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代替之寶

我們待人處事,有時會養成不自覺的負面態度,比方:抱怨、冷漠、虛偽、傲慢、主觀等。長久以這些負面的態度待人,必然會讓人反感。在此提出八個代替方案: 第一、以關愛代替抱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又因生長環境及不同的生活經驗,在思想、態度及行為習慣等各方面,不免會有歧見。若是以抱怨來反應不滿,只會加劇爭執;唯有以關愛來代替抱怨,才能化解衝突。 第二、以熱忱代替冷漠:身旁的人是我們的鏡子,當我們顯示一副冷漠的表情,鏡子映現的當然也是一副冷面孔。所以要以熱忱來代替冷漠,如此,我們所回收的熱忱,必定百倍於所付出的。 第三、以鼓勵代替責罰:子弟、下屬若有過失,用責罰的方式來要求,不一定能收到效果。若善用鼓勵,婉言規勸、一句嘉許的話,或一些賞賜,讓他感受到我們的期許,產生的力量會更大。 第四、以啟發代替公式:現代人辦事都講究程序、公式。當然,公式、程序很重要,不過,若能以啟發性的引導代之,對受教者必能得到更大的助益。 第五、以寬容代替嚴苛:古人說「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風。」秋天之氣是肅殺、嚴謹的;春風是溫暖、柔和的。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謹慎嚴格,德行學業才會進步 ;待人則要寬容敦厚,才能讓對方衷心感動、服氣。 第六、以真誠代替虛偽:虛情假意或許能騙人一時,幾次過後讓別人瞧出我們的虛假,會自動將我們的言行舉止打折扣。還是真誠待人,才能歷久不衰。 第七、以謙讓代替高傲:有的人以傲慢的態度顯示自己的高貴,冀望獲得別人的尊敬。其實傲慢的態度往往代表內心的淺薄,反更讓別人輕視。唯有謙虛禮讓,才能贏得別人的真心尊重。 第八、以客觀代替主觀:能客觀的觀察事物,所提出的建言或看法,會更周延完整,容易為人接受。因此,不要太主觀、太執著,才能贏得他人的好感。 提出八點「代替之寶」,希望大家能以好的、正面的處世態度,來改正負面的、不好的行為態度: 第一、以關愛代替抱怨,   第二、以熱忱代替冷漠, 第三、以鼓勵代替責罰,   第四、以啟發代替公式, 第五、以寬容代替嚴苛,   第六、以真誠代替虛偽, 第七、以謙讓代替高傲,   第八、以客觀代替主觀。

MORE

星雲說偈--無相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六祖壇經》這四句偈出自《六祖壇經》的〈無相頌〉,體現了在家居士的修行之道,也堪作為我們立身處世的座右銘。  常聽人說要修行、要修行,可是修行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與真理相應,為了自我提昇、斷除生死煩惱。  「心平何勞持戒」,所謂「心、佛、眾生,等無差別」,凡夫與聖賢,都具足真如法性,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所以是平等;既是平等,哪裡有尊卑高下的差別?一切都是平等法。  在平等法裡,沒有分別、沒有大小、沒有糾紛。當一個人的心中常持平等觀,他的舉手投足必然合乎禮法,又何須再刻意去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如果我們的行為耿直正當,不諂曲、不虛偽,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當當做事,做人處事合乎八正道,如維摩詰居士說「直心是道埸」,何必一定在形式上去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每個人都要有感恩心。  我們今天可以立足在這個世間,國家給予我們多少幫助?教育給予我們多少知識?各行各業的人士,給予我們多少方便?他們對我們都是有恩惠的。  尤其父母生我、養我、教我,更應該感恩。  感恩的人才是富有之人,不感恩的人則是貧窮。  「義則上下相憐」,平日對上要尊敬,對下要憐愛,人我之間互相幫肋、互相友好、互相提攜,這不就是有情有義的人生嗎?  這四句偈提醒我們,要做一個有感恩心的人,有義氣的人,有禮讓的人,有忍耐的人,這會增加人生很大的修養!

MORE

星雲說偈--普賢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普賢警眾偈〉 大陸有所謂「四大名山」,為佛教四大菩薩的應化道場,分別是:山西五台山,為大智文殊師菩薩的道場;四川峨嵋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為大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的道場。這首〈普賢警眾偈〉,就是大行普賢菩薩所作,佛教的寺院也常在晚課時誦念這段偈頌,警示大眾珍惜現有人生,不可虛度光陰。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一天過去了,生命也隨之減少一天。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就如同在水裡優遊自在的魚兒,忽然警覺河池中的水越來越少,不禁慌亂無主,哪裡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轉念一想,生命就如石火電光,無常的大火馬上就要燒到頭上來了,還要繼續放逸享樂下去嗎?應該精勤學道,早日出離生死大海。 在佛教裡有四種精進,又稱「四正勤」:一、未生惡,令不生;二、已生惡,令去除;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已生善,令增長。對於斷惡修善,必須精進、勤勞的去做,不可有片刻的懈怠放逸。 人不要心存僥倖,認為壞習慣慢慢戒除,好事慢慢去做就好了;今天過了還有明天,今年過了還有明年,卻不知人命無常,生命就在呼吸之間,是由不得人的。 尤其一個學道之人,應當常思「國土危脆,人事無常」,所謂「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一切的榮華富貴都是過往雲煙,你可以擁有,但是不能不為生命的未來做一些預備、播種的工作。就如晴天備傘,白天備燭、備手電筒,平日總要有些預備。人生如何預備?唯有把握當下廣結善緣,廣修善行,才不會空過這一期寶貴的生命!

MORE

星雲說偈--最妙藥

施為最妙藥, 能除於重病, 行於不平處, 用施以為杖。 ──《大莊嚴論經》 這首偈語主要是讚說布施的功用。 「施為最妙藥,能除於重病」,布施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良藥。比方小孩哭鬧,母親給他一塊糖,或者給他一塊錢,就可以讓他轉哭為笑。窮苦的人家生活艱難,給他們一點布施幫助,就可以讓他們減輕生活的悲苦。 不過說到布施,一般人只知道拿金錢布施,這比較容易做到,像現在很多有錢人、企業家等,以為出一點錢就是功德,可以消災免難,但不盡然如此。其實功德不只是錢財的布施,金錢之外的布施,還有身體力行,以服務、奉獻、做義工等來布施,那也很了不起;出錢出力以外,最好還能說好話,以讚美、心意的隨喜來布施;除此之外,心意的供養更為重要,能以心香一瓣,凡事待人以誠就是最好的布施了。 佛教裡的布施,分為「財布施」,即金錢、物質的布施;「法布施」,為技術、真理、佛法的傳授;尤其「無畏布施」,是為人主持公理正義,讓眾生遠離恐懼、害怕,如觀世音菩薩又名為「觀自在」、「施無畏」,因為他能救苦救難,施予眾生自在、安心,讓他們不要害怕,甚至得到光明吉祥。 所以講到布施,我們應該擴大布施的層次與範圍,如:給人一個微笑,所謂「面上無瞋是供養」,是為面孔的布施;給人關懷的注目,是眼睛的布施;傾聽眾生的聲音,是耳朵的布施;多讚美、多說好話,是口的布施;做義工、為人服務,是身體的布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可以行布施。 「行於不平處,用施以為杖」,布施如同行走在路面不平的地方,有一根手杖為依靠,所到之處就能行路平安,得道多助了。

MORE

大人風範

何謂大人?《遺教經》中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慈悲道場懺法》說:「若能於善無有礙者,可謂合道有力大人。」禪師說:「觸境遇緣,不變不動,方名有力大人。」如此看來,所謂的大人,並非單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而是指有修養氣度不凡者,如:書香之家,有書香之家的風範,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德的風儀。如何才算泱泱氣度的大人風範?下面有四點意見: 第一、清廉者有容人的雅量:擁有清廉、正直的美德,奉公守法,不貪污舞弊者,當然稱得上是正人君子,更重要的是,要有容人的雅量,才稱得上是大人。世間人既有貴賤賢愚之分,智力氣質也有高低清濁之別。因此,清廉者不一定要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應包容寬宥別人的不足,「同流而不合污」,包容的雅量才能感化他人。 第二、寬大者有果斷的決心:藺相如退車避席以讓廉頗,感動廉頗負荊請罪;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贏得孟獲真心來歸。上述兩則是歷史上以寬大的心胸折伏他人的典故。寬大並非沒有原則,沒有原則的寬大只是姑息,非真正寬大。藺相如在秦王的淫威之下,仍能完璧歸趙;諸葛亮巧謀策畫,以老弱婦孺阻止司馬懿二十萬大軍的「空城計」,可以得知他們處人心胸寬大,處事卻果斷勇猛。因此,寬大者更難得的是具明智果斷的特質。 第三、聰明者不必苛求嚴察:對待一個小人,如果太嚴苛,他反而更要為非作歹;假若雖知他的缺點,卻留給餘地,他會感受到你的善意而回頭轉身。真正聰明人,不苛求他人的品德,不嚴察他人的過失,即俗語所說「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因此,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的聰明人,才是具備大人風範。 第四、正直者不陷矯枉過正:正直是很好的品德,可是千萬不能太過執著。每個人對於品德的要求不一,若以自己的標準苛求別人,不僅他人不歡喜,也會為自己帶來痛苦。因此,能持不偏不倚的中道精神,也是大人應有的風範。 在現實的社會上,有財富地位者,當然是大人物;但是,升斗小民也可以是人格上的大人物,只要具備四項風範,都是值得尊敬的大人: 第一、清廉者有容人的雅量,  第二、寬大者有果斷的決心, 第三、聰明者不必苛求嚴察,  第四、正直者不陷矯枉過正。

MORE

星雲說偈--今世因來世果

生前太愚痴,不為今日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做。 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 兩岸各無船,渺渺應難渡。 ──唐.寒山大士 唐朝寒山大士的這首詩偈,說明了我們人有前生、有今生、還有來世。對於這三世之間的因果關係,有一首偈語說得很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如果想要知道過去的一生當中,我們究竟做了些什麼,其實從我們現在所過的生活,就可以推知過去一生中所種的因了。 同樣地,我們想知道來生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從今生所種的因,便可以決定。 因此,人之過去、現在、未來,可以說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生前太愚痴,不為今日悟」,是說前生太過愚痴,沒有好好的去修福修慧,所以今生就不聰明,沒有宿慧,更不能開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做」,現在會如此貧窮,是因為過去沒有布施、沒有利人,就像田地裡沒有播種,現在怎麼能有收成呢? 「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我們今生不在田地裡辛勤播種,就沒有福德因緣,來生還是一樣的貧窮。 「兩岸各無船,渺渺應難渡」,如果前世今生都不努力勤修,我們的人生就會像在生死海的兩岸,都沒有得渡的船,那麼,我們怎麼樣從此岸到彼岸?怎麼樣從生死到涅槃?怎麼樣從迷妄到覺悟?怎麼樣可以了生脫死呢? 其實,佛法就是慈航,佛法可以給我們得渡,把我們從痛苦的此岸,引渡到快樂的彼岸。唐朝寒山大士的這一首詩偈,就是提醒我們,要信奉佛法,要好好修行。

MORE

星雲說偈-- 舌之功過

甘露及毒藥, 皆在人舌中; 甘露謂實語, 妄語則為毒。 ──《法苑珠林》 一般人對於飲食,往往會揀擇好壞、精粗,也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食」要珍饈美味,「飲」要甘露瓊漿才歡喜;如果不小心吃到腐壞的東西,或食物中毒,就會感到身體不適。在《法苑珠林》裡提到甘露或毒藥,並不一定是指吃的東西,真正的甘露、毒藥,是在人的口舌之中。 例如一句好話,讓人聽了如沐春風,這不就是如飲甘露嗎?一句傷人的壞話,使人煩惱、喪失信心而憂愁苦悶,這不等於是毒藥嗎?一個人的內心擁有甘露瓊漿,口中就能生出讚美、尊敬、恭維的甘露,給人歡喜,給人幫助,給人希望。但是當心中的貪瞋邪見生起時,就像製造毒藥,出言吐語經常是諷刺和傷害,這不僅像毒藥,而且更甚於刀劍,具有致命的殺傷力。 佛法裡有所謂的「十惡行」,分別是:身體犯的過錯,有殺生、偷盜、邪淫等三種;心意所犯的惡行有貪欲、瞋恨、愚癡三種;但口舌犯的罪業就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種,因此我們對於口業的防範,不能不加以慎重。 如果能把口容易犯的四種惡行去除,達到《金剛經》所說:「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說出的話就是甘露瓊漿了。 真實的語言,有如甘露的溫潤,似音樂的動聽,像花朵的芬芳;虛妄的語言則像毒藥、刀劍,會讓人有致命的危險。因此,《法苑珠林》的這四句偈子:「甘露及毒藥,皆在人舌中;甘露謂實語,妄語則為毒」,為我們平日的談吐應對,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MORE

星雲說偈--滅除傲慢

文/星雲大師 人常有一種劣根性,什麼樣的劣根性?就是傲慢的性格。譬如,對老弱孤苦看不起,對年少幼小看不起,對貧窮的人看不起,對沒有學問的人看不起……,這種看不起的心態,就是常在他人面前,心生優越感,這是一種傲慢的態度。 內心傲慢的人,比沒有知識、沒有道德還要糟糕,這種人內在膚淺,個性不成熟,不懂得謙卑的道理。我們看自然界裡,樹上的果實成熟了,樹枝會垂下來;田裡的稻穗愈是成熟,稻穗會垂得愈低;愈是偉大的人物,待人愈是尊重謙卑。所以,這世間什麼才堪稱人格偉大?不外乎謙虛、有禮、尊重。有的人雖然學富五車,能力過人,卻是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他人,當然也無法贏得他人的敬重。 那麼如何去除、降伏自己的傲慢心呢?「若於老少所,語言常含笑」,假如在老人或少年聚居之地,比方說現在的養老院,或者中小學、育幼院,甚至是少年輔育院,對他們說話更應該態度親切,保持微笑的風度。為什麼?不管是老或少,更需要人們對他謙虛,對他關懷,讓他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人情的善意。 像有的人認為施捨金錢給人,就是很大的善行,倘若不尊重人,以傲慢心來給,就算布施的錢財再多,也沒有價值。又如對人指導開示,沒有尊重之心,同樣也無法獲得對方的信服與接受。所以,能夠語帶親切、微笑尊重,才能自他歡喜。 「發言先慰問,滅除己傲慢」,想消除傲慢,就要學習多講好話,可以準備一本筆記簿,在本子裡記下二、三百句的好話,常將這些話對他人講。比方:您吃過飯了嗎?最近好嗎?早晚氣候涼多保重……,經常這樣軟言慰問關懷周遭相識與不相識的人,關心有緣或無緣的人,不僅人際關係可以和諧,也能消除自己的傲慢心,何樂而不為呢?

MORE

星雲說偈 --塵去光生

淨心守志, 可會至道, 譬如磨鏡, 垢去明存。 ──《四十二章經》 這四句偈出自《四十二章經》,主要是勸勉學道者修行及用心之道。 一個有志之士,應如何完成自己,如何獲得心靈的自在? 「淨心守志」,所謂淨心者,等於衣服髒了要清洗,身體髒了要沐浴,用水洗滌了才會恢復清淨。當我們的心被煩惱無明染污了,要怎麼淨化它呢?首要先發心。發慈悲心,人我的計較、比較、是非會消失;發喜捨心,歡喜幫助人,貪欲執著的心也會滅去;發般若心,愚癡、邪見的心自然會消除,因此發心是淨心之要。 發心的力量很大。發心吃飯,飯會吃得美味飽滿;發心走路,路可以走得長遠;發心做事,事情就不會感到辛苦。所以一發心,不管任何的忙碌、辛勞,都能心甘情願去完成。同樣地,當我們發起一念淨化自己的心念,自然能將自心調理得柔順平和。 淨心以後要守志。守什麼志?這裡的「志」是志願,如:願意做好人、願意效法聖賢、願意做一個時時刻刻服務眾生,幫助他人的人。過去諸佛菩薩、歷代聖賢,皆因發心立願而得以成就,他們的願力,都可以作為我們效法的目標。如普賢菩薩發下的十大誓願,經常是佛弟子引以為實踐的德目,內容如下: 一、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二、稱讚如來,是語言的布施;三、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四、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五、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六、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七、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八、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尋;九、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十、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即自己所得的善法功德,願與天下人共享。 一個人若能效法聖賢發心立願,便「可會至道」,不論何時何地,處人處事都感到有力量,能堅持修行的志願,進而明白事理,體悟真理妙道。 「譬如磨鏡,垢去明存」,猶如一面鏡子,因久被塵埃覆蓋而不能照出影像,如果能將鏡面擦拭乾淨,就能照見本來面目。一個人修養身心,要像磨鏡一般,時時修正自己的缺失,自能垢去明存。一旦明白了道理,還有什麼事不能成辦呢?

MORE

星雲說偈-- 基本之道

「初入法海,以信為基」,今日的社會,有很多人信仰佛教,初入佛門即初入法海,應該以信仰為基礎;信仰要純,信仰要淨,信仰要善。「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大海裡的寶藏很多,如果不具備信心,怎麼能進入大海採取寶物呢? 《華嚴經》也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道的根源,是功德的母親,你有了信心,就像樹木有根,修行就有根源;你有了信心,就像幼兒有了母親可以依靠,可以成長;你有了信心,就能成就事業,就能發揮力量;你有了信心,就有前進的動力,可以無事不辦,所以信心門裡有無限的寶藏。 信仰,等於在心靈上燃點一盞燈光,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暗室裡,有了燈光照明,就能看得清楚。一個人具足信心,就如同有了目標、信念,無論是爬山或走路,再高的山也不畏懼,再遠的道路也不覺困難,所以這顆心很重要。信心是力量、信心是智慧、信心是能源,我們要能開發我們的信心寶藏。 「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有了信仰,還要時常親近寺院道場,對修行歡喜信受;也可以在家庭裡設立佛堂,定時修持、課誦。此外,要「以戒為本」,持戒對健全人格是很重要的。戒如良師,持戒就是以戒為老師。戒如同堅固的城牆,可以保護我們不受盜賊的侵害;戒也等於救生艇,可以普載我們渡過生死大海,到達涅槃彼岸;戒更是指南針,可以指引我們行路的方向;戒是儲水囊,可以療治旅人在旅途中的飢渴。 這四句偈主要是勉勵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以信心為根基,將身心安住在佛法;以戒為根本,消極面要能做到防護自己的身口意業,不侵犯別人,積極面則要做到處處饒益眾生,給人助緣。如此就能深入佛法大海,得到信仰的實益。

MORE
/108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