雲密布,遮蔽了自然光,我只好尋找人造光源,現在我常用 LED燈。」 作為光影藝術家,巴爾也非僅靠從小練就的漫畫基本功「誤入歧途」。想創作,藝術底蘊是關鍵。除了漫畫,他也很愛看畫,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當時,他的父母常帶他和手足去逛博物館,然後要他們選出每間展覽室最喜歡的畫作,讓他覺得「那是欣賞藝術作品一個很棒的方式」。 由於與梵谷同名,都叫「文森」,巴爾覺得跟荷蘭大畫家很親近。從小,他就喜歡梵谷用色明亮和筆觸強勁的畫作。直到今天,他還是喜歡上博物館,欣賞一幅畫作能讓他起雞皮疙瘩,而看到特別感動之作,就想提筆創作,並充滿能量。 一場發現之旅 除了藝術底蘊,巴爾創作,還需靈感,而他的靈感來自四面八方,「走在城市,你可以看到很瘋狂的事。如果看到什麼具啟發性的事物,就用手機拍下。」 以前,巴爾在學拍影片時,讀到知名畫家畢卡索的一句話,「我不尋找,我發現。」後來,他在埋頭寫劇本時,覺得畢卡索有些自命不凡,而今從事藝術創作,他可以了解畢卡索在說什麼了。靈感,難以尋找,只能發現。 起初,巴爾的作品是透過螢幕被觀賞。後來,有出版商將他的作品印成書本《影子世界》(Shadow World),裡頭有一百四十四件他最喜歡的畫作。不過,他坦言,在社群媒體分享作品的好處是可以跟觀賞者直接互動,彼此間無距離,來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回應和發送訊息給他,深感「視覺藝術有普世性,人人都看得懂」。 另外,巴爾也跟非營利組織「喜願基金會」合作,共襄盛舉一個有意義的許願活動,方法是用重症病童熟悉的醫療物品創作出他們所許願的人事物。為此,他情商自己的醫師朋友,借給他一些醫療器材;自己也跑去藥局找合適物品。最後,有五個提案被選上,他還在家中的小工作室做音效,透過正確的聲音將生命注入作品,讓他自己都覺得好神奇。 「每次運用影子創作就好比進入一場發現之旅。」巴爾說,「我永遠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就是這樣才刺激。」 成功 之道 放鬆心情過日子 巴爾的影子作品,充滿想像,趣味橫生。他可以用一把剪刀變出一位準備槍戰決鬥的牛仔,或是藉助一只翡翠雞尾酒杯變出聚光燈照到逃犯的情境。觀眾不僅可在網路和出版物欣賞到他的作品,有機會也可在紐約、倫敦、巴黎、台南等地的展場上親眼感受其作品的魅力。 與日用品相遇 前年,韓國首爾的「MUSEUM 209」首次舉辦巴爾的個人作品展:《影子藝術》(The Art of Shadow)。展覽期間,他接受《韓國時報》專訪時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有時候,僅是一只玻璃杯,就變成了一片海,或是一個開瓶器就變成品酒的人,這便是簡單的力量。我總在尋找可以投射出特殊影子的物品──那種有些小小突起物或洞洞之類的影子。」 巴爾認為,投入「影子學」滿足了他長久以來只當製片時部分被壓抑的創意,因為電影是合作案,需要時間、預算和一群在行政上把關的人,如此一來常常會把起初的創意給稀釋掉。但是,影子創作就不同了,「只有我、紙張、筆和燈就可搞定。」 換句話說,在影子創作裡,巴爾能完全自主,有機會跟那些隱身在抽屜裡、商品架上、甚至路肩上的物品相遇,在邂逅中有時用不到十分鐘就能產出一件塗鴉作品,但有時看了好久仍毫無頭緒。 藝術提供慰藉 許多人逛美術館或博物館,會糾結於所見作品的意義,想了解創作者是否意有所指。對此,巴爾表示,「我的作品並非起於想傳達什麼訊息,重點應該就是想像力的運用吧,讓大家看看想像力如何賦予我們新的眼界。除此以外,幽默在我的作品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只要有人跟我說,我的作品讓他們天天都能會心一笑,我就覺得用這種方式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挺好的。」 當今,世界充滿各種隱憂,不免讓人悲觀。巴爾也心有同感,「我本身算是樂觀的人,但這個世界的問題也會讓我憂心。我並不擅長處理壓力,只能盡可能讓我的生活過得愉悅,也盡量遠離一些無法提振我精神的活動和處所。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不好過,我想明白這點大家會好過點,還有,藝術可以讓人紓壓,提供很好的慰藉。好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看見人生百態,並了解那都是藉助這個所謂的『人生』即興演出的結果。」 樂趣大於一切 不管是電影製作或影子塗鴉,巴爾都得靠源源不斷的點子。萬一腸枯思竭怎麼辦?這點,他倒不擔心。他曾讀過一本關於創作動畫腳本的書,作者是動畫編劇大師史考特(Jeffrey Scott)。史考特在書中說,「你的腦袋裡有源源不絕很棒的點子。」這讓巴爾備感力量,決定不再尋求一個最棒的點子,而是就眼前的點子做發揮,行不通,再另起爐灶,點子永遠都有,只要持續發現新的點子就好。」 此外,美國劇作家馬梅(David Mamet)在一本關於創作劇本的書中提出的建言,也讓巴爾很受益。馬梅說,「忘記所有的編劇規則,因為只有一個規則,那就是別表現得無趣。」巴爾覺得這個規則適用於所有藝術,「不管你做什麼,都別以無趣的方式呈現。」 如果有年輕人也想用藝術表達自我,巴爾的建議是:好好玩吧,並做自己所愛,有時候一些你覺得簡單的東西,別人可能覺得很難。所以,要去探索。然後試試不同的東西,實驗後如果失敗,就再試一下。最糟糕的事是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太嚴重了。你的腦袋中會有很多點子,所以就繼續玩下去。 巴爾給後生晚輩的另一個建議是,當個文化雜食者:各種類型和年齡層的電影,都要看;書本、雜誌,要廣泛閱讀;四處旅遊,到處走走;靈感會來自四面八方。 巴爾也閱讀很多書,從中受益良多。他在讀英國畫家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書時看到一句話,「成功是附屬品,不是目標」,頗有共鳴。他認為,做任何事不該只是為了成功,「如果你能專注於工作本身,並樂在其中,就已獲得最大回報,這樣就算成功了;如果其他人剛好也喜歡你的工作成果,那倒是一個很不錯的附屬品,但不是主要目標。」 在這個凡事都以銷售量、按讚和給星星來評估事物好壞的社會,巴爾希望世人都能對此謹記在心。

MORE

蘇宜輝帶領偏鄉診所 蛻變地區醫院

文/潘欣中 「人的健康與生命不分貧富貴賤,偏鄉居民也該享有與都會相同的就醫權利。」屏東枋寮醫院院長蘇宜輝說,他從台北到屏東偏鄉小漁村枋寮行醫,對城鄉醫療差距感受尤深,39年來深耕地方導入資源,讓醫院從3名醫師的診所蛻變為擁有40名醫師的地區醫院,更是救心、救腦的重症急救責任醫院。 蘇宜輝16歲時自緬甸來台就讀建中,有感於緬甸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而決定行醫,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在永和中興醫院服務。未料,39年前偕妻到屏東的度假行,竟是他的人生轉捩點,當時他順道拜訪在枋寮鄉開外科診所的學長,一句「這裡急缺醫師人手」,正是他濟助弱勢的行醫初衷,便決定放棄台北的優渥生活,投入偏鄉診所的急門診工作。 「現實是殘酷的,過程是艱辛的。」蘇宜輝表示,枋寮的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當時診所3名醫師要全天候輪值急診,常要處置半夜急診的病患,身心疲累,但面對一雙雙無助的眼神及深夜登門求醫的患者,他們仍堅持到底,也一步步導入資源,克服資金短絀困境,歷經2次擴建,逐步提升在地醫療服務能量和品質。 位置重要 支援屏南緊急救護  「懷抱偏鄉行醫濟世的夢想,是由枋寮外科診所開始。」蘇宜輝在「任重道遠」行醫使命下,感動並號召一批批志同道合的醫療照護團隊加入,從初期內外科,到增設骨科、婦產科等,同時和醫學中心合作,與高雄長庚簽定醫療合作盟約成立外傷科,與高雄義大醫院合作啟動神經外科支援計畫,也結合高醫與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提供腦中風、頭部外傷全年無休緊急醫療服務。 枋醫是地區醫院,地理位置重要,屏南恆春半島的急重症病患後送高屏地區大醫院距離百公里,因此屏東縣衛生局選定位居後送動線中點的枋寮醫院成為負責醫院,可縮短黃金搶救時間,2019年1月起提供腦中風與頭部外傷緊急醫療,7月啟動搶救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導管室團隊,5年多來將屏南數百名腦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社區醫院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蘇宜輝說,枋醫補足了屏南地區急重症的緊急醫療缺口,扮演恆春半島緊急救護中繼站角色,也推動山地醫療整合服務,提供門診及夜間急診服務,下階段除了投入遲緩兒早療,更將結合長照2.0,為長者安養、失智和健康照護打造更優質的環境。 飲食清淡 維持流汗有氧運動 現年70歲的蘇宜輝,經常笑臉迎人,步履輕盈、思緒靈活清晰,大學時代就是運動好手的他,至今仍保持爬山、慢跑、游泳、打桌球、高爾夫球的運動習慣。他的養生方法很簡單,就是飲食清淡、有氧運動、多社交人際互動。 飲食上,蘇宜輝力行少油少鹽的原則,吃時令新鮮蔬果,家族聚會也會破例吃蛋糕、油炸和加工食品,以不過量為原則,最重要的是保持愉悅好心情。另外,蘇宜輝說,運動流汗後不僅通體舒暢,還會讓思慮更清晰,一般人到了中壯年,可以緩和的步行當運動,他則維持會流汗的有氧運動,習慣成自然,一天不運動、流點汗,感覺渾身不對勁。

MORE

【陰錯陽差】爽約的老烏鴉?

文/黃春明 有一天黃昏,貓頭鷹剛醒過來,起了一個大早,而老烏鴉這時候正要回家睡覺。 他們在公園門口的銅牛角上碰面了。 貓頭鷹和老烏鴉他們第一次碰面,就談得很愉快。他們決定要做個好朋友,並且約好隔天的三點,在這一個銅牛角上見面。 第二天的凌晨深夜三點,貓頭鷹很高興的,準時飛到銅牛角上,去等新朋友老烏鴉;牠還帶來一隻肥大的田鼠當禮物。牠知道老烏鴉愛吃田鼠。 他等啊等地,等到四點、五點、到了六點都不見老烏鴉的到來。 太陽就要出來了,那是貓頭鷹要睡覺的時候。 貓頭鷹牠想,牠先回去再說。 (摘自《貓頭鷹和老烏鴉》,聯合文學出版)

MORE

【生財有道】影響力——個人財富自由的基座

文/林薔七 「個人影響力」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寬度。自由人生公式中,個人影響力可以讓主業、副業、投資、套利四方面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原本設定的自由人生公式只有主業、副業、投資和套利這四個元素,當時我從未想到過「個人影響力」這個名詞。那時候我每天思考的都是怎樣提升公司的營收,透過哪些營運手段提升客戶的付費轉化率。 直到完全辭去正職後第一年,我在網上所寫的文章、價值觀、生活方式、課程等被更多人看到,上千人因我而發生改變,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積極、更陽光。我才意識到「影響力」實在是太重要了,就像是投資中的槓桿,能加快我和學員、粉絲的成長速度。 可以說「個人影響力」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寬度。如果說主業、副業、投資、套利這四個技能的提升帶給我們的是線性的成長,那麼個人影響力帶給我們的就是指數級的成長。同時,在自由人生公式中,個人影響力可以讓主業、副業、投資、套利四個方面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主業方面,強大的個人影響力能讓你在主管、同事、客戶中獲得好的口碑,比安靜無聲的人更容易獲得升遷機會;在副業方面,它能吸引到同頻率的夥伴和客戶,幫助你發展人生第二曲線;在投資方面,它能在「金錢」這方面幫助你獲得信任和更多的支持;在套利方面,你能做得更得心應手,比別人起步更快。 我認為個人影響力的核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被喜愛,二是被尊敬。兩者最好處於天平的兩端:只有喜愛沒有尊敬,會讓人忽視你的意見;只有尊敬沒有喜愛,則會讓人產生距離感,無法靠近你。 如何獲得他人喜愛 被人喜愛的特質有哪些?親和力強、情商高、有愛心、邏輯清晰、積極熱情等都是。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但情商高往往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視的點。 哪些事可以顯得情商高?互惠互利、先付出後要求、情緒穩定、與他人換位思考等都是。下面列舉幾個我自己的小案例。 二○二○年十月,我剛好去上海參加一個活動,提前約了從未見過面的同學吃飯。下了高鐵之後,同學發訊息說有另一個女生朋友在,我馬上查了往目的地的沿路上哪一站有百貨商場,下車在商場挑了YSL口紅和一盒手工巧克力,分別送給她們倆。後來其中一位成了我的第一個助理,在我創業早期一個人單打獨鬥的階段,她幫我分擔了很多瑣碎的工作。 二○二二年,我當時的業務必須開通影片,需要和地方管理局做登記備案。我的老師向我推薦了專門代辦智慧財產權相關事宜的小夥伴雙雙,她的團隊幫我解決了備案的問題,全程不需要我花時間和精力。辦好後半年內,只要聽說有人需要做這類型的備案,我就推薦雙雙的團隊,陸續為她們介紹了二十多個客戶。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做這些事無論一開始是出於什麼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利他」。利他不是功利性地付出以要求對方給予回報,而是站在自己的出發點真心為別人好。有些人會計較自己的得失,不願意提前付出,不願意為別人考慮。這樣的人格局太小了,很難在所處的領域成功,更別說建立影響力了。 如何贏得他人尊敬 缺乏影響力的人很難在社交關係中掌握主動,贏得他人認可。最後就是與他人格格不入,獨來獨往,需要幫助時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 很多人認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站在人群中會全身不自在,這樣是不是就和影響力絕緣了?這是一個思惟誤區。影響力與我們是否喜歡和他人交往沒有關係,而與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對外展現的個人特質、能否獲得他人的信任有關。我也算是對社交有恐懼感的那一類人,我需要很多的時間獨處。如果超過一周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我就會感到焦慮。但是這並不妨礙我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二○二○年五月,我報名參加了一個營運課。教室裡一共三十多人,分組時我默默地坐在最角落,不說話也不社交。因為除了老師以外,我不認識其他人。 在場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不是營運行業的人,老師在互動的過程中問到營運專業相關的問題,幾乎都沒有人能答出來。 冷場時老師就點名問我,當時我對答如流,並且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小組練習時,我們需要設計一個產品,並闡述這個產品針對的客戶需求、客戶人群、設計思路、變現路徑、專案分工和後續的延伸發展的可能性。眼看著只剩十五分鐘就要上台報告了,我們小組卻還意見分歧。我立即拿起筆開始寫,在最後一分鐘寫完停筆。 下課後,在場的一位培訓機構負責人找到我,請我做他們公司的營運顧問,解決業務成長方面的問題。這是我接到的第一個企業諮詢專案。後來我問他: 「我在課堂上悶不吭聲,你為什麼選擇找我合作?」她說:「在場的很多人都覺得你坐在角落裡並不起眼,但是一開口就氣場全開,讓人無法忽視你的專業度。」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展示專業度是被人尊敬、獲得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除了專業,權威、自信、有原則、可信賴、知行合一也是容易獲得別人尊敬的特質。這些特質需要從我們對外輸出的文字、影片、音訊、做過的事情、獲得的結果等來呈現,建立個人影響力。 在過去十幾年,我能在職場上走到天花板,實現年收入過百萬元,還能在創業中擁有多重身分,能有一群人願意跟隨我的腳步往前走,都是因為我擁有這些特質,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有一些影響力,所以找到自己的特質還有影響力特別重要。 (摘自《財富哪裡來:做好這5件事就能實現富足人生,年收入翻10倍》,幸福文化出版)

MORE

【書市隨筆】《亮光的起點》 台灣第一位博物學家的故事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作者鄧慧恩是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著有學術論著《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這本小說《亮光的起點》獲得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 60年前初中一年級,我們的課程裡有一科目「博物學」,其實是延續日治時代的名稱,三年後的高一,這個科目改名「生物學」,「博物」一詞除了用在「博物館」外,較少在學術名稱上出現。 初一時讀「博物學」,課本裡並沒有提及台灣第一位本省籍的博物學家是王雨卿,此後也沒聽過或讀到「王雨卿」這個名字,直到最近讀了鄧慧恩寫的《亮光的起點》,才知道日治時期,有這麼一個為動植礦物而努力研究的人。 文采燦然考據實在 鄧慧恩專門研究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面對世界和外來思想浪潮的學者,其碩、博士論文都是如此。她在研究範圍內的動物學術論文裡,偶爾看到王雨卿這名字,並發現他詳細記錄蝙蝠的拉丁學名、台語拼音,還註上世界語(Esperanto)的名稱。 她開始好奇這個人為何如此細心且詳盡行事。隨著寫論文知識的累積,從各種中、日文書刊中,她收集到片片斷斷的王雨卿資料也就愈來愈多。她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零碎的資料,統整為創作的實踐,能將這位貧窮人出身的台灣第一位博物學家王雨卿的身世,化為歷史小說,於是,才有這本《亮光的起點》的寫作。由於鄧慧恩不僅是一位學者,也是一位作家,文采燦然,考據實在,加上她豐富的日治時期歷史知識,《亮光的起點》一寫完,即獲得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也使王雨卿讓更多國人所知了。 日治時代真實縮影 《亮光的起點》主軸雖然是講王雨卿如何從小學(當時的公學校)畢業後,進入台南師範學校當工友,靠著自身的勤奮、好學精神,得到日籍老師牧茂市郎的賞識,拉拔他成為學校博物科的助手。他不以此為滿足,繼續努力學習,也跟著牧老師做標本、殷勤出去野外蒐集動、植物材料,回家後並自修、研讀各種相關書報雜誌,後來不僅取得等同中學畢業的學歷,也赴日本考取文部省生理衛生科、及動物科中等教員的資格。 他到32歲(1938年)病逝之前,曾在台南師範學校教書、當顧問,也在台南長老教會中學及女學校兼任教員,並於台、日及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推廣台灣的博物學知識。 但這只是主線,他與日籍麻豆街議員的女兒佐伯操的一段當時不被容許的跨國婚姻,穿插書中,鄧慧恩寫得浪漫又幽微,讓人感動。 事實上,這本書簡直是日治時代學術、文化和社會呈現的縮影,她以寬闊的視野,探討到當時的科學、教育、藝術、民俗、社會、宗教、習俗等各方面狀況,主題還涵蓋到新劇(文士劇)、世界語、慈善事業、盲人教育、廟宇彩繪、籌設台陽中學等主要人物的推動者,若以電影來比喻,等於是演員卡司大堅強,主角除王雨卿外,還有很多配角,當時知名的台、日學者、藝文界及社會鄉紳等名字和事蹟,都曾出現於書中。 這本書的目錄也頗具巧思,每個章節都以二字詞合成的四個字,前兩字代表王雨卿生命流轉的順序,如「成長」、「抽芽」、「病葉」、「櫻花」〈表示凋零〉後兩字則是他研究的動物名稱,如蝸牛、蝴蝶、鳴蟬、歸燕等等,配合各章情節呈現,都有含意。 總之,這是一本以真實故事改編的歷史小說,好看又浪漫,且兼具知識和文化意涵。

MORE

【大人讀的圖畫書】《要求很多的餐廳》 宮澤賢治 對庶民與自然的悲天憫人

文/李明足 宮澤賢治被譽為日本安徒生,生前所寫的《要求很多的餐廳》被認為最具特色的童話之一。鈴木康司則是數度得到小學館繪畫賞、繪本日本賞、講談社出版文化賞繪本賞等獎項的畫家,他以厚重色彩奔放筆觸,將宮澤賢治小說立體化。 近年來成人閱讀量有下降趨勢,但其中一種閱讀載體卻異軍突起。這種以圖文交織敘事(有些無文字,單以圖像成書)的繪本載體,儼然從早期為兒童創作的文本,逐漸吸引成人眼球,為什麼呢? 不同於兒童閱讀繪本常以趣味為啟發點,大人在閱讀繪本過程,擁有很大的抉擇權。這類文本藉由簡明的文字和多媒材的圖像進入繪本世界,吸引成人翻閱的可能是文本中的寓意,可能是圖像的感動,可能純就書中幽默故事,更多的是圖文中多層次敘事,觸動了大人多面向思惟。同時讓大人用很短的時間,經歷一場紙上旅程,闔書後仍不斷的重溫回顧。這種以短時間獲得最大的效度,正符合忙碌大人們的閱讀期待。 以下我們以近期聯經出版,以宮澤賢治生前的著名童話和鈴木康司的插畫,穿越時空合作的繪本《要求很多的餐廳》,做進一步的賞析。 生動畫面如劇場般 宮澤賢治被譽為日本安徒生,他生前所寫的《要求很多的餐廳》被認為最具特色的童話之一。 故事描寫:兩位來自東京的年輕紳士到深山野林打獵,在又冷又餓之際,發現一間名為「山貓軒」的餐廳。餐廳開始就表明會對顧客要求很多。飢腸難耐的兩人,為了快點吃到東西,毫不懷疑地照做。他們配合要求走入一道一道門,從梳頭刷鞋、卸下槍彈、脫掉衣服和鞋襪,兩人不疑有他。直到要他們全身塗奶油、撒醋味「香水」、搓鹽,才覺察到事有蹊蹺,一切看來無法逃走,兩人害怕、顫抖和哭泣「臉皺得像被揉過的廢紙」。 最後所幸兩隻白熊狗和失蹤的引路獵人來拯救,讓整篇故事情節有了轉折,文脈節奏慢慢緩和。文末作者刻意寫道:這兩人安全回到東京後,變皺的臉,卻無法恢復原狀。為這吊詭故事留下一道懸念。 當圖像加入後,使《要求很多的餐廳》轉化為繪本載體,讀者同時讀到圖像和文字合奏的新故事,故事更立體了。而要符合這故事的圖畫技法,何其重要!在日本畫家中擅長以厚重色彩奔放筆觸,展現整體畫面張力的畫家,當屬鈴木康司了。 他為這充滿驚悚的故事的插畫,以濃厚黑色為主調。運用繁複又原始手法勾勒點線構圖,帶著讀者走入瀰漫的神祕陰森氛圍的故事現場,對比兩位主角造型,每過一道門的誇張又愚蠢動作,把懸疑感拉滿。大人讀來每一生動畫面如劇場般演出,一定特別有感。 反諷弱肉強食不公 宮澤賢治生平寫許多童話,其中《要求很多的餐廳》特別以充滿諷刺、詭異與懸疑的故事情節書寫。以成人認知能力,翻閱間更容易開啟一連串反思。例如,來自東京的年輕人,為何打扮成英國士兵的外貌?打獵不帶兇狠的獵犬,卻帶昂貴的白熊狗?故事開頭,兩個「城市獵人」不在乎獵到什麼動物,只想在鹿肚子上打幾槍,「不知會有多痛快!」他們不在乎白熊狗的生死,爭著比較(或說是炫耀)損失多少錢。走進無理要求的餐廳,還以為是招待大人物的要求。驚覺要被山貓當料理,只能哭泣。而最後救他們的,反而是他們不在乎的白熊狗和帶路獵人。 這本圖文反諷當時社會階級弱肉強食的不公,同時傳達宮澤賢治對庶民與自然悲天憫人的情懷。大人讀來應有所領悟與慰藉,這就是好繪本的閱讀力。  

MORE

【經典人物38】 超越時代的藝術先驅:漢德瓦薩

文/楊慧莉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棟名聞遐邇的「百水公寓」,每年吸引百萬遊客到訪。公寓附近有間「百水博物館」,今年二月發表新的永久展覽作品。「百水」是已故多年的奧地利傳奇藝術家漢德瓦薩的別名。儘管斯人已遠,以現今地球的各種訴求來看,其影響力正在發酵中…… 生命軌跡 從屠殺倖存者到傳奇藝術家 佛登斯列‧漢德瓦薩(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1928-2000)多才多藝,畫畫、雕塑、建築等,樣樣來,是奧地利二十世紀末最知名的藝術家。他那充滿童趣且生氣盎然的建築,除了因符合時代潮流而近來備受世人喜愛和認可外,在奧地利、紐西蘭等地已成為重要地標。 改姓成和平化身 漢德瓦薩的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基督徒。一歲時,他父親過世,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從小,他就懂得用藝術自我表達,學期報告中師長經常提及他對顏色和形式高度敏感。十一歲時逢納粹德國侵略維也納,因有猶太血統,漢德瓦薩和母親很幸運的逃過一劫,其他家族成員多達七十人因此喪命。 漢德瓦薩也因父親是基督徒的關係而獲准上學,只是常擔心猶太血統被曝光。希特勒時期帶給他極大的情緒衝擊,造成他隨時都扛著背包準備逃難。背包裡有護照、幾種外幣、牙刷、牙膏、迷你畫冊、顏料和喜歡的彩色畫作。 漢德瓦薩曾上維也納美術學院,但念了三個月後就輟學了。他原本是以「Stowasser」的姓氏來到這個世上,二十一歲時,他將前三個字母「Sto」改成「Hundert」,變成「Hundertwasser」,中文的音譯為「漢德瓦薩」,德文的意譯為「百水」,有和平之意。比起漢德瓦薩,更多人稱呼他為「百水先生」。 作畫和個人風格 漢德瓦薩作畫的媒材不拘,包裝紙、餐巾紙、用漿糊黏在一起的信封都是他的「畫布」。他用毛筆慢慢畫,也用到各種複合媒材。其畫作的標題常來自他工作時冒出的想法,許多還有兩個標題,而且看起來彼此不相干。 漢德瓦薩畫了許多繽紛的童話景色、繁茂的森林和各種樂園,飽滿的色澤下卻流露出憂傷、嘲諷的況味。他展現現代藝術家的特質:遠離傳統手法和準則、不固著於任何特別的地理位置或國家,遊走於各種族群之間,一如他的傳記作者赫許(Andreas J. Hirsch)所言:「在現有體制中他是個局外人,其美學很自主。」 就赫許所知,漢德瓦薩是非常自主的思想家,實際上可說是個哲學家,在一九四○年代末到一九五○年代初,就具有嚴格的環保概念;在繽紛多彩、想像力豐富的作品背後,是個極簡主義者;他重複使用許多東西,甚至以靠著一點食物就能生活一個月自豪;並善用自己的藝術名聲讓外界關注一些他所在意的議題。 生態建築先行者 漢德瓦薩的建築延續其繪畫風格,從平面變成立體,如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打造出的「百水」藝術堡壘,置身其中宛如在充滿想像的童話世界。 堡壘中有維也納最有名的藝術社會住宅「百水公寓」,它由時任市長於一九七七年委託漢德瓦薩設計、於一九八五年完工,每天吸引許多遊客來此一遊。這棟公寓有五彩繽紛的牆面、隨著樹木根部起伏的地磚,童趣和生態性兼備。 公寓附近有座「百水博物館」,創建於一九九一年,是漢德瓦薩改造自廢棄家具工廠的作品。這座建築體有樹木從窗戶長出、屋頂有座小森林和蜂巢、內部有個漂亮的綠色中庭,不僅提供一個清新的藝術視角,也讓漢德瓦薩在都會市中心創建綠洲的夢想得以實現。 博物館收藏漢德瓦薩的完整系列畫作,今年二月發表新的永久展覽作品,讓大家再度欣賞到漢德瓦薩主張自然與建築合一的獨特美學。館長蕾朵(Bettina Leidl)解釋說,「上個世紀七、八○年代,大眾很少談論生態問題,今天大家心心念念此議題,而我們也只邀請鑽研生物多樣性、回收再利用、氣候變遷和永續議題的藝術家參展。」 也多虧館長在參展計畫和運作決定上依循永續目標的努力,博物館於二○一八年獲頒奧地利生態標籤,成為奧地利第一間「綠色博物館」,也將「百水先生」重新評估人類在自然界的角色理念帶向未來。 歷久彌新 先見之明盡在作品和生活中 漢德瓦薩的建築設計遍布全球,歐洲許多國家、加州納帕郡、以色列、日本等地,都看得到其蹤跡。他的設計模型都收藏在體現其環保主義的代表作裡——百水博物館。 除了奧地利之外,漢德瓦薩在後來移居的紐西蘭還有另一座博物館——百水藝術中心,是他在南半球的唯二作品,另一個作品是藝術中心五十公里以外的公廁。 南半球兩件作品 一九九九年,漢德瓦薩建造於紐西蘭小鎮川川的公廁作品開放,隨即讓小鎮登上旅遊地圖。它是漢德瓦薩生前最後一件作品,流線的造型、多彩的磁磚、草屋頂等設計,顛覆公廁的傳統形象,讓人忍不住想觸摸牆壁和脫鞋用腳感受地磚。 由於公廁很受歡迎,紐西蘭旺加雷市希望百水藝術中心也能吸引遊客,只是一開始不太順利。前年二月開幕時,紐國邊境仍未開放,後來觀光上路,當地道路又遭兩次洪水淹沒,一度無法通行,讓遊客卻步,而紐國之外關於此作品的報導少之又少。 一如百水博物館,藝術中心也是一個生態建築,裡頭的蜿蜒樓梯可直達種了一百五十棵樹、總共有四千株植栽的天台,藉此創造出南半球最大的綠色屋頂,彷彿把森林帶進了都市。 超前的自然哲思 一如傳記作者赫許所說,「百水先生」不只是藝術家,也是一位激進的思想家。他針對許多議題寫下宣言,從個人自由到建築、自然、人類浪費等問題。舉例而言,他反對理性的建築思惟,排斥直線,宣稱「直線是無神和不道德的」,無法忍受戰後的直線建築。他從西班牙建築師高第蜿蜒、繽粉建築汲取靈感。他相信,直線、直角、呆板的大面窗等元素都不符合人性、甚至會傷害建築。根據他的哲學觀,建築是人類的第三層肌膚,在表皮和衣服之後。因此,個人應有權利和能力在所居住的環境表現創意。 漢德瓦薩那些「不尋常」、繽紛之作都深受大自然啟發。事實上,他的整個中心思想以大自然為依歸,也以此影響他人。贊能卡(Thomas Zelenka)是一位養蜂人,每天清晨五點開始工作,照顧維也納的幾處蜂巢,兩處就位在百水博物館的屋頂花園。他表示,這花園就是維也納市中心的叢林,正是我的蜜蜂所需要的。 談起「百水先生」,贊能卡充滿景仰,「上個世紀五、六○年代,他就相信,人類唯有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才有前途。他依此原則生活。今天,對反璞歸真、放慢腳步的希求更甚以往,漢德瓦薩早就為我們引路了。」 盡興自然過一生 終其一生,漢德瓦薩為生態風險、環境保護和人性建築而努力。他幫綠色和平和庫斯托協會設計很多海報,協助他們的工作。他雲遊四海、居無定所;在維也納、巴黎和威尼斯都有公寓,曾在改造的貨船上度過大好年,也在紐西蘭待過多時。西元兩千年,他在伊麗莎白女王號郵輪上辭世,享年七十二歲。 漢德瓦薩生前過得很簡單,奉行各種可讓地球永續的原則。他回收再利用物品、於旅途中種下十萬棵樹木、家中使用太陽能且安裝可自動分解排泄物的馬桶、自己調配顏料等,並竭力思索人類在自然界的位子。離世時,他葬在紐西蘭一棵樹下,一如其所願。

MORE

【院線片】創傷療癒 思索孤獨的人生課題《日安,朵朵》

文/楊豫馨 編導《日安,朵朵》的法國新銳女導演艾莉絲吉拉德,處理心理療癒主題相當特別,電影藉由一段異國緣,帶領觀眾思索「孤獨」與「療傷」的人生心理課題。 由日、法合作拍攝的電影《日安,朵朵》調性看似安靜溫情,深入探究實則直刺人心,運用了一段異國緣去思索「孤獨」與「療傷」這兩個很難避掉的人生心理課題。 法籍作家希朵妮(伊莎貝雨蓓飾)因為丈夫安托(安格斯戴爾飾)意外過世而停筆,交不出任何新作,生活抑鬱孤單。某天她收到日本出版商來信,處女作將要重新發行而邀請她造訪當地。希朵妮抵達大阪後由通曉法文的編輯溝口(伊原剛志飾)全程接待,走訪京都、奈良和直島等地舉辦簽書會,受到媒體和書迷的熱烈關注。隨著這趟工作旅行,溝口與希朵妮從陌生轉為熟稔,因了解彼此的生命歷程而感覺逐日親近……希朵妮這時卻發現安托的魂靈居然出現身畔,不管是在旅館浴室、簽書會或拜訪的景點……這般虛實交錯的體驗雖然讓希朵妮迷茫不解,但也逼發她重新審視自我,嘗試走出悲傷的深淵。 形式化夫妻之寫照 在觀影當中其實對希朵妮相當不捨,當被記者詢問為何開始創作,她回答:「一個人失去一切後,就只剩下寫作了。」原來年輕時希朵妮全家遭逢車禍,只有她倖存下來,寫作因此成為她咀嚼哀悼的避難所。而多年後,丈夫安托居然也以類似情況驟逝,未生育子女的希朵妮再次孤零,並且發現已無法藉著文字擺脫痛苦了。她生命裡兩次巨變,第一次的孤獨感是激發出寫作天賦,第二次的,卻讓她迷失煩亂,為何兩次孤獨產生的力量一正一負?明明年長一點應該更為豁達通透,接受現實不是嗎?還是亡夫離開得太倉促,留給她的純然孤寂像利刃般在心中割出大洞,她根本不知該如何修補。 與女主角因喪親帶出的孤獨感比較起來,我以為編輯溝口更加可悲些:他在妻子那裡得不到互動和溫暖,下班回家兩人無語度日,空洞沒孩子的婚姻中他倍感寂寞,但也提不起勇氣改變,中年男性滿滿的失落感只能深埋內心——這似乎也是現代社會某些形式化夫妻之寫照。 編導《日安,朵朵》的法國新銳女導演艾莉絲吉拉德(Elise Gerard),處理心理療癒這個主題相當特別。當男女主角朝夕相處互敞心思,希朵妮緊繃敏感內在終能放鬆的時刻,亡夫形象突然出現並溝通交談,讓她有機會吐露嚴重被拋棄感帶來的不滿及不安……我個人認為闇冥世界未可知,導演也許想使用此種超自然(或幻覺)的手法,表達遠離傷心地的女主角,終於有勇氣揭開內心傷疤,與另一自我——被憂傷封印、埋躲幽深心櫃的希朵妮對話,進行一場自我洗滌和更新。 劇中希朵妮被設定成對日本風土文化完全不熟悉的小白狀態,導演由此鋪陳異國生活衝擊導致的矛盾及趣事,為作品帶來輕盈幽默氣氛。對白分量不少並時有佳句,關西地區美好春景及女主角優雅法式打扮,都同樣賞心悅目。 大明星的小品佳作 三個主要角色演技各有特色,尤其大滿貫影后伊莎貝雨蓓逆齡發揮,將原先內在動盪深沉、脆弱又強自鎮定、到劇情後段走出陰霾、駕馭悲傷、放飛本性的希朵妮細緻演繹出來。日本著名演員伊原剛志飾演編輯溝口,他擁有豐富跨國合作經驗、在《來自硫磺島的信》等影劇均有優秀表現,這次在《日安,朵朵》大秀流利法文,與希朵妮磁場相吸漸生化學反應,譜出一場浪漫異國情緣。扮演亡夫的安格斯戴爾在歐洲影壇自有分量,演出昆汀塔倫提諾經典作品《惡棍特工》後更受囑目,在本片擔綱綠葉角色相當稱職。 《日安,朵朵》這部大明星的小品佳作,有深刻性有趣味性,可以做為春日娛樂一個輕鬆愉快的選項。

MORE

從政治系轉彎 焦元溥寫古典樂之美

文/陳昭妤 方正書房裡,床小小的,書桌小小的,窗戶亦小小的。占去空間大半的,是台YAMAHA鋼琴和一整面CD牆,拉開大片表層,還有多個裡層。「我還真沒算過買了多少,這房間裡只放了鋼琴音樂,其他類型的我放在別的房間。」 焦元溥笑稱自己連衣服都不太買,CD就是他房裡最奢華的擺飾,談及哪個音樂家,轉身就抽出他的作品。自10歲聽的第一捲古典樂錄音帶、15歲投稿寫的第一篇柴可夫斯基文章至今,他從一個讀政治系國際關係的嚴肅男孩,長成了讓古典樂深入淺出的作者。 從《遊藝黑白》到《樂之本事》,本本著作都暢銷,焦元溥不讓古典樂囿限於高塔裡,而是進入一般人的生活,讓人自發性地被勾起興趣,進而沉浸其中,「我當然最喜歡音樂,但我不會預設所有人都要喜歡音樂。」 「我們家算是採放任教育,你看過年也沒在大掃除,就知道我們有多放任。」上有個政界名人爸爸焦仁和,下有個歌手妹妹張懸,焦元溥笑說:「我爸的知名度在我求學時期是有帶給我一點陰影,但我大妹的話,對我來說完全不構成任何壓力,畢竟我在我的世界裡比她有名多了!」 他稱自己的人生和村上春樹筆下的《1Q84》有著異曲同工,「大家都覺得女主角怎麼可能走下一個交流道,就進入有兩個月亮的世界。但我也是啊!誰知道聽個古典樂,人生就變現在這樣子。」 國小主持音樂節目 開啟機緣 4歲開始學鋼琴,兒時的焦元溥卻沒太大興致,學得有一搭沒一搭。直到國小四年級,訓育主任突發奇想,讓學生在午餐時間主持廣播節目,才正式開啟他和古典樂的連結。「我還記得我被分配在禮拜四,純粹因為我會彈鋼琴,主任就說『那你來做古典音樂的節目吧。』但當時我完全不懂這一塊。」 他回憶兒時的自己是個嚴肅的乖乖牌,為了滿足師長期待,他從訓導處翻出多捲錄音帶惡補,「我還記得那是福茂出的卡帶,A面第一首是蕭邦的〈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作品18)〉,聽了覺得『哇!這鋼琴彈得真棒。』」但翻過卡帶,那首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才真正讓他淪陷。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曲子不是一般小孩會想聽的,但我一聽就入迷,而且還一再地重複聽。」從〈悲劇序曲〉出發,焦元溥開始深入布拉姆斯的系列:自鋼琴協奏曲到小提琴協奏曲,再到布拉姆斯的死對頭華格納,聽進歌劇領域,「就這樣一個牽一個,沒完沒了下去了。」 隨著聽的類型廣了,10幾歲的男孩開始訂雜誌、找書籍,試圖從所有中文資料裡得到更多知識。但就像初入門都會有的似懂非懂,「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以前你認為這一段是這個意思,作曲家卻可能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涉獵文學 了解音樂家時代背景 為了更靠近音樂家的創作本意,焦元溥轉而將視野擴展至文學。 於是從音樂家的年代開始,焦元溥涉獵起19世紀各式文學著作,他以蕭邦的年代為例,「蕭邦教一堂課可能有多少法郎,要怎麼去衡量他的收入高低,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讀《悲慘世界》。」女主角芳婷為了救生病的孩子,拔下門牙去賣錢,「你會發現那牙齒原來抵不過蕭邦的一堂課。」 又如許多人討論李斯特的作品,會稱很多曲子為「拜倫式風格」,「想知道什麼是拜倫式,那你要先去讀拜倫啊。」更不用提珍奧斯汀的小說,書中每個人都在彈鋼琴,「對當時的英國女性來講,彈鋼琴有什麼意義?又為什麼是彈這些曲子,彼此都是有關係的。」 不只圍繞在音樂家本身的技巧和風格,也不只鑽研他們的樂曲,而是進入音樂家身處的時代,從不同的文學作品裡串接起立體的背景,這讓焦元溥在談古典樂時,多了故事性,觀點也更多元。 儘管學生時代就開始研究古典樂,焦元溥卻直到博士班時才投入讀音樂,考大學前,他甚至一度想念法律。但沒能考上台大法律,他改念政治系,國際關係養成他關注時事的性格,卻也成為他離開的原因。 從音符讀懂演奏者 找到自我定位 赴美攻讀外交碩士那段時間,焦元溥每天花上2、3個小時,讀遍各大歐美報紙和文章,「國際關係這科目是這樣,你要與時俱進,要知道每個地方發生什麼事,還有不同人的觀點。我是沒有討厭也學得不差,但心裡知道這就是一個責任:為了維持專業所必須負的責任。」 他望向同樣每天花上個把小時的古典音樂,突然一陣疑惑,「我就想,不對啊,沒人要考我音樂,但我每天花在音樂上也是這麼多時間,聽各種音樂曲子、不同的演奏版本,卻很快樂,沒有那種要負責任的感覺。」抓住這股從心底湧上的感受,焦元溥心想,「我何不把這快樂延長?」 就這樣,申請博士班時,他毅然決然放棄讀了多年的國際關係,改選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音樂學,就此在古典音樂裡落腳下來。 不羨慕天才同學 自我積累實力 從師大附中到台大政治,再到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一路念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焦元溥的亮眼學歷稱得上是個學霸,他卻完全不這麼認為,「我在附中和台大裡看到太多真正的天才了,那無關學業成績,而是真正的才華和能力。但我也不會羨慕,我很清楚自己和他們的差距。」 隨著寫樂評、訪問音樂家的過程,他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長處。「特別是透過訪問音樂家,我更確定『我有從聽一個演奏,了解一個人想法的能力。』」無論這是全方位閱讀累積下來,抑或是隱藏在體內的天賦,都讓焦元溥找到自己的定位。從音符之間讀出音樂家的本意,也讓他和不少知名音樂家成了好友。 「從他們身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他們都很有幽默感,唯獨談到音樂,一個比一個認真,沒在跟你開玩笑。」面對音樂寫作,焦元溥也是一樣的態度:較真卻不賣弄。 和直白坦率的性格一般,焦元溥試圖讓自己寫下的每句話,都能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到大眾。 主持廣播節目 分享非主流古典樂 投入古典音樂寫作、演講、主持廣播節目,甚至協助籌辦活動,焦元溥常被視為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大使。他聞言卻秒回「我完全沒有要推的意思耶!」他認為自己或許有讓「古典音樂廣傳」的意念,卻沒有「推動的意圖」。如他周一至周五在電台裡播放非主流的古典音樂,也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或覺得特別,「既然都打開電台了,就想讓你聽點難得能聽到的。」 他舉例,很少人知道貝多芬也有為吉他寫曲,那麼他就在節目裡播出;台灣聽室內樂的人較少,那就選一天來專門介紹室內樂。「我不是那種會一直貼連結,刻意叫大家來聽的人,但有些曲子你沒有聽到不知道多好,那我就創造這些機會讓你聽到,你聽聽看,不喜歡的話也沒差。」 他認為自己就只是任性地做喜歡的事,所謂以「古典音樂為業」,單純因為不碰古典樂,會有活不下去的感覺。 小小的房間裡,樂聲流轉,那是焦元溥最眷戀的,卻也是生命裡最輕盈的一塊。當眾人忙於為他人而活,他想滿足的,只有自己。就如每首曲子,音樂家寫下的多是個人心境和際遇,初衷不為他人,而是自身。坐定書桌前,焦元溥繼續寫下本能反射出的悸動,那成就他的每一天,看似樸實,卻讓他在無形中,活出了音樂真正的本質。 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MORE

【活到老玩到老】誰說美國是老人的墳墓?

文/鱸魚 那是用亞洲思惟來看這件事。如果把兒孫繞膝當作天堂,美國的確是墳墓。但美國老人才不想養了一輩子孩子再去帶孫子,他們要空間、要隱私、要獨立、要自由,要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活在血液裡。也不要跟美國的老人說這把年紀了,公園走走就好。 在大峽谷谷底碰到一對八十三歲的老夫婦,每年來一次,已經走了二十五年;騎登山車被一對七十五歲的老夫婦追過,稍後碰到黑熊還比手勢叫我慢下來不要出聲。看到他們,我告訴自己還有很多年可以玩;矽谷山上破天荒下大雪,七十多歲的人扛著雪橇走上山,從公路一路滑下來,像個頑皮的少年;在太浩湖度假,八十歲的鄰居老夫婦每天清晨起來划獨木舟,一人一艘;在美國人家後院看到七十老人在游泳池邊騎著孫子的小腳踏車,像猴子一樣繞著游泳池。 是不是富有,決定在生活方式。 美國老人不把自己當老人,也不把晚年當晚年。所以不要再說美國是老人的墳墓了,他們過得比你還充實。如果老了怕寂寞,是因為從來沒有學會怎麼過日子。 (摘自《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時報出版)

MORE
/4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