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星雲說偈--幸福安樂

文/星雲大師 一朵蓮含一聖胎, 一生功就一花開; 稱身瓔珞隨心現, 盈器酥酡逐念來。 ──元.楚石梵琦 「一朵蓮含一聖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經典裡記載,如果有人發願往生西方,持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池裡,就會生長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等到念佛的功德圓滿,這朵蓮花就會盛開。 「稱身瓔珞隨心現,盈器酥酡逐念來」,屆時瓔珞寶物隨心念而顯現於身,酥酡妙味自然盈滿缽具,所以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既有美味的甘露珍饈,身上的珍寶裝飾也一應俱全。 佛教所說的淨土有很多種,像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還有現在人間佛教所倡導的「人間淨土」等等。其實,我們只要把人做好,把心念照顧好,淨土就在現世,不必等待來生,淨土就在當下。 世間人只知汲汲營營追求物質的享樂,可是這只能滿足一時的需求,無法帶來恆久的快樂。 而淨土的世界是快樂的,西方淨土稱極樂世界,更是世俗之樂所難以比較的。 因此,與其追求短暫易逝的世間欲樂,何不念佛求取永久的快樂呢?念佛修行,能將極樂世界的淨土實現於人間,倘若人人都能念佛,淨土不就在人間可以實現了嗎? 不論我們現今所處的這個五濁惡世如何不理想、不完美,但是我們心中可以另外擁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所謂「心淨則國土淨」,只要我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慈悲的心、光明的心,就能創造自己心中的淨土。 淨土處處都是,只是個人感受不同,凡事往好處想,往善美處想,所思所行皆善美,自然就能與淨土相應。

MORE

星雲說偈--如如不動

文/星雲大師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宋.道川 這是南宋臨濟宗的道川禪師在注釋《金剛經》之時,所作的一首偈頌詩。《金剛經》有云:「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我們所看到的山河大地,究竟是實相,還是非相?這首偈頌詩做了一個詮釋。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遠眺山巒,能觀見山水的色相,然而走近山林溪邊聽水,卻悄然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春天過去了,花開的景象依然存在;人來了,卻不曾驚動枝頭上的小鳥。道川禪師的偈頌看似矛盾,其實這就是悟道的境界,能夠聽到無聲之聲,能夠反聞自性,對一切境都能夠如如不動。 我十二歲出家,十五歲受戒,那時正是精力充沛、好奇心最旺盛的時候,看到遠方的山景,難免會多看幾眼;聽到淙淙的流水聲,就想知道聲音從哪裡來,甚至對於身旁的人事物,也難免好奇地多看一眼。引禮師父看到了,一把楊柳枝即刻就打在身上,責問我:「看什麼,哪一樣東西是你的?」 於是我漸漸學會收攝身心,往內看自己的心念,傾聽自己的心聲,不在外境上追逐。 我們常在外境、外相上計較,而忘了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我們清淨的自性,是不會因外在的種種境界而消失,它是始終存在的。只是一般人經常被外相所迷惑,執著於所聞所見,而無法身心自在。 如《金剛經》所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對一個悟道的禪者而言,他明白山河大地等萬物,皆未曾有生滅。因此,他不會被這些外在的生滅所迷,也不會被外境所轉,所以任憑世事如何變幻,心境都能安然自在。我們若能學習以一顆清淨心看待世間,人生必然有一番不同的風景。

MORE

星雲說偈--不著一塵

文/星雲大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唐.神秀 唐朝神秀禪師的這首詩偈,是說修道的過程,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心念,才不會使心靈蒙塵。神秀禪師當時寫下這首偈子之時,雖然尚未見性,不過我們如果能夠早晚持誦,依此勤修,也可以增長智慧。詩偈裡將身體比喻為菩提樹,將心靈比喻為能照徹萬物的鏡台,明鏡必須時刻用心拂拭,才不會讓無明塵勞覆蓋了自己清明的本性。 「身是菩提樹」,菩提樹對佛教徒而言,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為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故而菩提樹又稱為「佛樹」、「覺樹」或「思惟樹」等,象徵著徹悟真理,超凡脫俗的境界。 「心如明鏡台」,我們的心就好像一面鏡子,如果鏡子布滿塵沙,就無法看得清楚,也就無法顯現出自家的本來面目,對於世間的實相,當然就無法洞然明白。 身心一旦被貪心、瞋恚、我執、我慢所覆蓋,就像鏡子滿布塵埃一般,無法認清自己,也無法與道相應。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我們應該時時用照心的鏡子觀照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二六時中,要懂得自覺心念的善惡,自我警惕。正如慈航法師說的:「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時時反省為要。 每天能省察自己的身口意念,便可止惡行善,就如《萬善同歸集》所說的:「步步觀照,念念無差。」如此自能漸漸去除身心的塵垢,止息妄念,減少煩惱,身心安樂。

MORE

星雲說偈--本分事

文/星雲大師 萬水千山訪知音, 誰知步步未沾塵; 腳跟下事能回顧, 翻身不墮妄和真。 ──民國.來果 一個人空有華而不實的理想,沒有實際的目標和作為,是難以有成果的。凡事都要從基礎做起,所謂萬丈高樓從平地起,修行也是如此,必須要腳踏實地。 「萬水千山訪知音,誰知步步未沾塵」,有的人認為修行,必須走遍千山萬水,到處參訪高僧大德,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很快就能大徹大悟,其實不然。大德們所說,是他們自身悟道的境界,修行者如果沒有朝心地去下工夫,沒有從自己的本分事先做好,還是無法體悟,依舊還是一場空。再者,縱然遍參古德耆宿,可是不能效法大德們的言行,只是空費草鞋錢,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正如做學問、做研究,空有理論是不夠的,最終還是必須要有實務經驗,知行要能合一。 「腳跟下事能回顧,翻身不墮妄和真」,所以,儘管行腳了許多的路,拜見了多少長老高僧也是枉然,因為沒有做到自己最切身的腳跟下事、本分事。本分事是沒有人能代替,唯有自己努力,別人幫不上忙,最多只能給予指引,況且,做與不做還在於自己的決心。 一個初學佛的人,要懂得找尋自己,知道如何安頓自己;一個參禪的人,要能夠認清自己的本性;即使是一般的社會大眾,若每個人能將自己做人的本分做好,做一個好人;工作時,將自己分內的事情做好,不推託、不卸責,這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了。

MORE

星雲說偈--莫蹉跎

文/星雲大師 盡說修行不在遲, 今生還有後生期; 三塗一報五千劫, 出得頭來是幾時? ──宋.石屋清珙 「盡說修行不在遲,今生還有後生期」,很多人雖然覺得學佛修行很好,可是真要他學佛,就會說:「我還年輕,事業正如日中天,等老了再說。」等到年老時,又說:「哎呀!年紀大了,拜佛都拜不動,手腳也不靈活了,等下輩子再說吧。」人生大好的學佛光陰,就這樣蹉跎而過了,這是很可惜的。 「三塗一報五千劫,出得頭來是幾時」,三塗指的就是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在人道輪迴,一生最多百年,可是墮落在三塗受業報之苦,卻可能有五千劫這麼長久的時間,而後想再回到人身修行,這當中早已過了億萬年也難以計數的時光了。即使投生在天道,天道只知忙於享樂,也不會想到要修行,唯有苦樂參半的人間,才是最適合修行的。 有的人一心想上天堂,但是上天堂要有上天堂的條件;有的人墮入地獄,也有他墮入地獄的因緣業報,而得人身更是不易。《阿含經》云:「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說明能得人身是十分稀有難得的事。人間可說是天堂和地獄的中樞站,不論上窮碧落下黃泉,都以人間為起點。 人生很多事情,錯失了良機,就再也沒有下一次的因緣,得人身也是如此。吾人應該好好珍惜難得的人身,趁早學佛修行,慎勿為惡造業,多做有益人間的善事、好事;多說慈悲、真實的愛語;多存善念,為自己的今生來世播下好因好緣。

MORE

星雲說偈--修心之要

文/星雲大師 信命不修心, 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 天地自相保。 ──古德 這首詩偈意思是說:一切的福壽果報,都離不開心地的修持。所以,與其怨嘆命乖運拙,倒不如心存善念,時常與人結緣,就是為自己培植福壽的因緣,慢慢自會否極泰來,如意順遂。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一個只相信命運而不懂得修心的人,很容易被外境牽著鼻子走,這樣的人生無法安穩、踏實。 雖然我們周遭的人事物,都可能會影響自己的禍福成敗,但那都只是短暫的、次要的,最終仍與我們個人的身口意有絕大的關係,一個人要心存善念或心存惡念,這是可以操之在己的。 明朝的進士袁了凡,原本深信占卜之言,指其命中沒有子嗣,而且將在五十三歲命終。他覺得自己一生的福禍,冥冥中早已註定,何必去求,人生從此變得消沉頹唐。後來,南京棲霞山雲谷禪師指點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於是,袁了凡一改先前的消極態度,開始積極行善,每天在自己的功過格上,自我檢討行為得失,終於徹底的改造自己的命運。就如佛教常說的,時時心存正念、善念,就可以隨緣消舊業,改變自己的人生。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一個人若能心存善念,有因果觀念,凡事不計較、不執著,有隨緣的性格,在心地上用工夫,自會得到龍天的護佑。 有謂「一切福田,皆離不開心地」,一善能消百惡,命運不是不能改變的,只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和行為,行善作福,自淨其意,就能改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MORE

星雲說偈--悟者的世界

文/星雲大師 菩薩與俗同居, 清淨曾無染世; 愚人貪著涅槃, 智者生死實際。 ──梁.寶誌 「菩薩與俗同居,清淨曾無染世」,有人說,菩薩是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菩薩,故而菩薩也是由人所成的。古德也說:「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是故成凡成聖,全在於我們的這一顆心。當心念清淨無染,心心念念皆為大眾,沒有了分別比較,那就是佛,就是菩薩。菩薩對所有的眾生,都是心存平等,沒有絲毫的差別對待。 在禪堂裡,維那時時警策大眾「莫妄想」、「提起正念」、「照顧腳下」,無非是要人活在此時此刻,莫隨著妄念流轉。 經典裡,也常告誡時時守護清淨心,善護本自具有的如來心,不要受世間相所染著。 「愚人貪著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的境界。愚人嚮往、貪著涅槃的清淨美好,卻忘了眼前的娑婆世界。 佛陀常說「人身難得」,好不容易出生在人間,應該好好善用有限的生命,怎麼能張口閉口都希望往生西方。 在現世生活,要有此時此地即是西方想。即使所處的環境不理想,也要發願美化世間,由自己做起,希望所處的周遭環境,凡走過的地方,都能如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清淨美好。 「智者生死實際」,有生必有死,人人皆如此,這也是不可推翻的真理。 有智慧的人,明白生死是一體的,死亡只是階段的轉換,接著便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因此,智者對於生死,順其自然;面對生死,也能處之泰然。 佛門常說「悟後起修」,即便是開悟了,悟者覺悟之後的生活,一樣是飢來吃飯睏時眠。 即使與俗人同居,依然保有清淨心,更不會執著於涅槃的追求,能夠生死一如,對生死不懼不迷,在生死中依然自在度眾。

MORE

星雲說偈--自在的生活

文/星雲大師 憂愁煩惱莫管他, 逢人見面要說好; 悲歡離合隨因緣, 老病死生不牽掛。 ──星雲 俗話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生命苦短,怎麼可以終日憂愁過日呢?那麼如何擁有自在快樂的生活呢?首先「憂愁煩惱莫管他」,像有的人富甲一方,衣食無憂,卻時常為了世俗人情的紛擾,日夜不得安寧。反而有的人雖然沒有錢,卻能安於粗茶淡飯,因此心中無有憂愁,自在度日。 其次,「逢人見面要說好」,我非常提倡「見面三句話」,看到人來說一句:「你好啊!」、「大家好!」、「今天天氣很好啊!」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問候,無形中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也讓人聽了歡喜。只是有的人個性慳吝,常常見了人,連說一句好話,都不肯布施。其實,一句單純的問好,正是友誼的開端,也是生活中的一種密行。 「悲歡離合隨因緣」,就如宋代蘇軾的詞中所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四季有春夏秋冬的更迭,人有生老病死的過程,這是大自然的定律,無可改變的,但是我們的心境卻可以改變。凡事隨順因緣不強求,就能在無常變化的世間,找到身心的安穩處。 「老病死生不牽掛」,以佛教的「十二因緣」來說,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的法則,不必為此牽腸掛肚。所以,古代的禪者面對生死,有人坐立而去,有人入水高歌而逝,也有人先祭而滅,態度是多麼坦然灑脫啊!我們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仔細體悟這四句偈的含意,就能漸漸放下許多不必要的牽掛及憂慮,安享自在解脫的生活。

MORE

星雲說偈--信心門

風月山川共一家, 誰來語下定龍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 筆頭昨夜自生花。 ──宋.心聞曇賁 這首詩偈是宋朝的心聞曇賁禪師所作,主要告訴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要肯定自己與生俱來的真如佛性。風月山川都蘊含著無限的寶藏,吾人也要開發內心的寶藏,進而證悟自己的佛性。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風月山川,都各有其獨特的性能與價值,是無法比較的,有誰可以為它們定高下嗎?譬如「風」,維繫了萬種生物的存在,許多植物藉由風力的媒介而來傳宗接代,像木棉花、蒲公英。此外,在荷蘭據說擁有一部風車,就等於豢養了好幾千匹馬,當地人就是依靠著風車來產生動能,以此來碾穀、榨油、造紙。又譬如水,人只要幾天沒喝水,就會死亡,可見水的重要性。 同樣地,每個人降誕到這個世間,雖然各有因緣,但每個人的佛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尊貴,所以佛陀出生時,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宣言,也就是告訴我們,要珍視自己的佛性。 「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太白,指的是唐代詩仙李白,雖然李白未曾登過進士廷試的便殿,但靠著天生的文字才華,並不因為這樣就被埋沒了。過去,佛光山曾在中國電視公司,製作一個「信心門」的節目,片頭一開始就唱:「世間的財富,要用信心的手去取;遼闊的江海,要用信心的船來渡。豐碩的果實,要用信心的根生長;無盡的寶藏,要從信心的門進入。」這都說明:信心正是通往成功的一扇門。 對學佛的人而言,信是入道的要門,即使是一般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也都要以信心為本,以信心為力量,才能突破難關,開創未來。

MORE

星雲說偈--菩薩行

文/星雲大師 不觀有為過, 懈怠放逸害; 諸法常不動, 離相名菩薩。 ──《解深密經》 「不觀有為過,懈怠放逸害」,如果不懂得觀察有為法的過患,就會導致懈怠放逸的害處。《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種種的一切,變幻無常,都是因緣所生,緣聚則生,緣滅則散,不應過於沉迷、執著於有為法。如此一來,才會懂得珍惜此生難得的人身,及時精進,不讓自己放逸懈怠。 有謂「今日脫下鞋和襪,明朝不知穿不穿?」生命無常,每天可說都是新生命的開始,應該把握每一時、每一刻。時間就是生命,一天二十四小時,扣除吃飯睡覺等等瑣事,其實沒剩多少時間,因此,每分每秒都要善加利用、珍惜啊! 「諸法常不動」,真理是恆常不動的,不會因外境變化而有所動搖,所以不會因時間或空間的變異而改變、消失,不像有為法倏忽改變,無法恆常。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永遠不死,恆常不變的,只要我們能證悟佛性,然而眾生由於被妄想執著所障蔽,才會無法顯發佛性。 「離相名菩薩」,《金剛經》有云,如果菩薩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分別,就不能稱為菩薩。我們應該效法諸佛菩薩「無我」的精神,譬如布施的時候,能夠無所求的布施;待人處事,不斤斤計較人我如何,那麼在學習菩薩行的過程,就不易有糾紛、偏頗,才能在菩薩道上永不退轉。

MORE
/10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