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年一遇 綠色彗星今訪地球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5萬年來第一次,綠色彗星C/2022 E3(ZTF)今天最接近地球。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綠色彗星C/2022 E3(ZTF)在夜空裡潛行數月,本周逐漸掠過地球,是5萬年來第一次;它今天最靠近地球,根據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屆時它的亮度可達到5等,也就是在無光害、遮蔽的環境下,以肉眼視之,可看見一團模糊光球;若使用雙筒望遠鏡,可以在北方天空清楚觀測到它。

這個來自太空的訪客,掠過地球的距離約達4250萬公里。它上次掠過地球時,尼安德塔人還住在歐亞大陸,智人正從非洲向外擴張,猛瑪象、劍齒虎等冰河時代的大型哺乳動物還在大地上漫遊,北非也仍是潮溼、肥沃和多雨地帶。

天文學家於2022年3月2日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San Diego)的巴洛馬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利用「茲威基瞬變探測器」(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發現C/2022 E3(ZTF)。

這顆長周期彗星來自太陽系遙遠的冰凍星體,被發現時,距離太陽約4.3AU(約6.4億公里)。它最初被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但隨後的觀測顯示出它有彗髮,表示它是一顆彗星。

天文學家暱稱彗星為「髒雪球」,它是由冰、塵埃和岩石構成的球體,通常來自太陽系外緣的環狀區域「歐特雲」(Oort cloud),此一區域主要由冰組成。

碳基分子 為它塗抹翡翠綠色

彗星由岩石、冰和塵埃的固體核心組成,外面包覆一層更多冰和塵埃構成的薄薄氣體,即彗髮。彗星接近太陽時會融化,釋出一股被太陽輻射和等離子體從表面吹出的氣體和塵埃,形成一條向後拖長的霧狀尾巴。

彗星受到不同引力作用而離開歐特雲後,會進入太陽系內部,愈接近炎熱的太陽,就愈容易被地球人看見。全球天文台每年發現的彗星不到12顆。

C/2022 E3(ZTF)有著綠色的彗髮、黃色的塵埃尾及微弱的離子尾;它的翡翠綠色反映了這顆彗星的化學成分,是彗髮內的碳基分子在日光照射下呈現的結果。

提供線索 探究太陽系的形成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物理學教授普林斯(Thomas Prince)說,這顆彗星可提供原始太陽系的相關線索,因為它是在太陽系初期形成。美國太空總署(NASA)打算用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觀測這顆彗星,探究太陽系形成的線索。

NASA在馬里蘭州(Maryland)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行星科學家米拉姆(Stefanie Milam)說:「我們會尋找無法從地面取得的特定分子的特徵。由於韋伯太空望遠鏡很靈敏,我們預期會有新發現。」

它在1月12日通過近日點後亮度逐漸升高,今天通過近地點後就隨著遠離地球而愈來愈暗。台北天文館今天晚間7時30分起,將在「台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與「極深空計畫」的虛擬主播進行線上直播,介紹C/2022 E3(ZTF)並探討彗星相關問題與歷史事件。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