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發展急重症醫療 吳榮州守護屏東鄉親

文/劉星君 屏東基督教醫院在地深耕70年,從當年16床小診所蛻變為有600多床的區域醫院,守護屏東縣民健康。去年初上任屏基院長的吳榮州,高醫醫學系學業後,秉持「到一個需要我的地方發揮專長」信念而落腳屏東,希望打造屏基成為屏東人日夜信賴的醫院。 吳榮州出身台南將軍漁村家庭,父親是漁夫,媽媽晒鹽,家有6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么,當初學醫單純是聽從家人建議。台南二中畢業後,考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助學貸款完成學業。 選擇走心臟內科的吳榮州說,當時是受到高醫心臟科主任是台南二中大學長影響,「心臟內科比較像外科的內科,很多數據可以推理,跟理科較相近」,但在高醫當4年主治醫師後,他決定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高醫不差我一個主治醫師,找一個需要我的地方,讓我的專長可以發揮。」 創立心導管室 當地首間 吳榮州在屏基創立屏東第一個心導管室,它扮演了救命角色,展開各種心血管疾病經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每一種治療都是屏東第一例,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病友提供風雨無阻全年無休、24小時心導管介入治療,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血管。 屏基急診是屏北緊急醫療救護基地,急診量占屏縣的3分之1。吳榮州說,急重症醫療是屏基發展重點,醫院承擔屏東地區逾半數心肌梗塞病人處置,每月執行超過100例心導管手術,疫情期間,他完成屏東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 屏基擴區籌畫10年,瑞光院區去年動土,預計2026年完工營運,設置一般病床499床及特殊病床362床,打造國際級智慧醫療醫院,強化重大創傷、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重症照護體系,發展急性後期及腫瘤治療照護,提高在地醫療照護。 被需要是幸福 盡力付出   吳榮州喜歡爬山、打高爾夫球,近年還學會薩克斯風,他也常追劇、看影集,戲劇中的對白有時會發人深省。幾年前吳榮州完成爬玉山,為說服太太讓他爬山,自我訓練負重、爬樓梯等,讓太太看到他的訓練決心。 他也熱愛音樂,以前學過小提琴「音準還不錯」,一次聚會時有賣薩克斯風樂器,當下覺得很美,買了一個放在家裡,之後醫師公會揪團學薩克斯風,他就加入學習行列,利用下班時間練習,有時會在醫院心導管室旁的機房練習吹奏,〈站在高崗上〉就是他的招牌歌曲。 醫師工作忙碌,吳榮州經常3、5分鐘就解決一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所以他的血壓、膽固醇偏高,吃了15年的降血脂、血壓的藥物控制,他很注意體重管理,但他笑說,「好像效果不是很好」。 吳榮州行醫30多年,從臨床醫師到醫院管理職,不忘行醫價值。「病人有需要我就來協助」,他說,被需要是一種幸福,當醫師可以被病人需要,盡力幫助,不會覺得辛苦。

MORE

朱光恩專精大腸鏡檢查 挑戰九彎十八拐

文/許政榆 近年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專精於大腸鏡檢查的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表示,政府針對50∼74歲民眾,提供2年1次公費大腸癌篩檢,年輕族群也不可輕忽,尤其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定期做篩檢,及早發現早期治療。 前來健檢的民眾多半是消費者心態,認為花了高額費用健檢,要求自然會比較多。不過,對朱光恩來說,無論是受檢者還是病人,「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病人願意信任醫師,將自己的大腸交給醫師檢查,醫師在檢查中有機會學習、累積經驗,實屬珍貴。 朱光恩9歲移民阿根廷,念完醫學院後取得美國醫師執照,1994年返回台灣行醫至今,曾赴日進修,跟著工藤進英教授學大腸鏡一人操作法,並將技術傳回台灣廣受推崇。 大腸形狀九彎十八拐,執行大腸鏡檢查,對醫師來說具有十足挑戰,也是讓朱光恩如此著迷的原因。每個人的腸子形狀都不同,且同一個病人每一年的腸子也可能不同,如果飲食、排便習慣改變,或有開腹腔手術導致腸沾黏,都會增加大腸鏡檢查難度。 定期開會 凝聚團隊向心力 從小在國外長大,造就朱光恩洋派的性格,個性活潑、喜歡聊天,常與病人成為好友,不少醫師憂心的醫病糾紛,他幾乎沒遇過。以大腸鏡檢查來說,病人的責任是把大腸清乾淨,醫師責任是做好檢查,他事前會花時間跟病人衛教、溝通,病人了解後配合度都很高,藉此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就能避免糾紛。 朱光恩在新光醫院任職29年,一路從住院醫師當到主任,也擔任新光健檢中心主任10年,4年前接下昕新診所院長一職,讓他深感壓力。民眾健檢是「候鳥型」,大多是3年回來檢查一次,因此診所要上軌道,至少要3年時間,正巧診所成立時,碰上新冠疫情大爆發,當時幾乎沒有受檢者,有1年時間是「硬撐下去」,所幸解封後漸露曙光,健檢人數也回流。 診所與醫院規模不同,經營模式有很大差異。朱光恩表示,醫院有許多部門可協助分派工作,診所得院長親自管理,診所內50名員工平均35歲,是年輕的團隊,他會透過定期開會凝聚向心力,也樂於向年輕人學習,打造優質環境,才能讓受檢者安心。 不喜外食 每周重訓練肌肉 朱光恩作息規律,每天早上8點上班,並於晚間11點就寢。不喜歡外食的他,大多自行料理。他每周上2次健身房重訓,維持骨骼、肌肉量,也會用跑步機維持心肺功能。飲食、運動是重要的養生方法。 朱光恩自揭有潔癖,要求東西一定要放在固定位置,像放筷子的方向、微波爐不能歪等,就是喜歡整體整齊感。 他也將這習慣帶到工作中,像一天要洗數次手,做檢查前工作盤中的超音波探頭針頭、紗布或藥物,必須朝向同一方向,長短粗細也要按順序排整齊,工作起來才順手,也增加病人安全。

MORE

【草木堪為友】 充滿詩意的流蘇花

文/德禪 「新人羽帳挂流蘇,故人網戶織蜘蛛。」流蘇就是一種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下垂穗子,經常用於古代舞台服裝的裙邊下襬。流蘇樹與隋唐時代的流蘇有任何關係嗎? 流蘇樹(Chionanthus retusus)是木犀科流蘇樹屬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大陸、台灣和東北亞,廣被引種至歐美,當作庭園觀賞植栽。在台灣,原生長於大漢溪流域,現在則很難看到野生的植株,倒是在一些校園、公園內可以觀賞到流蘇樹。 流蘇樹的株高可超過6公尺,灰褐色樹幹的皮厚而有淺裂。上部分枝,向外開展,樹形如傘。卵形或橢圓形單葉,對生,厚紙質,幼葉細鋸齒緣,老葉全緣。大陸有農民於秋天採摘嫩芽製成茶葉,也被稱為「茶葉樹」,據稱味道類似於龍井茶。 3、4月開白色小花,呈聚繖花序,頂生,散發香氣。兩性花或單性花,單性花者通常雌雄異株。盛開時,彷如植株上覆蓋白雪,故又名「四月雪」。 花萼4深裂,純白色花冠細長線狀,好像古時仕女服飾上的流蘇,因而被稱為「流蘇樹」。每朵小花有雄蕊2枚,花絲短,花葯長卵形,藏於短花冠管內;雌蕊的子房2室,球形柱頭2裂。授粉後結橢圓形核果,幼果綠色,成熟時紫黑色,口味不佳,可以榨油,工業使用。每顆核果內有圓形種子1枚。

MORE

【生活態度】茶道,待人之道

文/釋有暋 在茶室行走時,必須以四步均等的步距,走過八十公分長的榻榻米,且不能踩在榻榻米之間的接口上。要注意,入室時右腳先跨入,出室時左腳先跨出。奉茶時,要把茶碗的正面轉向客人,然後靜靜等待。客人會以三口半的次數來喝一碗茶,到了最後的半口,會用力「窣!」一聲全部吸進口裡。 這時,亭主(茶會的主辦人)才繼續接下來的流程。 以上是第一天上課時,茶道老師教我日本茶道的基本規矩。乍聽到學習茶道竟然要記住許多繁瑣的細節,我不禁皺了一下眉頭,心裡納悶著。 老師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道:「茶道最能展現日本文化裡的待客之道。它表達的意涵是內斂的,且在亭主與茶客的互動之間,透過各種標準的行儀,達到完美的和諧。」看到我還是一臉迷惑,老師就笑笑說:「你以後就會懂了。」 這兩年來,透過每周的學習,我漸漸明白茶道的修習,主要是培養我們的觀察力及待人的誠意。我也領會到茶道裡的每一項要求,都蘊涵歷代茶人歷經幾百年的揣摩與實踐而累積的智慧…… 殘心的意境 我漸漸覺得,茶道的重點是「道」,茶只是學習「道」的過程裡之點綴。因此,我愈來愈能體會茶道老師的教學理念,即不十分看重外在的因素(點茶的動作及茶道具等),而是講究心法的掌握。 點茶時,要保持「殘心」。譬如,放下茶碗時,我們需把注意力從手上的碗慢慢轉移到榻榻米上,然後移到碗底碰觸榻榻米的那一點上,最後在茶碗被穩穩地放好的空間裡稍作停留,讓專注的餘溫殘留於上。 在一場茶會裡,可發現處處留有「殘心」,將真誠款待客人的心意,滲透到每一個細節裡。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茶道課結束,我們依然輕聲細語,收拾茶具時也井然有序、動作輕巧,跟進行茶道時沒分別。每當我要離開時,穿著和服的老師也總會把我送到門口外,溫馨地叮嚀我路上小心。走到了轉角處,我也會很自然停下來,向仍然站在那裡目送我離開的老師稍稍行禮。這也是「殘心」。 換言之,「殘心」是一種讓待人之真心綿遠流長的表現。這意味著,即使茶會已經結束,對人的關懷與待人的誠意不會隨著行為的結束而終止,而是如漣漪般延續至下一次的相會。好比老師把「殘心」留給學生,能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期待下一場「一期一會」的茶會;同樣地,禪修修行的人,若也能把「殘心」留到離開蒲團以後的日常生活裡,時時保持正念,專注於自利利他的行為上,則能達到淨化人心與社會的效果。 (摘自《京都有禪:一位留學僧的京都學記》,法鼓文化出版)

MORE

【調味之王】沒有鹽巴活不下去

文/蔡惠民 鹽的本事,不誇張,只差不能通天了,明明味道如此單調不討喜,卻硬是能讓每道菜的滋味,瞬間站立飽滿起來…… 這樣爆自己的料,真的好嗎?寫出來著實叫人感到羞恥汗顏,掙扎三秒,決定豁出去,走到知天命的歲數,智慧不見得與時俱進,臉皮倒是厚了不少。總之,事情是這樣的,在廚房翻滾多年的老江湖如我,竟然直到不久前,才真正好好的通盤認識這個,被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其貌不太揚,但肚裡卻暗藏無垠乾坤的灶台老戰友︱︱鹽巴。 日日備餐做菜,習慣在每一階段反覆試味,每回覺得嘗來毫無精氣神,蒼白無力,彷彿少了那一丁點,至關重大的什麼?第一個反射動作,總是急吼吼打開香料櫃,鷹眼巡視調醬壓箱寶們,噘嘴皺眉尋思忖度:該派哪個調味神器來力挽狂瀾,好讓奄奄菜餚瞬間奇蹟般復活甦醒?繞一大圈,十之有七八回,根本是多下點鹽,便能漂亮解決的事。與其費心張羅花俏香料,不如學會和鹽巴相親相愛。於是學乖,再不敢小覷。 說到底,也不能完全怪我,現代社會各種運輸技術之精進,讓遠古時稀珍昂貴的食鹽,變得普遍又廉宜。而且,鹽巴特別擅長扮豬吃老虎,簡直是一身矛盾的存在,沒有撩人香氣、層疊韻味,外表不惹眼,平平凡凡小豆點,管你暗灰淺棕嫩紅霜白,如細砂像米粒仿雪片。鹽,就只是巨量的氯化鈉,至多摻一咪咪微量礦物元素,入口是大同小異的鹹,檯面上真沒啥可大書特書之處。 但是,重點來了,不管門派料理菜式食譜,鹽無所不在,還不是出來刷刷存在感的小龍套,根本是極少數有資格在家戶爐火旁熱門黃金地段,雄霸一席之地的調料王。再尋思細究,鹽的本事,不誇張,只差不能通天了,明明味道如此單調不討喜,卻硬是能讓每道菜的滋味,瞬間站立飽滿起來:旨味(umami)鮮上加鮮、甜得靈動不滯、酸得加倍明亮。 科學研究提出一言以蔽之的結論:鈉能夠喚醒舌頭諸多味覺感應,具象千滋百味;最神奇的是,令人不敢領教的苦味,鹽竟還能貼心淡化,這也是為什麼北歐與土耳其,長久流傳著在咖啡裡加鹽的另類賞味法。美國專門以科學角度說食的艾爾頓‧布朗(Alton Brown)在《好吃》節目裡曾強推:一杯水兩小匙咖啡加半小匙鹽,拿此公式來對付半新不舊咖啡豆尤其好,讓一杯原本注定走調的咖啡,一秒起死回生。 使鹽功夫辨廚藝 鹽巴不只有魔法,還有金手指,任何食材在其助攻下,皆能長成各自最美好模樣。隨便舉個例:巧克力因此嘗來苦少甜多更帶感、番茄有了三次元的酸甜鮮、西瓜甜到能逆天。更別說改變食材肌理的超能力,指一捏攢,均勻撒在豆腐瓜果蔬菜上,靜待須臾,不費吹灰力便逼出體液汁水,緊緻了質地,濃縮了風味;歐式麵包也是靠著鹽壓制酵母的戰鬥力,讓麵包能徐徐膨發,筋性更強韌。 自古以來,鹽更是保存食物的頭號戰將,是捍衛食物免於壞菌入侵的尖兵,於是才有各式天然發酵鹹香菜醬,如:酸白菜、酸菜、味噌、酸黃瓜等;浸漬果物,如:橄欖、續隨子、鹹檸檬、梅乾等的誕生,有效延長季節豐收,平衡食物供給,並擴大配給版圖。 如果廚藝是一棋盤,使鹽功夫高下就是中央楚河漢界那一線。嫻熟前,歸屬馬馬虎虎那一邊;和鹽混成好閨蜜,方能順利跨界,晉身煮食練家子。是的,就是如此涇渭分明。 米其林名廚湯瑪斯‧凱勒(Thomas Keller)在其最親民的著作《臨時起意小餐坊:家常菜食譜》(Ad Hoc at Home: Family Style Recipes)曉以大意了用鹽之於家廚的重要性。他提出一點關於西方食譜書寫,老將鹽與黑胡椒綁樁的迷思,簡直如醍醐灌頂,明明是在料理角色扮演南轅北轍的兩食材,被塑造成焦不離孟哥倆好,著實混淆視聽,如果鹽巴有口能言,肯定要擊鼓喊冤。世界黑胡椒品種百百款,各有各的香,出場是為了增滋添味;反觀食鹽,味道中性,入菜為的是拉高菜色整體美味水平,全然不可相提並論。結論是:下回做西式料理,別一口令一動作,不是每道菜都需要黑胡椒,倒是何時下鹽?該下多少鹽?下哪一款鹽?是煮食廚子不管做哪門哪派料理,都必須審慎思考,多方計較的。 (摘自《裸食日常:不只是裸食,舊金山灣滋養我的這些那些》,商周出版)

MORE

【精選書摘】讓人們見識外面世界 竟然幫助提升女權

文/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譯/李芳齡 2003年獲頒「約翰.貝茲.克拉克獎」的李維特,擅長將艱澀深奧的經濟學變得平易近人、饒富趣味,也啟發人們深入思考社會與日常生活中,許多看似怪誕現象背後的道理與深義,進而省思政策與措施的成效和影響性。 若你能選擇出生於世界任何地方,印度大概不會是最明智的選擇。儘管自我吹捧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快速的要角,但整體而言,這個國家仍然非常貧窮。印度人民平均壽命和識字率仍低,汙染與貪腐情形嚴重,在超過三分之二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獲得電力供給的住家還不及一半,平均每四戶住家,只有一戶住家有廁所。 婚禮費女方支付 當個印度女人尤其不幸,因為許多印度父母有強烈的重男輕女觀念。已有兩個兒子的印度家庭中,只有10%想再生個小孩;反觀已有兩個女兒的印度家庭中,有將近40%想再接再厲試試看。在印度,生個男孩猶如創造了個人退休基金,他會長大成為賺錢的男人,奉養父母的晚年,時候到了,替父母點燃火葬的柴堆。反觀生了個女兒,意味著把退休基金換貼嫁妝基金的標籤,長久以來,嫁妝習俗雖為人詬病,但新娘的父母給新郎或其家人現金、汽車、房地產,仍是普遍之事。還有呢,婚禮的費用通常也是由女方家庭支付。 為全球各地貧窮唇顎裂兒童施行修補手術的美國慈善組織微笑列車(Smile Train),曾在印度清奈(Chennai)待了一段時間,當地一名男子被問到他有幾個小孩時,他回答:「一個。」該組織後來得知該名男子的確有個兒子,但他還有五個女兒,他顯然認為這些女兒不值得一提。微笑列車組織還得知,清奈的產婆有時收費2.5美元,受託悶死剛出生的唇顎裂女嬰,因此,該組織決定利用誘因做善事,開始提供獎金,以鼓勵產婆把唇顎裂女嬰帶到醫院施行修補手術,每帶來一名女嬰,可以獲得最高達10美元的獎金。 女性地位因電視提升 存在這麼多的問題,該如何改善印度女性(尤其是絕大多數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女性)的生活呢? 印度政府做了一些嘗試,例如立法禁止索討嫁妝,但民間普遍漠視這些法律。 不幸地,這些方案大都複雜、所費不貲,充其量只獲致表面上的成功。 不過,另一種干預似乎見到了成效。它是一項已經有相當歷史的企業產物,叫做「電視」。自2001年至2006年間,有1.5億印度人首度可以收看有線電視,電視使得許多印度鄉村居民首度看到外面的世界。調查結果顯示,可收看到有線電視的女性明顯不願意容忍打老婆的情形,較不會承認有重男輕女傾向,並且較可能發揮個人自主權。電視似乎以政府干預無法做到的方式賦予女性權力。它似乎真的對印度農村婦女賦權,甚至已經到了促使她們不再容忍家暴的地步。印度女性地位因為有線電視的普及而提升,產生了「有為者亦若是」的女性自覺。這真是始料未及的意外效果啊。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提供《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一書)

MORE

【深頁凝視】《須彌粒子》 科學與佛理的美麗邂逅

文/潘煊 《維摩詰經.不可思議品》提到:「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而現今的尖端物理認為,宇宙所有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各種基本粒子組成。《須彌粒子》,融合佛教宇宙觀裡須彌山的巨大,以及物理世界基本粒子的微小,大小融攝,互證無礙。 由佛光文化出版的《須彌粒子》,是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的最新著作,全書兩冊一套,結合科學新知與佛學修行,內容橫跨物理、化學、天文、浩瀚星空、生物演化、人工智慧等領域,不僅是全齡適讀的科普書,更可從深入淺出的篇章中,領悟宇宙「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的自然法則。     在時空裡留下痕跡 尤芳達是學有所成的電機工程專家,他的研究範疇為微波遙感、互聯網科技等,傑出的貢獻曾獲多項國內外獎項。從小學時期開始,尤芳達即經由父母接觸到佛教,虔誠的信仰讓這位學問淵博的教育工作者,透過佛法的角度,關懷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未來。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宗教能夠解答科學上提出來的疑問,這個宗教一定是佛教。」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經過100年,宇宙給了人類一個不可思議的紀念禮物。因為2015年9月,位於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和華盛頓州的兩個鐳射干擾重力波觀測站,首次探測到來自宇宙的重力波。 尤芳達在〈業力之波〉一文中寫到,這個重力波可追溯到13億年前發生的事件,由於兩個黑洞碰撞、合併,過程中減損的質量,就如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 = mc2,以重力波的方式釋放大量的能量,從遙遠的距離,經過漫長時間的傳送,被地球上的儀器探測到! 尤芳達在文中要提醒人們的是,宇宙間任何質量的移動,都在時空裡留下痕跡。人類所有行為的善惡業力之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甚至心念的轉變,都會發送波,並且被接收。 塑造自己的腦神經網路 現今的人們天天面對著科技創新浪潮與訊息氾濫,再加上周遭環境、媒體、電視、電影、社交網路等的影響,常因多所分心、胡思亂想,而可能引發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甚至對人生失去意義。尤芳達在這套書裡,總能針對紛擾世事、虛浮人心,提出積極的創造性思惟,筆意充滿鼓舞。 例如在〈腦神經含藏的善與惡〉中,尤芳達談及:「隨著個人的經驗和學習,腦神經元每一天都會產生新的連接迴路。由於腦神經網路的可塑性,讓我們可以終身學習,也可以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改變腦神經網路和連接迴路的訊息,學習如何活得更好、更自在。」 從字裡行間,讀者可以清晰感受到尤芳達所說,我們每一天每一刻所經歷過的人事物,和五感所收到的大量資訊,再加上腦神經網路所記錄的記憶和思考迴路,都是無時無刻對內心世界的薰習。「每一個起心動念,可以種下善或惡,乃至無數的種子,含藏在我們的腦神經網路和迴路中,並在未來發生影響的作用。」 行動能改變預言 又如發生在明朝的「預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主人翁袁了凡年輕時被一名相士鐵口直斷,將他的命運算得極準。他原本抱著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後來聽從雲谷禪師的教導,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更寫下《了凡四訓》,勸請人們積福修善,改變人生。 尤芳達引用著名的「蝴蝶效應」,他說,「一隻蝴蝶翅膀的振動,可能影響未來幾個星期後的颱風軌跡,所以任何可能準確的預言,都會因為世間的各種行動和條件的變異而改變。」 尤芳達藉由這套書,點出科技世界的緣起智慧。遨遊在全書涉及的宇宙、星空、因果、善念、互聯網、大數據、平行世界……中,先進知識可以處理生活問題,而佛法智慧則能化解內心的煩惱。  

MORE

【生活智人110】神經科學家布魯爾 運用正念療法 助你擺脫壞習慣

文/楊慧莉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不好的習慣,卻讓人難以戒除,從抽菸、嗜吃到易焦慮、手機成癮等,這些問題到了神經科學家布魯爾手裡,出現有效對策…… 陷入泥淖 習慣如何養成? 賈德森‧布魯爾 (Judson Brewer, 1974-)是美國精神病學家、神經科學家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以功能性磁振造影即時影像儀器和腦波神經回饋,研究正念相關的神經機制,並將研究結果轉化為治療成癮的程序,而成為國際知名用正念療法治癒成癮的專家;目前在布朗大學擔任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暨正念中心研究與創新部門負責人。 作為專門研究成癮的精神科醫師,布魯爾研發出可改變習慣的創新式正念療程,經實驗室測試有其療效後,與人共同創辦了「心智科學公司」(MindSciences, Inc. ,二○二○年由健康和保健公司「Sharecare」收購),開發出App式的數位療程,提供個人、公司行號和醫院體系一套有效治療各種成癮的行為改變指南。 習慣與報償有關 人是慣性動物,也因此積習難改。如果要破除壞習慣,得先從了解習慣如何建立說起。根據布魯爾的研究,習慣的養成跟學習上的正副增強作用有關。他舉小寶寶學習吃飯為例。小寶寶從學習用湯匙吃飯得到正副增強作用。一開始,他們會把食物吃得滿臉都是,慢慢的,一次比一次乾淨一點,直到最後學會吃完時臉上乾淨無瑕。每個人都經歷這樣的吃飯過程,只是我們都遺忘了學習細節,但習慣因此而養成,讓我們可以不假思索的「好好」吃飯,讓腦袋放空,繼讀學習其他新的事物。 布魯爾進一步說明,一個習慣能否養成,要視某個行為的報償度。報償度愈高的,愈容易變成習慣。「以喜歡吃某樣食物的習慣來說,我們看到某樣垂涎欲滴的食物時,腦袋就會想,『卡路里!吃了可活命!』於是,我們去吃它,覺得美味,特別是糖品,身體便發送訊息給大腦,『記得你現在吃的東西,還有哪裡可以找到它喔。』記下後,學會了下次只要重複這個過程就好:看到這個食物、享用它、覺得好滿足。此過程轉換成神經機制術語就變成:觸發(看到食物)、行為(享用食物)、報償(覺得好滿足)。」 癮君子的新發現 一旦覺得某件事報償度不高,就會打破該習慣。布魯爾舉戒菸為例。在臨床上,與其叫病人別抽菸,他叫病人繼續抽吧。一開始,患者都會以為自己聽錯了,接著他讓患者專注於抽菸當下的感受。如果感受不如預期,就會降低報償,協助自己戒菸。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沒有哪個癮君子在被指示要留意抽菸當下感受後會說,很享受菸草的滋味。相反的,他們通常會說怎麼先前都沒發現菸草是這種味道,並為沒有及時發現而錯愕。 那麼,癮君子發現了什麼?布魯爾舉一個患者的說詞為例。她說,以正念的方式抽菸,即留意抽菸當下的感受,菸草聞起來像臭臭的乳酪,嘗起來像化學藥品,「好噁心啊!」 在認知上,這位女性菸癮患者明白抽菸有害身體,但加入布魯爾的戒癮療程後,從邊抽菸邊覺知的過程中發現,菸嘗起來像「便便」。此刻,她對抽菸的認知已轉換為智慧,從腦袋知道抽菸有害身體變成身體感知到了菸害,於是對自己的抽菸行為產生覺醒,一舉破除抽菸的魔咒。 不餓想吃怎麼辦 癮君子的苦,暴飲暴食者也在同一艘船上,明知自己的行為很傷身,卻無法輕易戒掉。現代人壓力大,用不停吃來紓壓的患者大有人在。針對此,布魯爾近期出版新書《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二十一天計畫打破假性飢餓與自責愧疚的迴圈,鬆綁你的飲食焦慮》(The Hunger Habit: Why we eat when we're not hungry and how to stop)。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情緒上或「不自覺」的吃喝跟穩態性的飢餓不一樣。穩態性飢餓是最基本的生存機制,但情緒肌餓是人們遭逢壓力、焦慮、無聊、疲倦或孤寂時用以慰藉自己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會安定情緒,只會暫時轉移對這些情緒的注意力。他表示,想改變飲食習慣,「觸發」的機制沒有「行為」重要,「觸發」只是啟動過程,如想不吃,最好是把自己丟到沒有誘惑物的荒島上,眼不見為淨,但實際上並不可能,而意志力也非解決方法,但有個東西比意志力更厲害,那就是發展出另一個攸關生存的基本能力——好奇心,「在你不餓卻吃個不停時,啟動好奇的強大力量,幫助自己進入覺知的過程,每吃一片餅乾,就問自己,這片有比上一片好吃、難吃或差不多?」 根據布魯爾的臨床經驗,患者一旦留意到自己的愉悅感到達一個瓶頸,即報償降低,很快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一切都仰賴覺知,特別是注意我們行為的結果,並真正傾聽我們的身體。能發出感受的身體比會思考的大腦更有力量。」 脫胎換骨 當成癮遇上正念 作為戒除成癮專家,布魯爾澄清「成癮」和「習慣」之間的差別。九成五的習慣都是有助益的,一旦它已產生不良後果,還讓人持續做個不停,就越過界線變成一種「成癮」的行為。比方說,有人會習慣查看手機裡的訊息,只要訊息一進來就馬上查看,當這種習慣在開車上路時也依然故我,就不妙了。有研究顯示,開車看訊息比酒駕更危險。 陷入焦慮有原因 除了抽菸、嗜吃、開車看訊息等不良習慣,現代人也常不自主的陷入焦慮。對此,布魯爾表示,一九八○年代,有研究者指出,焦慮受副增強作用驅使,這種感受可觸發擔憂的行為,而擔憂又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處於掌控位置或至少好像有在做事,「焦慮不好受,但擔憂比不擔憂好,因為給人掌控感,我們都喜歡掌控的感受。習慣也讓人有熟悉感,熟悉給人自在,自在也是一種報償,就好像穿上熟悉的套衫。」 當時的研究讓布魯爾靈光乍現,後來便與他的團隊在實驗室研究數位療法,研發出一款叫做「鬆綁焦慮」的App,並出版《鬆綁你的焦慮習慣》(Unwinding Anxiety),協助焦慮症患者,效果比西藥還好,讓人見識到只要是行為問題,就可透過報償式的學習來改變或放掉像憂慮這樣無益的習性。 正念應用很廣泛 布魯爾把專注於當下感受的正念療法帶進診療室,一度遭人質疑,覺得他在自毀前程,但他對此療法深信不疑。他表示,正念涵蓋兩個關鍵成分:覺知和好奇(或覺知和仁慈),「如果我們能對當下發生的事專注、覺知並好奇,就能拋開很多壞習慣,因為你會發現那些你習以為常的事正帶走你的喜悅和幸福。接著,你就會開始看到一些你可行而能將喜樂和平安帶進自己世界的事。」他知道有些人喜歡怪罪自己,那其實不好受,但如果能對自己仁慈就會感覺好多了,「善待自己比批判自己感覺好多了。」 根據布魯爾的研究和觀察,正念也是職場上的利器。比方說,同時處理很多任務,已成上班常態,這有害大腦,但正念可以協助我們降低大腦預設模式網路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特別是當我們陷入沉思或憂心時;正念可讓我們從容處理一個又一個任務,而免除心有旁騖的負擔。此外,他也發現,企業如果愈清楚正念的力量,就愈了解正念有助促進員工健康、留住員工,進而讓員工表現得更好奇、更良善。 正念的生活運用 既然正念這麼好用,日常生活該如何運用? 對此,布魯爾的建議是,讓專注和好奇走進你的生活裡,並留意對事情保持好奇所帶給你的感受。同時,也留意表現仁慈和慷慨的感受,看看那是多麼肯定生命和賦予生命的一件事,以及這兩種行為如何讓你能量滿滿。 另外,對那些雖沒有抽菸或因壓力就想吃東西,卻有無聊時就想看訊息,甚至開車也忍不住想回訊息的人,布魯爾的建議是,下次如果出現此情況,就好好發揮自己與生俱來的能力,即以好奇心覺知當下身體和內心的變化,這是你擺脫一個沒完沒了又累人的壞習慣的契機,而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留意這個衝動、對它產生好奇、然後感受放開衝動的喜悅」。

MORE

【院線片】數學才女的生活考題《瑪格麗特戀習題》

文/吳孟樵 法國導演安娜諾維昂以身為女性的視角創作,探討女性投入科學領域是否能與生活平衡,是否能投入人際關係。 「我不能沒有數學。」 瑪格麗特的生活沉浸在如何破解數學謎題,她深陷其中,且因即將在大教室發表她的最新研究,情緒時上時下。她不能沒有數學,卻也在解說數學公式時出錯,又得不到指導教授的真心協助,沮喪、甚至是憤怒地離開校園,放棄博士學位後,得以加倍的工作時間才能償還當初學校支付給她的獎學金。 看起來很冷漠又自私的數學教授告訴她:「研究的目的並不在於回答問題,要回答問題,電腦可以做得更好。要去質疑,提出新的問題,尋找現象之間的關連。」教授依然沒情緒的表情建議她:「數學不能和情緒混在一起。」 《瑪格麗特戀習題》(Marguerite's Theorem)以天才女數學家為主題,讓我聯想到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主演的《天才的禮物》,他身為舅舅,要避免外甥女因天賦無法成為快樂的兒童,更要避免外甥女走向媽媽曾經歷的痛苦。 幸好瑪格麗特有位在中學教數學的媽媽,即使居住在不同的城市,總以電話關心女兒,甚至與瑪格麗特的指導教授有聯繫,關注她離開校園後的生活。瑪格麗特為了解決生活開銷,以天賦運用在房東的麻將場上,也受到以舞蹈為職志的女室友啟發,享受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她們互為影響,激發彼此對生命志業全力以赴。 只想成功只想解題 數學的理性在電影中以教授和教授的兩位愛徒,著墨出他們的基本個性:只想成功,只想解題。瑪格麗特深知這點,於是與教授從牛津大學找來愛好演奏樂器的數學高材生合作,一起研究「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s conjecture)。瑪格麗特居處的牆壁塗滿黑色油漆當寫字板,他倆經常徹夜在黑牆上寫公式。 數學是深奧的數字,是科學,在電影裡可以產生如天空群星閃耀的亮點。例如4=2+2,又例如6=3+3,也可以被2或3整除,最基本的數學,我們懂得。但若是進入更龐大的數字或是遇到質數該怎運算,又例如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片商除了字幕的翻譯,還得請交大應用數學系的教授針對片中的數學再次校閱。 數學的意義是尋找真相,那麼,瑪格麗特除了數學解題之外,還得面對生活中的哪些狀況?法國導演安娜諾維昂(也是本片編劇之一)以身為女性的視角創作,探討女性投入科學領域是否能與生活平衡,是否能投入人際關係。 諾維昂的先生是知名法國演員尚皮耶達胡桑,在此片演出冷面嚴謹的數學教授。艾拉朗夫飾演瑪格麗特,氣場十足,外貌神似瑞秋懷茲。甚至也神似德國女數學家埃米諾特,諾特的學術成就媲美愛因斯坦與居里夫人。 跳脫框架改變視角 瑪格麗特的爸爸拋棄家庭,是媽媽獨力撫養她長大,而她遺傳自媽媽的數學能力,小學起就幫媽媽改考卷。當瑪格麗特返家,母女又一起改考卷時,瑪格麗特說起自己可能愛上一個男人,「我想他,比想數學還多。」媽媽懂得瑪格麗特內心的防禦性,告訴她雖然爸爸離開她們,但她始終不忘記與他曾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電影中提到的哥德巴赫猜想與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都是數學無限與未解決的問題,也是片中教授所強調的必須要有創造力,跳脫框架,改變視角,發明新的方法。

MORE

【不同凡響】我喜歡馬奎斯的原因

文/Kwonlee 譯/鄒宜姮 回到波哥大時正在下雨,寒冷又沉悶。一九四三年下午四點馬奎斯獨自抵達波哥大的薩瓦納火車站(Estación de la Sabana)時,這座灰暗的城市大雨傾盆。在又冷又下著雨的城市裡,我感受到孤獨和鄉愁。 準備搭乘三十六小時的航班返回首爾時,我終於丟掉了那件不知為何一直沒丟掉的冬季厚外套。現在的我領悟到只要一離開哥倫比亞,一切都將永遠消失。我再也看不到睡在吊床上的人、搖搖晃晃的驢子、在骯髒的馬格達萊納河裡洗澡的人、攀爬和搖晃芒果樹的男孩,以及嘶嘶爬上河岸的巨大鬣蜥。我知道沒有人會相信我親眼看過馬康多,但那些強烈得足以引起嘔吐和頭痛的幻象讓我暗自竊喜,因為即便無法證明,我也是唯一一個知道海市蜃樓存在於這世界某處的人。 此時此刻,我再一次問自己,為什麼是馬奎斯?用一個問題回答另一個問題。代表二十世紀後期的眾多作家中,哪位作家只透過一本小說就打造出龐大的世界觀?當作家們像競賽般進行各種文學實驗,只為了知名書評家能為自己寫上一句話,誰獨自抓住了瀕臨死亡的小說的衣領?是誰填補了與韓國相反、地球另一端的陌生異國他鄉的幻想?有時候我們會瘋狂地喜歡一個人卻永遠不知道原因為何,也許毫無原因的喜歡就是真愛吧。 盤點馬奎斯的好 我無法用一句話回答問題,所以常常像寫資產負債表一樣列表: ˙他是一位老奸巨猾的作家。口才突出,沒有人能夠追上他的本領。就算原本想談論的是愛情,話題也會不知不覺轉向阿里薩讀書狂時節的故事,就像奶奶講以前的故事給孫子聽一樣。 ˙以一瀉千里的口才,講述一個天衣無縫的故事。 ˙他的故事就是一連串事件的接續,就像看了數百萬部電影的預告片一樣,他似乎在自言自語地說「我剛剛說了什麼啊?」 ˙他是一個讓人不想知道結局的作家,讓我只想永遠留在他的故事裡。 ˙他不會讓你有讀完美主義者或強迫症患者的文章時那樣的疲倦感,他為每一個文句都賦予幸福。 ˙他很坦率,過分坦率。 ˙他寫作的每一個瞬間都像一場慶典。這個故事就像陽光照進了我憂鬱的生活,馬奎斯治療了我的憂鬱症和煩躁。當我充滿憤怒時,他在我旁邊輕輕地拍拍我,並慢慢說著參雜了幽默的故事。 ˙他是真正的煉金術士。死灰如同金粉般從他的指尖揮灑而出。 ˙他的作品就像是洛可可時代的諷刺畫。 ˙不會讓讀者獨自一人被一種感情牽著鼻子走。 ˙讀者通常瘋狂地在字裡行間徘徊,尋找作家留下的偉大台詞。大多數作家假裝流露於字裡行間,實際上卻用一團雪球的方式,故意將格言丟入自己的作品,但馬奎斯不會故意寫出格言,而是透過他的生活態度和行動表現出來。所以他的句子不能一一移動,因為那不是一草一木,而是一座巨大的山。 ˙馬奎斯是個浪漫主義者,浪漫為平淡的敘事增添了時間,並為故事加倍增添了立體感。然而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只不過是為「禁忌之愛」這個共同主題增添了內容,對我來說卻非常陌生。儘管如此,《愛在瘟疫蔓延時》依舊可愛又惹人憐愛。所有的小說沒有都很偉大的必要,不必每次都具描述性,也不必被賦予意義。這不就是所謂的「魅力」嗎? ˙他和塞萬提斯很像,但又很不同,他們都戴著同樣名為幽默的裝飾品,穿著同樣名為妄想的衣服。然而,塞萬提斯透過個人的妄想呈現了一場獨角戲,馬奎斯則透過實現集體的妄想說服了世界。這種妄想具備群體性,但並未以某一大陸的迷信結束,而是擴張為普世的夢想。這不是一個人的誇張妄想,那些鄙視迷信和符咒、受過理性教育的西方知識分子也被折服的過程十分驚人。 (摘自《在加勒比海遇見馬奎斯:追尋《百年孤寂》與賈西亞‧馬奎斯足跡的哥倫比亞深度紀行》,時報出版)

MORE
/4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