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生病是必修課 葉金川正向面對

文/韋麗文 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曾兩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瀟灑,獨木舟、鐵人3項、高空跳傘、攻百岳,人生經歷精采;他說過:「生病是人生的必修課」,疾病教會他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2014年12月,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到不太對勁。 找了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不到半個月,另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 「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1家醫院無法確認,再送第2家醫院進一步分析。 自己選擇 掌握生命主導權  結果出爐,是淋巴癌。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但在醫師建議下,葉金川進行了預防性的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地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 治療原本都在門診進行,一直到不得不住院,需要家屬簽名。他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字,太太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癌,且已偷偷治療了一段時間。 葉金川說,坦白講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該來的,就面對它。」 告別淋巴癌後,2019年,葉金川的脖子上又發現了皮膚癌,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直到需要有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拆線,而這次他準備好了說辭,「皮膚癌有3種,我的這種是最簡單的1種,是基底細胞癌,切除就可以了。」 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5成的機會、女性有4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 「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鳥的翅膀被剪掉,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 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采,活得帥氣。 付諸行動 活得充實不遺憾 葉金川認為,每個人都該自問「你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泛舟、跳傘、登山?還是要坐輪椅、洗腎、臥床?其實活幾歲都無關緊要,該如何讓自己在身而為人的每分每秒裡過得不遺憾,才是面對人生下半場時該思考的問題。 葉金川曾在一次演講中,引用澳洲作家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在著作中提到過的話:「生命中的5大遺憾,第1個就是人們通常沒有勇氣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不要讓對生活的期待只是空想,勇敢拚一回、付諸行動,才是成就精采人生的功課。 從蠻牛變成慢活 抗癌3體悟 葉金川雖二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灑脫,他有3個抗癌體悟: 抗癌體悟 1 蠻牛花20年學會慢活 葉金川從健保局總經理到衛生署長的任職期間,一直過著「6、10、7」的生活,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1周工作7天。「經過那一段,我就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 葉金川不贊成「斷崖式的退休」,淡出後他還是持續工作,只是把工作減量,自嘲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調整到現在,「從蠻牛變成慢活」。 他到了花蓮,買獨木舟、腳踏車,學習把生活的步調放緩,他慢慢的喜歡上這樣的生活。一直都以工作為重的葉金川,開始拒絕「6、10、7」的生活,現在每天早睡早起,清晨5點鐘起床,晚上9點上床睡覺。即知即行,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規畫很久,不要等很久,想旅遊就立即規畫與施行,想看孫子就去。 抗癌體悟 2 存錢不是等著住病房 葉金川登山的足跡遍及日本、非洲、馬丘比丘等地方,還到阿拉斯加冰川划獨木舟,完成了因為治療淋巴癌而延宕的紐西蘭高空跳傘,在台灣百岳擁抱群星入夢,自在瀟灑的上流老人生活,讓很多人羨慕,更難想像這是癌後病人的生活。 人生要存多少錢才能這樣精彩采活著?生活的品質在心態,葉金川解釋,沒有錢出國旅行,可以在台灣環島;沒錢環島,旅途可以騎腳踏車、搭帳篷。 對於被金錢捆綁著腳步的人,葉金川說,生病之後,他更明白存錢只是一種防衛,錢是讓現在更精采,不是存錢等著住長照2.0頭等病房。 人生到了這個年齡,金錢不是唯一,生命中有比錢更重要的順位,健康、家庭、生活的安排、興趣才是他的追尋。 抗癌體悟 3 不把飲食當痛苦義務 「防癌跟預防所有的疾病方式都是一樣的,就是回歸到一般疾病的預防。」而運動就是被證實為最有效的方式,其他還有多蔬果、不菸、不酒、不吃檳榔。葉金川說,聽來老生常談,卻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健康就回到最基本的原則。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葉金川,現在更是規律運動。 葉金川現在的飲食習慣與年輕時大不相同,簡單清淡許多,但他仍舊為親愛的人準備豐盛的美食,「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好玩,不要把它當作責任,把它當作樂趣。」 自在面對生死 每活一天都是多賺 癌症病患總掙扎在治療與放棄的邊緣,面對疾病,該積極治療還是順其自然呢?葉金川說,如果治療之後還可以回復健康,當然要治療。「如果已經好不起來了,也醒不過來了,躺在那邊靠呼吸器維生,不是我要的人生,那麼,就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了。」 癌症雖為人帶來死亡的陰影,戰勝了癌症,不代表不會罹患其他疾病,葉金川更恐懼被慢性疾病剝奪自由。 很多人害怕去面對人終要死亡這個事實,葉金川不怕去面對,他認為,「生活是一種選擇,我要怎麼地活著,我的意義是什麼?我要精采走,要帥氣。那是我根深柢固的想法,我就會照著這樣做。」 葉金川說,每一天,都不是必然會到來的一天。對絕大部分的人說,今天睡個覺,明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到來,理所當然;但是現在他不會這樣想,每一天都是多賺來的一天,要好好利用、珍惜這每一天。 「我坐這一趟火車,一定會下車,總不能不下車。一路上,可以高高興興玩到終點。」 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MORE

【大師開講】從衣食住行談 禪宗的生活

文/星雲大師 時間:一九八二年五月十四日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生活離開不了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和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非常密切。而在佛門裡修道的禪師,他們衣、食、住、行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有人問法華山的全舉禪師: 「當初佛陀勉勵弟子們要發四弘誓願,請問禪師:你的弘願是什麼呢?」 全舉禪師回答的非常妙: 「你問我的四弘誓願,我是『飢來要吃飯,寒來要添衣,睏時伸腳睡,熱處要風吹』,我肚子餓了要吃飯,天冷了要穿衣,疲倦時伸腿就睡覺,天熱就想吹吹風,你看如何?」 全舉禪師這一段話,可以說把禪的本來面目表達得非常透澈。禪不是離開生活,也不是閉關到深山裡自我了斷,而是在言行動靜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現出平常心,不起分別妄念,這衣食住行裡面就有禪。雖然是穿衣吃飯這樣簡單的事,我們一般人卻不敢自己承擔。很多人明明熱衷名利,卻千方百計開脫自己:「我是不好名的!我是不好利的!」如果說他好吃懶做、貪睡愛穿,他也會板起臉孔來。真實的事都要逃避,不敢承認,這就是沒有擔當,而禪師們是直下承擔,毫無掛礙的。 息惡心、除妄想,坦坦蕩蕩面對自己,是何等光明磊落的境界!何況禪師們的吃飯、穿衣、睡覺、吹風裡面,還有一般人看不到的自在風光呢!常常有人問禪師: 「你如何參禪?」 禪師回答: 「吃飯,睡覺。」 「吃飯睡覺,這等事大家都會啊!如果學禪就只是吃飯睡覺,那又有什麼了不起?」 「這可大不相同,社會世俗的人,吃飯,他挑挑揀揀,吃得不甘味;睡覺,他輾轉反側,睡得不安心。很多人煩惱纏身,當吃他不吃,當睡他不睡。珍饈美味,他食不知味;寬廣大床,他寢不能安。處處計較分別,顛倒困頓。禪不是這樣的!」 禪,是一種歡喜自在。菜根豆芽,都是香的;山林樹下,木板地蓆,也都睡得安然自在。同樣是吃飯睡覺,有禪沒有禪,味道就是不一樣,猶如一間寺廟蓋在山林裡、水泉邊,和蓋在垃圾場旁、屠宰場邊,氣氛就是不一樣。 禪師在衣著上,有時穿百衲衣,破破爛爛也不要緊;有時穿金縷袈裟,也不覺得榮耀。因為「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袈裟和鉢盂,在一個禪者心中,價值勝過萬種富貴。大梅法常禪師離世隱居,把衣食住行的欲念悉數拋棄,把妙真如性高高昇華後,寫下了一首法偈: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衣食,對禪師們只是過眼的雲煙。 禪者的吃,又是怎樣呢?吃,日中一食就好了。一鉢飯送進嘴裡之前,會先念四句偈: 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念完這首偈子再吃飯。所謂「天下叢林飯似山,鉢盂到處任君餐」,即是禪者吃的生活。對一個參學修道的禪者來說,「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五湖四海為上客,無邊法界任逍遙」,也是禪師不貪口腹食欲的寫照。 禪,就是一個「自然」 說到禪師的住,山林水邊、街頭巷尾,都可以隨緣安住,清涼自在。古德說:「密富禪貧方便淨。」密富,學密宗要有錢,因為壇場供養耗費多;禪貧,學禪清儉,在家裡的地板可以打坐,在辦公室座位上可以打坐,從高雄到台北的火車上也可以打坐,甚至山林水邊都可以參禪,所以學禪不需要什麼費用;方便淨,學淨土念佛,一心持念,那就更方便了。「禪悅酥酡微妙供,大千世界一禪床」,是說真正的禪者,禪可以當食住。參禪參到歡喜處,無所住,也無所不住,常以禪悅為皈依,大千世界都是禪者的床。 有一位禪師說:「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復無涯;時人若問居何處,青山綠水是我家。」就是形容禪者棲身心於大千世界,樹木疏食都可以裹腹,草葉為衣,心如明月清淨無染,一生不起雜念妄想,常以青山綠水為家。想一想:禪者那種青山綠水的悠遊住境是多麼美好! 說到禪者的行,真是「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一個禪者遊方參訪,風光無限,「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是多麼逍遙自在的生活。禪師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隨緣放曠,任運逍遙,禪,就是一個「自然」。 (摘自《禪學與淨土》,佛光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中國江蘇江都人,生於1927年。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藝文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本書收錄星雲大師14篇關於禪學與淨土思想的精采演講。主題涵蓋禪宗特色、禪堂清規、禪者與文人、生活、文學及其現代意涵;淨土思想之脈絡與建立、人間淨土之建設等。藉由大師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介紹,讓人對於習禪、修淨產生偌大的信心。

MORE

【生活智人109】 光影藝術家 文森.巴爾 發揮想像 自娛娛人

文/楊慧莉 忙碌的生活常讓人專注於眼前事,對周遭事物視若無睹。不過,有人卻因定睛於桌上一角,而「發現」另一片天空。他是比利時電影製作人文森‧巴爾…… 人生 插曲 茶杯旁有隻大象 文森‧巴爾(Vincent Bal, 1971-)今日以「光影藝術家」打開全球知名度。不過,這並非他當初的本業。原來,他本是一名電影製作人,走上「視覺藝術」,純粹是無心插柳。 一切純屬意外 兒時,巴爾就會畫些小漫畫。他來自比利時,那是《丁丁歷險記》、《藍色小精靈》等漫畫作品的原鄉。由於風氣影響,許多人成長過程,都會塗塗畫畫。因此,巴爾對自己這項技能並不以為意。高中畢業後,他決定學編導,於是走上編劇和導演一途。他對畫畫的愛好只會在製作劇本分鏡時派上用場,卻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成為藝術家。 一如生命中許多「好事」的發生往往都在不經意之中,巴爾在二○一六年某個春日碰上這等好事。當時,他正埋頭寫劇本,突然留意到桌上的茶杯投射出的影子,神似一隻大象。他心生玩興,給「影子大象」加上圓圓的眼睛、垂落的大耳、粗壯的象腿,接著拍照上傳到社群媒體。結果,佳評如潮,讓他喜出望外,於是就想,「給自己一個挑戰試試看,每天都弄出一件影子作品,看能否達到一百件?」自此,他就沒停過。幾年下來,作品已超過一千多件。直至今天,他的創意仍源源不絕,IG追蹤人數破百萬。 光影創作之路 巴爾的創作過程常藉助日常用品的影子,然後在上頭加上幾筆變出有趣的事物。他賦予這種技藝一個科學性的名詞:影子學。而今,回頭再看當初的一些塗鴉作品,他沒有「今是昨非」之感,依然很喜歡,而那些作品都是陽光的傑作。 「陽光投射出好看又清晰的陰影,我好喜歡啊!不過由於光線會移動,你必須畫得很快。五分鐘後,陰影就移動了。因此,根本沒時間畫細節。那些初稿有點簡單,卻也給人一種率真感。」巴爾說,「而當夏天過去後,天空開始烏雲密布,遮蔽了自然光,我只好尋找人造光源,現在我常用 LED燈。」 作為光影藝術家,巴爾也非僅靠從小練就的漫畫基本功「誤入歧途」。想創作,藝術底蘊是關鍵。除了漫畫,他也很愛看畫,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當時,他的父母常帶他和手足去逛博物館,然後要他們選出每間展覽室最喜歡的畫作,讓他覺得「那是欣賞藝術作品一個很棒的方式」。 由於與梵谷同名,都叫「文森」,巴爾覺得跟荷蘭大畫家很親近。從小,他就喜歡梵谷用色明亮和筆觸強勁的畫作。直到今天,他還是喜歡上博物館,欣賞一幅畫作能讓他起雞皮疙瘩,而看到特別感動之作,就想提筆創作,並充滿能量。 一場發現之旅 除了藝術底蘊,巴爾創作,還需靈感,而他的靈感來自四面八方,「走在城市,你可以看到很瘋狂的事。如果看到什麼具啟發性的事物,就用手機拍下。」 以前,巴爾在學拍影片時,讀到知名畫家畢卡索的一句話,「我不尋找,我發現。」後來,他在埋頭寫劇本時,覺得畢卡索有些自命不凡,而今從事藝術創作,他可以了解畢卡索在說什麼了。靈感,難以尋找,只能發現。 起初,巴爾的作品是透過螢幕被觀賞。後來,有出版商將他的作品印成書本《影子世界》(Shadow World),裡頭有一百四十四件他最喜歡的畫作。不過,他坦言,在社群媒體分享作品的好處是可以跟觀賞者直接互動,彼此間無距離,來自各地的人都可以回應和發送訊息給他,深感「視覺藝術有普世性,人人都看得懂」。 另外,巴爾也跟非營利組織「喜願基金會」合作,共襄盛舉一個有意義的許願活動,方法是用重症病童熟悉的醫療物品創作出他們所許願的人事物。為此,他情商自己的醫師朋友,借給他一些醫療器材;自己也跑去藥局找合適物品。最後,有五個提案被選上,他還在家中的小工作室做音效,透過正確的聲音將生命注入作品,讓他自己都覺得好神奇。 「每次運用影子創作就好比進入一場發現之旅。」巴爾說,「我永遠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就是這樣才刺激。」 成功 之道 放鬆心情過日子 巴爾的影子作品,充滿想像,趣味橫生。他可以用一把剪刀變出一位準備槍戰決鬥的牛仔,或是藉助一只翡翠雞尾酒杯變出聚光燈照到逃犯的情境。觀眾不僅可在網路和出版物欣賞到他的作品,有機會也可在紐約、倫敦、巴黎、台南等地的展場上親眼感受其作品的魅力。 與日用品相遇 前年,韓國首爾的「MUSEUM 209」首次舉辦巴爾的個人作品展:《影子藝術》(The Art of Shadow)。展覽期間,他接受《韓國時報》專訪時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有時候,僅是一只玻璃杯,就變成了一片海,或是一個開瓶器就變成品酒的人,這便是簡單的力量。我總在尋找可以投射出特殊影子的物品──那種有些小小突起物或洞洞之類的影子。」 巴爾認為,投入「影子學」滿足了他長久以來只當製片時部分被壓抑的創意,因為電影是合作案,需要時間、預算和一群在行政上把關的人,如此一來常常會把起初的創意給稀釋掉。但是,影子創作就不同了,「只有我、紙張、筆和燈就可搞定。」 換句話說,在影子創作裡,巴爾能完全自主,有機會跟那些隱身在抽屜裡、商品架上、甚至路肩上的物品相遇,在邂逅中有時用不到十分鐘就能產出一件塗鴉作品,但有時看了好久仍毫無頭緒。 藝術提供慰藉 許多人逛美術館或博物館,會糾結於所見作品的意義,想了解創作者是否意有所指。對此,巴爾表示,「我的作品並非起於想傳達什麼訊息,重點應該就是想像力的運用吧,讓大家看看想像力如何賦予我們新的眼界。除此以外,幽默在我的作品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只要有人跟我說,我的作品讓他們天天都能會心一笑,我就覺得用這種方式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挺好的。」 當今,世界充滿各種隱憂,不免讓人悲觀。巴爾也心有同感,「我本身算是樂觀的人,但這個世界的問題也會讓我憂心。我並不擅長處理壓力,只能盡可能讓我的生活過得愉悅,也盡量遠離一些無法提振我精神的活動和處所。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不好過,我想明白這點大家會好過點,還有,藝術可以讓人紓壓,提供很好的慰藉。好的藝術作品,可以讓人看見人生百態,並了解那都是藉助這個所謂的『人生』即興演出的結果。」 樂趣大於一切 不管是電影製作或影子塗鴉,巴爾都得靠源源不斷的點子。萬一腸枯思竭怎麼辦?這點,他倒不擔心。他曾讀過一本關於創作動畫腳本的書,作者是動畫編劇大師史考特(Jeffrey Scott)。史考特在書中說,「你的腦袋裡有源源不絕很棒的點子。」這讓巴爾備感力量,決定不再尋求一個最棒的點子,而是就眼前的點子做發揮,行不通,再另起爐灶,點子永遠都有,只要持續發現新的點子就好。」 此外,美國劇作家馬梅(David Mamet)在一本關於創作劇本的書中提出的建言,也讓巴爾很受益。馬梅說,「忘記所有的編劇規則,因為只有一個規則,那就是別表現得無趣。」巴爾覺得這個規則適用於所有藝術,「不管你做什麼,都別以無趣的方式呈現。」 如果有年輕人也想用藝術表達自我,巴爾的建議是:好好玩吧,並做自己所愛,有時候一些你覺得簡單的東西,別人可能覺得很難。所以,要去探索。然後試試不同的東西,實驗後如果失敗,就再試一下。最糟糕的事是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太嚴重了。你的腦袋中會有很多點子,所以就繼續玩下去。 巴爾給後生晚輩的另一個建議是,當個文化雜食者:各種類型和年齡層的電影,都要看;書本、雜誌,要廣泛閱讀;四處旅遊,到處走走;靈感會來自四面八方。 巴爾也閱讀很多書,從中受益良多。他在讀英國畫家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書時看到一句話,「成功是附屬品,不是目標」,頗有共鳴。他認為,做任何事不該只是為了成功,「如果你能專注於工作本身,並樂在其中,就已獲得最大回報,這樣就算成功了;如果其他人剛好也喜歡你的工作成果,那倒是一個很不錯的附屬品,但不是主要目標。」 在這個凡事都以銷售量、按讚和給星星來評估事物好壞的社會,巴爾希望世人都能對此謹記在心。

MORE

【傳承好滋味】米篩目的故事

文/陳素宜 「厚,爸爸,你是不是迷路了啦?我們已經繞過這棵大榕樹三次了呀!」 坐在後座的杏兒,不顧身上還綁著安全帶,轉身把臉貼在車窗玻璃上,看著窗外那棵枝葉繁茂的大榕樹,嘴裡哇啦哇啦的抱怨正在開車的爸爸。 爸爸抓抓頭,不好意思的笑了:「真的有三次了嗎?我明明記得在這裡的呀,怎麼就是找不到呢?」 這個暑假爸爸從上海回來了!他特別向公司請了一個月的休假,在家裡好好的休息一陣子,也陪陪半年不見的家人。只是媽媽忙著到麵包店上班,杏兒忙著到學校暑期輔導,結果常常只有爸爸一個人在家。 好不容易等到暑期輔導前期結束,中場休息一個禮拜,再接下半場,爸爸終於可以開車載杏兒出門,開始一周的環島之旅;媽媽因為麵包店年中的結算,忙得沒辦法休假,眼巴巴的看著爸爸和杏兒出門,叮嚀他們多拍一些照片分享,更重要的是:「開車要小心!爸爸方向感不好,杏兒要幫忙看路!」 爸爸卻不服氣的說:「拜託喔,現在有一種東西叫做導航,好嗎?」 爸爸有了導航,信心滿滿!只是出門第一天,他就碰到了導航無法幫忙的困境,因為爸爸計畫的第一個景點是︱︱難以忘懷的大學時代美食。 爸爸表示:「應該是在校門口右邊,第二條巷子進去,轉角那棵老榕樹下,有一輛賣米篩目的攤車,他們家的米篩目啊……」 天啊,這是什麼東西?好奇怪的名字呀!爸爸看杏兒一臉疑惑的樣子,吞吞口水,暫停一下對美食的想念,先來說明這奇怪的名字:「米是米飯的米,篩是篩子的篩,目是……呃,目是……目是眼睛那個目!」 米飯、篩子和眼睛?爸爸真是愈說愈糊塗啊,他看杏兒還是一臉疑惑,只好先搖搖手說:「哎呀,先不管名字了,它就像細細圓圓的麵條,大概只有一根手指那麼長,兩頭好像還有點尖,放在冰冰涼涼的糖水裡,就是甜的吃法;也可以吃鹹的,加入韭菜和肉絲,乾炒煮湯都合適喔!」 爸爸說著說著,又吞了吞口水,杏兒不由得也跟著吞吞口水了,於是她高興的催促爸爸:「那我們趕快去吃吧,甜的、鹹的我都要!」 問題是,爸爸一直找不到那輛攤車停駐的老榕樹,卻在這棵樹下空空,只有一張木頭長椅的老榕樹旁邊繞來繞去,看來關於爸爸的方向感這件事情,媽媽說的沒有錯啊! 這一次終於對了! 「爸爸,你說攤車在校門口右邊,第二條巷子進去,是面對校門,還是背對校門的右邊啊?」杏兒看著這棵經過三次的老榕樹問爸爸。 爸爸又抓了抓頭:「面對校門還是背對校門?哎呀,沒錯!我一定是這裡搞錯了,以前從學校走出來右轉,現在開車來是面對校門右轉,方向相反了呀!哈哈,還是杏兒厲害,一下就發現問題在哪裡了!」 爸爸說著又把車子開到了校門口,這次他面對校門向左轉,鑽進了第二條巷子,這一次終於對了!在巷子盡頭轉角那裡,真的有棵比剛剛那棵還大的榕樹,垂掛著一條條氣根的樣子,看起來很老很老了,重要的是,樹下真的停著一輛攤車,旁邊還擺放著三、四張方形的折疊桌,配上幾張塑膠椅子。 「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爸爸停好車,拉著杏兒在桌邊坐下,興沖沖的跟老闆娘說:「先來兩碗甜的,再來兩碗鹹的!」 老闆娘搖搖頭說:「我們只有甜的喔!」 「咦?只有甜的嗎?以前也有鹹的呀,我一次可以吃兩碗呢!」 爸爸一副要追問到底的樣子,老闆娘卻還是搖頭:「我們從來都沒有賣過鹹的!」 爸爸張嘴還想講些什麼,杏兒說話了:「爸爸,看起來好好吃喔,我們先吃一碗好嗎?」 冰冰涼涼的糖水,Q彈滑順的半透明「米篩目」,老闆娘還問:「配料可以選三種喔!你們要加什麼?」 透明隔板的櫃子裡,有紅豆、綠豆、黑豆、花豆各種豆,還有仙草、芋頭、粉粿、粉圓……琳琅滿目多得杏兒不知道怎樣選才好。 爸爸倒是很快就點了紅豆、仙草和粉粿,他說:「他們家的紅豆和粉粿都是自己做的,仙草是從新竹買來的嫩仙草,我念書的時候,最愛吃這幾種。」 爸爸好像忘了沒有鹹口味的遺憾,迫不及待的選了他的最愛。杏兒想了想,也點了紅豆和仙草,再加上看起來超級好吃的芋頭,然後她唏哩呼嚕的就把一碗剛送上來的「米篩目」吃光光,擦擦嘴巴,讚嘆的說:「原來這就是米篩目呀!」 (摘自《尋找記憶裡的那道美味》,幼獅出版) 【作者簡介】 陳素宜 台灣新竹人,退休國小教師。1987年第一篇童話<純純的新裝>於《國語日報》刊出後,常有童話、少年小說、兒童散文等發表。致力於兒童文學創作,作品曾獲金鼎獎、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社兒童文學牧笛獎、小十月文學獎等多項兒童文學獎項肯定。著有《兔子阿姨寫信來》、《兔子阿姨的春花秋葉》、《兔子阿姨露營記》、《青春是一首練習曲》、《緣起西廂》等書。 顏寧儀 插畫家,因為喜歡鳥,畫什麼都要加幾隻鳥進入畫面,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及商業合作,也獲得美國3x3、英國AOI等插畫大獎。

MORE

【對症下藥】學佛像是爬一座大山

文/李連杰 學佛的進程就像攀爬一座大山。大山底層的人最多,目標是「求佛」,也就是為了世間的安穩利樂而學佛,諸如祈求身體健康、家宅平安、事業順利、姻緣美滿等,帶著這些世俗的願望而親近佛教,求佛保佑滿願。 中層的人不再著重求佛,轉而進入佛法文字的理解,認同佛法的理論,著重心靈的平和,喜愛在佛法的領域中呼朋引伴;他們同時能夠理解佛法義理,也能從事具體的善行。現在有很多佛教團體正是如此,提供許多弟子參與的管道。 頂層的人最少,他們專注在求解脫輪迴、證悟佛果,並為此目標精進不懈。這群人可以完全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祿,只為了實踐修行而努力,不攻山頂絕不罷休。 以究竟的離苦得樂而言,頂層的人自然是最穩健的,但是中層的人很可能會因為同儕環境太舒適,而模糊了皈依學法的焦點;沉浸在彼此認同的環境,分享相同的生活理念,逐漸忘了這個舒適圈仍在輪迴裡,逐漸忘了佛法要給我們的是「出離輪迴」的救贖。 有一則比喻,說皈依佛法就像為了脫離輪迴病苦而求醫問診。佛陀能夠判斷眾生的病苦,也懂得用藥治療,所以被稱為「大醫王」。佛陀是醫師,他所宣說的法是藥,而上師善知識就是助理醫師與護理師。我們皈依三寶之後,以佛為導師,以法而修,以僧伽為我們的友伴,就像是求診之後,謹遵醫囑,接受治療,直至病苦療癒。 以佛法為藥方,對治我們的無明痛苦。這麼多修行方法,這麼多藥方,我們該如何選擇? 某次我在一座深山中的佛寺進行三日閉關,圓滿之後禮謝法師,有些該寺的弟子看見我,覺得好奇,於是邀請我一起打坐。那炷香坐了四十分鐘,結束之後有個小型討論。 一位法友問我:「李先生,您學了這麼多年怎麼還是用錯的方法呢?」 我不太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於是請他指教。 「您打坐的時候睜著眼睛,豈不胡思亂想?打坐要閉眼啊!您怎麼犯這個錯?」 我笑著回答:「您看佛像是睜著眼呢?還是閉著眼?」 「佛法實修有許多不同傳承,每一種指導都很有價值,我認為沒有對錯的分別。如果你接受的指導需閉眼,而您也習慣,那就閉著吧。」 哪部經最好? 另一位法友接著提問:「李先生,每一部佛經的最後總是述說這一部佛經多麼殊勝,功德多麼大,您覺得哪一部經最好呢?」 我看了看法師,他沒有出聲,於是我接著回答。 「請教您一個問題,當您走進一間藥房,裡頭都是世界名藥,您認為哪一種藥最好呢?」 法友答:「那得看說明,或問藥師啊。」 「是啊。通常藥師會問您是什麼病需要什麼藥,對吧?」 「回到您本來的問題,其實佛陀沒有騙我們,每一部佛典都是最殊勝的,只要因緣契合,對您來說就是最好的。」 不只是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很重要,遵照醫生囑咐,維持穩定治療也很重要。假如病患今天看這個醫生、吃這種藥,明天又換那個醫生、吃另種藥,很難想像這樣的治療會奏效吧?修學佛法的路上,需要有合格的上師指導,這點非常重要,這就像是所有的醫療行為都需要有醫師診斷才能執行,如果沒有醫師的協助,自己誤將治腳氣的藥拿來治心臟病,能不出狀況嗎? 我認為學佛也像這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要按照上師善知識的指導走下去,才能看見效果。這點道理跟練武術也很相似,兵器有十八種,拳法有幾百種,兩者相乘之後千變萬化,如果每一種兵器都要練,每一種拳法都要學,到頭來什麼也學不會。與其練一堆不精通,不如練一種到極致,這其中的選擇,端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我皈依學佛的終極目標是超越生死,這條道路會從「相對」的修行,走向「究竟」的修行,就像蜿蜒而上的山徑。佛陀與歷來的祖師大德已經揭示了明確的道路,從皈依開始,陸續有從廣而專的修行方法,一步一步,帶領弟子拾級而上。 (摘自《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聯合文學出版)

MORE

【深頁凝視】《五感全開》 喚醒感官 盛開每一天的色聲香味

文/潘煊 生命中各種默默存在的美好默默不斷溜走,而我們渾然不自知。作者葛瑞琴.魯賓為了改變過去嚴肅、疏離,甚至呈現停滯的狀態,她擬訂去看、去聽、去聞、去嘗、去觸摸這個世界的激活計畫,設計各種有趣又實用的練習。 《五感全開》作者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是一位在探討快樂、幸福和人性相關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家。她長期研究「心靈科學」,幾年前,自覺受到了一記當頭棒喝,短短20分鐘就恍如隔世。 把自己從迷霧中搖醒? 事實上那本是一個眼疾就診的普通行程,醫生提醒由於她近視非常嚴重,存在著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她心驚膽顫走出診所,在滿懷害怕失去視力的焦慮中,忽然發現所有感官都變得異常敏銳! 她強烈地感受眼前最愛的紐約街景,發著光的灰色天空;警笛、電鑽、喇叭種種聲響;汽車排氣與小餐車蜂蜜烤花生的混合氣息………20分鐘後她回到家,看到丈夫綠色的眼瞳多麼迷人,兩個女兒身上不同的洗髮精味道,讓她驚覺已經很久沒有和她們深深擁抱。 顏色、聲音、香氣和圍繞身邊的所有感覺,一切似乎理所當然,此刻卻有著海嘯般的興奮感,這讓葛瑞琴.魯賓不禁反問自己,「長久以來我有認真欣賞身體和感謝它帶來的力量嗎?有用心感受每一天嗎?有認真關心我愛的人嗎?」 葛瑞琴.魯賓的反思,戳中許多現代人共同的盲點與痛點,當生活重心都聚焦在實際面的生產力上,生命中各種默默存在的美好也默默不斷溜走,我們渾然不自知。那麼,如果能更親密地與感官產生連結,是否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如果更真誠欣賞每一個當下,是不是能找回更有創造力的自己?這些理性又感性的思考,在《五感全開》中鋪陳出感染力豐沛的書寫。 深刻覺察才能真正幸福 「我想研究感官帶給生命的驚豔,我不願再錯過一分鐘。」葛瑞琴.魯賓為了改變過去嚴肅、疏離,甚至呈現停滯的狀態,她擬訂去看、去聽、去聞、去嘗、去觸摸這個世界的激活計畫,設計各種有趣又實用的練習,想辦法讓自己沉浸在某種強烈的感覺中,也邀請家人和朋友共同參與,「因為我想透過五感實驗,深化生命中的每段關係。」 這本書的前五章,「學會去看」、「仔細聆聽」、「聞到什麼」、「品嘗一切」、「觸覺的力量」,正是作者依眼耳鼻舌身五大感官,所次第呈現的探索故事、實驗任務、行動方法以及幸福感悟,接著以「勇往直前」及「章終」,貫串身體與靈魂、人類大腦比天空更遼闊的結論。全書結構清晰,思惟井然有序,趣味有之,熱情有之,冒險精神俯拾皆是,字裡行間更是充滿接觸新鮮人事物的驚與喜,讀來令人恍然有省。   充滿驚喜和意義的一年 在視覺實驗裡,作者發現,視覺賦予人類的超能力之一是,幫助自己與他人產生更深刻的連結。以一個家常又親密的故事為例,她與女兒去參觀大都會博物館,在中世紀彩繪玻璃上有一頭牛是她們共同的最愛,此後即使和女兒分隔兩地,只要她造訪大都會博物館,看到了那頭牛,必定會拍照傳訊,不加任何文字,只是用照片告訴女兒:「我在這裡,我在想妳。」心照不宣的小儀式,讓她重拾對忽視事物的關注與想像力的飛揚。 又比如,作者去嘗試「頌缽」以聲音為中心的感官體驗。置身純粹而富於靈性的聽覺環境,深刻感受「此時此地」。仔細聆聽的深化,讓她有一次在飯店房間,因鄰近的火車鳴笛聲,而彷彿回到小時候祖父母的家。由於祖父是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工程師,因此汽笛聲帶給她一股特殊的驕傲感以及與祖父的連結,感覺到無比的安全和深受保護。「我幡然醒悟,人的感官,有能力將我們和那些重要的人與時刻緊緊連在一起。」 諸如此類,作者不斷淬煉五感,不可思議的心靈風光,小自個人,旁及家庭親朋,擴至藝術、文化、音樂、哲學……揭開重新找回自我的神祕面紗,「我總是興致高昂,因為下一秒可能就有新奇的事物出現。」

MORE

【成功之道】職人的一天

文/陳耀訓、徐銘志 身為一位麵包師傅,我的一天有幾種不同的開場。 清晨五點,身著車衣、車褲,從家中出發,騎著自行車至故宮博物院前和友人會合。大夥從外雙溪沿著山路連續地爬升,是極大的體能與耐力考驗,還好有同行朋友相互打氣。我們的終點是陽明山的風櫃嘴。 四十歲時看到國外一位自行車手的訪問,讓我從此愛上清晨的自行車騎乘。他說,騎自行車是一個不進則退的運動,和走路不進只是原地停頓不同,特別是在上坡路段,若自行車沒有持續前進,就會摔倒、後退。 這個說法和我一直以來的職業信念相似。在麵包烘焙的領域,我也認為必須不斷地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好,否則就會「不進則退」。於是我開始嘗試騎乘自行車,也感受到沉浸其中的樂趣。除了體能與意志的磨練外,這是我一天當中可以撇開烘焙、只專注在運動的時間。常常登上風櫃嘴的那一刻,整個人的思緒都清晰了起來。 無論有無外出騎乘自行車,在陳耀訓•麵包埠沒有製作紅土蛋黃酥的期間,我幾乎都會在家與兩個女兒一起吃早餐。店內製作的麵包,理所當然是我們共通的語言。大女兒喜歡吃蘋果丹麥,小女兒則愛可頌。偶爾,她們也會指定要吃吐司,不過一定得要配上果醬才行。我通常會將適合加熱的麵包,放進烤箱稍微回烤,讓她們的早餐暖呼呼的。這時候我通常還會詢問她們,明天想吃什麼麵包?由嘗遍店內幾乎所有麵包品項的女兒親自指定。送大女兒上學後,我也就進入工作模式。 一年當中,有些日子我們沒辦法享受如此的早餐時光。紅土蛋黃酥的製作期間,店務繁忙、工時較長,往往我在女兒還沒睡醒的六點半就已經出門。一杯熱咖啡,將我帶到工作狀態,開始一天的忙碌。 無論冷暖晴雨都護送女兒上學的日子,當我進到陳耀訓•麵包埠時,團隊已經開始各司其職地工作。七點,是團隊一日工作的起始,攪拌麵團、成型、烤焙……四十多款的麵包得趕在十二點開門前陸續上架。有人常會詢問,為什麼不早一點開門營業?只販售當天新鮮出爐的麵包是我們的堅持,所以若要提前開門,團隊的上班時間勢必得再提前。我在日本實習的那半年,正因為麵包店在早晨七、八點就營業,所有的麵包師傅凌晨兩點就得摸黑上班。這樣的可行性,在台灣是較難有的。 中午以前,是我和團隊最緊繃的時刻,我往往會說這是我們的戰鬥時間。無論四季,大家都穿著短袖加上工作圍裙。這是因為烤箱的高溫,冬天室內頗為溫暖。店內播放著背景音樂,大家多半沒有交談,甚至連說一句話也沒有。這樣的各司其職,像是星球自轉般運行,是團隊培養起來的絕佳默契。有人負責麵團的攪拌,有人則在成型工作區域,一部分的人專門看顧烤箱、負責麵包出爐。通常我會在麵團成型的工作區域,這裡同時銜接攪拌與烤箱,是我能綜觀大局的最佳位置。 會這麼緊繃的原因,不外乎我們得與時間賽跑。除了得趕在開門迎客前,將品質優良的新鮮麵包出爐,還有麵團發酵不受控、不等人,得依據每日不同的條件而做調整。 「我們要開門了。」十二點到,外場同仁會再提醒投入工作的我們。有時候一忙起來,大家根本忘了時間。客人陸續進店採購麵包,此時烤箱仍不斷有麵包出爐。大約得到一點多、兩點,當日的麵包製作才會告一個段落。中午,團隊輪流休息用餐。我的午餐多半就是店裡的麵包。雖然我喜歡吃麵包,不過午餐的麵包比較像是品質把關。沒有選擇的權利,四十幾款的麵包我每天輪著吃一兩款,看看風味是否達到心中預期的標準。 找出最好運作模式 午休過後,內場的團隊再度回到廚房工作。和上午不同,這個時候進行的是隔日麵包的準備工作及清潔。工作收尾,內場的團隊會再聚集起來,回顧討論當日的工作。早上麵包出爐後,資深的同仁或我會看一下麵包的模樣,若有未達標準的,像是形狀不佳、成色不對……等,都會先被挑起集中在一個托盤。後續便針對它們進行討論。 這樣的工作項目是我們每日必備的,也是我期許團隊能在一次次的不夠完美中不斷進化。我能容許在流程中犯錯,就像我的師傅當年一樣,但是否能從錯誤中得到學習與改善,是我更在意的。通常我並不會介入太多討論,而是拋出問題,由團隊的同仁再去思考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酵母的存在,麵包製作是門高深的藝術,很多時候並不是一成不變。透過他們自己花心思思考,才能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午和傍晚,是我的充電與研發時刻。我會利用這個空檔翻閱國外的麵包食譜、圖鑑,或是看看新的食材。大量閱讀是累積創作能量的方式之一,很難說一定會派上用場,但有時候動腦時就會閃現靈光。早些年我是食譜的信仰者,蒐集各方食譜,但經過兩個大賽的洗禮,現在我並不參考食譜,而是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配方。研發的工作也就相對費力,不一定都能在這個時候完成。若有火燒屁股的時候,我便會帶著任務回家,再趁著夜深繼續絞盡腦汁。 無論是否為製作紅土蛋黃酥忙碌的時期,內場的團隊成員約都在四、五點可以下班,這是陳耀訓•麵包埠持續進化的成果。剛開店及販售紅土蛋黃酥的頭兩年,團隊經常加班,也讓氣氛非常緊繃。由於我就是團隊的一員,也參與製作過程,便發現到同仁累到像是機器人,經常持續做著動作卻面無表情,如喪屍般沒有靈魂。這並不是件好事,於是我調整流程、增加器材,漸漸讓工時可以回歸日常,大家也都有充分且完整的休息時間。好好地休息,好好地投入自己的興趣和生活,也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繼續每天做好吃的麵包。 (摘自《99分的完美》,平安文化出版)

MORE

陳怡安卸奧運光環 創業再造第二人生

文/韋麗文 15歲時,陳怡安成為中華民國運動史上第1位奪得奧運金牌的選手;4年之後,在1992年巴賽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再次奪金。 連續獲得兩屆跆拳道金牌的她,身材高䠷、笑容甜美,儼然是當時的國民女神,然而絢爛如夏花的運動員生涯,卻因傷而被迫提早退休,後轉任過記者、體育主播、節目主持人,也經營起自創手工肥皂品牌,堪稱最強斜槓女神。 陳怡安說,運動員的退休與一般人的屆齡退休不盡相同,運動員的退休又分為主動與被動。她在成績最巔峰的時候,因為比賽中踢到對手的嘴巴,致使腳背破皮受傷,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腳背正是跆拳道選手最重要的武器。 受傷導致陳怡安在接下來的國內選拔賽失利,夢碎的她從此陷入低潮,黯然地從運動員身分退休,長達半年的時間,她只能鎮日不斷地哭泣。 從萬人追捧的運動員生涯,到歸零的過程,至今,陳怡安已經可以坦然的說,「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原本耀眼的奧運光環消失了,就如同退休的人員一樣,在職場上的位階不再,成就感也瞬間消失。對她來說,人生中要再覓得如此高的榮譽與成就感,談何容易呢! 踏入職場 鼓勵自己勇敢嘗試  一支因選拔失利而未能公開播放的廣告影片,完整記載了陳怡安從娃娃時期、訓練階段、奪金歷程的種種光輝,她本已不願再看,因她無法接受自己在如此重要的時刻,竟然沒有選上,自此陷入人生的最低潮。 不知為何,某日她突然拿出廣告影片,赫然發現影片開頭的「To dream、To learn、To love」、結尾的「To collect memories」,追夢、學習、熱愛,並收集點點滴滴的回憶,不正是她的人生寫照嗎?原來自己始終在追夢的路上,讓她再度鼓起勇氣,覺得自己彷彿可以走得出來,可以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必須把以前的光環丟掉。」陳怡安擔任過化妝品行銷、運動台主播、電視台主持人,「我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連簡單的文書都不會,覺得自己怎麼笨笨的。」在不熟悉的領域中,一切都需要重新學習,她鼓勵自己,當運動員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要允許自己多一點時間,要從中學習。 在低谷時,陳怡安做手工香皂療癒自己,意外發現手工香皂的許多好處,決定和好友共同創業,開設第一家「AnnChen陳怡安手工香皂」形象店,目前共擁有5間門市,再度展開她的事業第二春,並獲得創業楷模。 參與國際體育事務 攻讀博士  笑稱自己是快樂女工與幸福老媽子的陳怡安,在忙碌的日常中,也曾懷疑過「我到底到哪裡去了?」如今孩子漸漸大了,她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可以花更多時間參與運動圈活動,並攻讀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班,參加西洋劍比賽、玩大帆船,生活不亦樂乎。 陳怡安現在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擔任董事,「以前是在別人搭建的舞台上成長的孩子,現在幫孩子搭建舞台。」並推動運動性平多元平等價值推廣,參與國際體育事務,這些都是無給職的參與,甚至要幫忙找資源、找贊助,但是她忙得快樂而充實。 「我很幸運,有一個鍾愛的領域可以投入。」她說,退休了,要學習走出去,跟走進去。 走出去跟社會連結,也要走進自己的內心,跟內在的自己連結,做有意義的事情,找到自己可以持續創造價值的事情,並投入時間與熱情。

MORE

【精選書摘】人工智慧 對民用與軍用科技的影響

文/亨利.季辛吉、艾力克.施密特、丹尼爾.哈騰洛赫,譯/葉妍伶 過去軍用和民用的界線有三種特質:科技差異、集中控制、效果範圍。僅限軍用或僅限民用的科技通常有完全不同的應用方式。集中控制指的是政府容易管理,不會輕易散播逃離政府的控制。最後,效果範圍則是指這項科技潛在的摧毀力。 綜觀歷史,許多技術都是軍民兩用的,有些可以容易地廣為散播,有些有強大的毀滅力。不過,在這之前,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同時具備軍民兩用、容易散播且破壞力強大這三種特質。鐵道可以運送商品到市集,也可以載士兵上戰場,但是沒有破壞力;核子科技可兩用,也有強大的破壞力,但是需要複雜的基礎建設,所以政府要掌控還算相對容易;獵槍可以廣為散播,也屬於軍民兩用,但是殺傷力有限,持槍者不至於在戰略層次造成毀滅性的結果。 快速發動數位攻擊 人工智慧則打破了先例。人工智慧顯然具備了軍民兩用的特質,也可以輕易散播,因為本質上,人工智慧就是幾行程式碼。大部分是演算法(有少數例外),只要在電腦或小網路上就可以運行,這表示政府很難透過控制基礎建設來操控這項科技。 最後,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發揮強大的破壞力。這種罕見的集合,再加上牽涉到廣大民眾,遂在戰略挑戰上帶來了新的複雜度。 由人工智慧運作的武器可能會讓敵手以超凡的速度發動數位攻擊,戲劇性地提高人類突破數位罩門的能力。因此,一個國家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去評估對手來襲的訊號,必須迅速反擊或承受失能的風險。如果這個國家有方法,就會選擇在當下同時回應,在對手全面攻擊之前,建立人工智慧運作的系統來掃描攻擊,並且讓人工智慧系統有能力反擊。對手呢,若根據回報發現對方有這樣的系統,可以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行動,迅速增建和計畫,可能會發展出平行的科技或不同的演算法。除非費心發展出共同的限制觀念,人類必然不可能三思而後行,就算知道要採取睿智的行動,在這當下,想要先行動的衝動一定會讓人不智(正如20世紀初期所示),或人類根本來不及參與這樣的決策。 閃電崩盤導致災難 在證券市場裡,所謂的計量金融公司發現人工智慧演算法可以看出股市的模式,用最快的速度下單,就算是最厲害的交易員也追不上。因此這樣的公司把部分證券的交易控制權,委由演算法進行。在許多例子中,這些演算法系統的獲利程度遠大過人類的能力。不過,演算法有時候會誤算,離譜的程度也遠超過人類犯下最大的錯誤。 在金融世界裡,這樣的錯誤會重挫投資組合,但不會致命;但是在戰略領域裡,像「閃電崩盤」這樣的演算法失誤,就會導致災難。數位領域裡的戰略國防如果需要戰術攻擊,其中一方的計算或行動若出錯,可能會意外觸發升高衝突的模式。就算想要把這些新能力整合到已經定義好的策略觀念或國際均衡裡,也不容易,因為這麼做所需要的傑出科技實力和專業能力,早就不掌握在政府手中了。政府承包商和個人投資戶、創業家、新創公司、私人研究實驗室等許多行為者和機構,都參與了塑造科技的過程,而這些科技具有戰略意涵。不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任務和聯邦政府所定義的國家目標相符。產業、學界和政府相互教育的過程可以橋接鴻溝,確保大家都在共同的概念架構下理解人工智慧在戰略意涵的主要原則。過去很少世代要面對這麼複雜的戰略與科技挑戰,對於戰略的本質或進行討論所需要的語彙也沒什麼共識。 核武時代還沒有化解的挑戰,是人類開發出一項科技,而戰略專家找不到可用的作戰準則。人工智慧時代的困境則大不相同,很多人都可以取得、熟練並運用這項技術。相互戰略約束的成就,或甚至對約束的定義有共識,在概念上和實務上都會比以前更加困難。 為了管理核子武器,花了半世紀時間,成效還很零零落落。可是評估核武平衡的挑戰相比之下就很直截了當,彈頭可以數,爆炸力也已知。相反地,人工智慧的能力還未定,因為人工智慧一直在變化。人工智慧和核武不一樣,它很難追蹤,一旦經過訓練就可以輕易複製,而且大多在許多小機器上便可運作。要偵測到人工智慧的存在,或確認人工智慧不存在,兩者都很困難,以現代科技來說,不可能辦得到。在這個年代裡,嚇阻比較可能來自複雜程度人工智慧的攻擊可以有不同的方向,人工智慧的反應速度很快。 要管理人工智慧,戰略專家一定要考慮,怎麼把人工智慧整合到國際關係中負責任的模式裡。在部署武器之前,戰略專家一定要明白使用後的反覆效果,衝突升高的可能和降低衝突的方式。負責任的戰略搭配有節制的原則很重要。政策制定者應該注意軍備、防衛科技與戰略,進行軍備控制,而不是把新科技當作是隨著時間會愈來愈不同,且在功能上相對抗的步驟。一定要寫好準則,並且在運用武器之前就先做好決策。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甚至是世界?》一書) 本書作者亨利.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曾任美國第56任國務卿、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是科技人、創業家與慈善家。丹尼爾.哈騰洛赫(Daniel Huttenlocher)則是麻省理工學院蘇世民計算學院的首任院長,當代3位跨領域的世界領導者提出,關於人工智慧最重要的議題是人類監督與適時干預的能力 ,並探討人工智慧的使用倫理是什麼?在龐大的益處背後潛伏著哪些危機,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

MORE

【活到老玩到老】誰說美國是老人的墳墓?

文/鱸魚 那是用亞洲思惟來看這件事。如果把兒孫繞膝當作天堂,美國的確是墳墓。但美國老人才不想養了一輩子孩子再去帶孫子,他們要空間、要隱私、要獨立、要自由,要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活在血液裡。也不要跟美國的老人說這把年紀了,公園走走就好。 在大峽谷谷底碰到一對八十三歲的老夫婦,每年來一次,已經走了二十五年;騎登山車被一對七十五歲的老夫婦追過,稍後碰到黑熊還比手勢叫我慢下來不要出聲。看到他們,我告訴自己還有很多年可以玩;矽谷山上破天荒下大雪,七十多歲的人扛著雪橇走上山,從公路一路滑下來,像個頑皮的少年;在太浩湖度假,八十歲的鄰居老夫婦每天清晨起來划獨木舟,一人一艘;在美國人家後院看到七十老人在游泳池邊騎著孫子的小腳踏車,像猴子一樣繞著游泳池。 是不是富有,決定在生活方式。 美國老人不把自己當老人,也不把晚年當晚年。所以不要再說美國是老人的墳墓了,他們過得比你還充實。如果老了怕寂寞,是因為從來沒有學會怎麼過日子。 (摘自《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時報出版)

MORE
/4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