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14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6 管事與管人──與嚴長壽先生對談 2-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大師(中)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圓滿三十年佛學講座中,以「管事與管人」為題,與嚴長壽(左)進行對談。講座前,大師及嚴長壽、主持人李紀珠(右)帶領大眾唱〈三寶頌〉。(2006.12.15)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6

管事與管人──與嚴長壽先生對談 2-1

時間:2006年12月15日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主持人(前青輔會主委李紀珠教授):大師的二○○六年佛學講座共有三堂系列演講,今天是「管事與管人」。管人與管事是很難的學問,管理是一門學科,管理既有科學又有藝術,需要親身體會。星雲大師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我認同他的理念「人間佛教」,他同時也不斷地辦教育。亞都麗緻大飯店嚴總裁,目前是中華民國美食協會榮譽會長,也是中華民國觀光協會會長,他出過的兩本書,被金石堂歸為最具影響力,兩本書賣一百萬冊。今晚的講座在歐、亞、美洲共二十個定點,同步以網際網路播放。

提問一:請問大師,成功的管理者條件為何?
大師:今年是我在國父紀念館演講第三十年,也是最後一次在這裡公開演講,真是慚愧不敢當。成功的管理條件,並不是說「我大你小」,就像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著作裡有一句話:我對員工,給他們合掌、鼓勵、尊敬,給他們希望、力量,讓員工感覺公司有無限的未來,不要有太多懷疑、太多計較。所以說到「管理」,第一是鼓勵,給他信心、希望、歡喜、尊嚴。
嚴長壽先生:我來此很惶恐,因為面對星雲大師,我就像小蝦米對大鯨魚,但來了後覺得在大樹下乘涼真好。給員工尊重與希望,是不需要花錢的,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讓員工看得到希望,給他理想待遇,提供不斷學習的環境,甚至要能識人,適得其所地安排員工的位置很重要,造物者給人不同優缺點、個性,應當認識其優缺點,恰如其分地安排職位。做為一個有遠見的領導者,要有更高的格局、視野,用最慈悲的心,讓大家有方向可依循。

提問二:管理與規模有關係嗎?是否大公司重管人,小公司重管事?
嚴長壽先生:我沒管過大公司,我管理的與大師相比是小蝦米,大公司要有更多眼睛幫忙負責,若每件事都事必躬親,會顧此失彼,所以要有一批信賴我的夥伴,須跳開細微的工作,觀看公司更長遠的發展。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基礎,尤其要延續文化,佛光山並不是占據世界每個角落的道場,而是給大家精神的食糧,大師很早就有企業家精神,讓下一代接班,他在一旁觀察,這就是領導人要學習的。

提問三:讀了松下幸之助與大師的書,書中提到管物容易,管錢難;管錢也容易,管事難;管事也容易,管人難;管人也容易,管心更難。大師可否分享對管理的觀察,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大師:管人也難,人有不同意見,要有共識才能發揮力量;管人容易,管心難,大家常講「你不聽我的話」,其實我們又何嘗聽自己的話?剛剛說管理大小公司,人多人少,心量很要緊,如同愛一個國家,才能做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把心胸放大放開,才能包容所有的人。
主持人:大師是說管理人心,先把自己的心放寬,包容別人,給人無私的愛。

提問四:國內有兩位有名的企業家郭台銘與許文龍,根據媒體報導,兩人擁有不同管理風格,郭很嚴謹,主管答不出問題就罰站;許很少進辦公室,常釣魚、聽音樂,也經營得很成功。管理若從人性出發,為何有兩個截然不同風格?
嚴長壽先生:企業中有不同的人,郭台銘很嚴厲,但他內部一定也有關懷員工、激勵士氣的主管;許文龍無為而治,他要讓品質做好,也得有嚴格的品管員或財管員,適人適所找到人才。我掌管旅館,郭台銘若管理我的公司,員工會被他罰站,但談到紀律,烹調飲食都要嚴格要求。各企業屬性不同,要知道自己團隊有何優勢可發揮出來。
大師:許文龍就像笑咪咪的彌勒佛,但笑容背後還有好多事我們看不到;郭台銘屬於雄糾糾的主管,但另外一面也是我們不知道的。佛教講「空」,不空不能存在,茶杯空的,才能裝水;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郭先生與許先生或許嚴謹各不同,但其實他們十八般武藝都精通,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這麼簡單。
主持人:所以兩人都有相對較弱的一面,有人擔任彌勒佛,有人是嚴厲角色,大師說不見得會有別人與他們的優缺點互補,而可能是他們私下的內涵,例如鐵漢柔情我們看不到;笑咪咪的背後,許文龍私下可能也會面色凝重地找員工談一談,只是媒體突顯了某些特質。

提問五:企業家手上有加薪、年終獎金、升遷等「名利」法寶可誘發員工努力。大師手上沒有「利器」,如何帶領團隊?
大師:有一次台北發生員工遊行要求加薪,我在佛光山集合退伍老兵員工們,我跟他們說,各位也可拿個小旗子要求加薪。有個老伯說:「我們不要,這裡薪水雖少,但大家喊我老伯早、老伯好,我們要的不是錢,而是尊重與尊敬。」所以父母對兒女、老師對學生也不是只有權威,還要有尊重。

提問六:不過南華大學是一般大學並非佛教大學,有不少學經濟、企管的學者,當手上沒有名利的「利器」,如何留住或吸引師資?
大師:我沒有利器。南華大學交通雖不便,但我比別人有心;學生家貧,我也沒錢,但我有成千上萬的信徒,他們同樣有心,甚至幫助我在世界各地籌辦佛教學院,在美國辦大學。總之要為別人設想,看他的需要是什麼,才能留住人才。

提問七:管理最重要是帶心,帶心也是最難的,亞都麗緻與圓山,為何管理過程裡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嚴長壽先生:我與同仁的信任一直都延續著,我塑造出來的亞都文化:我們不是台灣最會賺錢,也不是最大的公司,但一樣能服務社會,不是有錢的人才能為社會服務。
我告訴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服務,一定得心被感動,帶著歡喜心做事,在工作中找到價值。當時火災後,我接掌圓山,從圓山進入飯店,要走五十公尺,顧客有壓力。所以我要求同仁,走到門口向顧客表達心裡的歡迎,久了之後,客人稱讚:「你們圓山的態度改變了!」同仁也受到顧客的鼓勵。(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