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搶晶片主導權 缺人缺原料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9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幾年來美國已完全體認到現在半導體與石油一樣對現代經濟至關重要,因為這段期間的晶片短缺和對中國大陸主導此產業野心的憂慮,促使美國正斥資數百億美元以確保供應無虞,但仍面臨成本過高、人才短缺,以及在關鍵原料上仍無法與大陸脫鉤的挑戰。

如今,美國政府和企業正斥資數百億美元大力發展國內製造業並保護晶片供應。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自二○二○年以來,半導體業者已在全美各地提出了四十多個計畫,價值近二千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兆),可望創造四萬個就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是一個定義國際經濟競爭輪廓並決定國家政治、科技和軍事優勢產業的重大賭注。誠如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去年十月所說:「石油蘊藏所在的位置決定了過去五十年的地緣政治。」「未來五十年晶片工廠的設立地點更為重要。」

目前晶片製造主要集中在三大熱區──中國大陸(百分之十五)、台灣和南韓(各約略高於百分之二十),讓美國感到不安,擔心若大陸憑藉自己力量、或透過入侵台灣取得主導地位,將威脅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朵受訪時說:「我需要英特爾思考將俄亥俄州那個二百億美元的設施變成一千億美元設施。我們必須說服台積電或三星,他們(產量) 可從每月二萬片晶圓增至十萬片,並在美國取得成功與賺錢。」

高成本與美國合格勞動力的缺短阻礙了電子製造業回流的努力;另一挑戰是,用於晶片製造的其他原料主要來自中國,若要真正使美國晶片業與中國脫鉤,需要揚棄數十年的全球化,產業領袖表示這不切實際。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