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彈病房滿 室內脫口罩延後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從去年底一再聲稱1月底就會宣布的口罩鬆綁措施,一路拖延。原預計昨天公布相關細節,但指揮中心卻未鬆口。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考量三大原因,包含醫療量能較吃緊、各部會仍須溝通安排,以及春節連假後出現確診數反彈,因此需延遲宣布政策。不過新冠從第5類傳染病降級改為第4類,有機會於今年5月實現。

王必勝表示,室內口罩鬆綁還在研議當中,一是近日醫院病床收治人數較滿,雖然不一定因新冠住院,多是低溫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但仍顯示醫療資源較為吃緊。

二是口罩涉及全國人民,涉及各部會工作的溝通、安排。如各級學校將於2月13日開學,還需要綜整家長、教師等個教育團體的意見;國防部等單位也可能因較為擁擠,需要再研議才能定案。

三是過完春節連假後,確診數反彈,還在高點。雖然預估反彈幅度縮小,且主要原因是延遲通報效應造成,但仍希望多觀察幾天,確認病例下降或趨於穩定,才會宣布口罩解禁事宜。

教團建議 清明後再解禁

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召集人李秉穎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表示,民眾現幾乎已回到正常生活,到餐廳用餐、看電影都沒有問題,差別只在要戴口罩。他表示,5、6月調降新冠法定傳染病等級「這是有可能的」,夏天恢復完全正常生活是「差不多了」。他指出,一般人毋須每年接種疫苗,僅孩童、年長者還是需打疫苗預防重症。

去年12月1日起,全國校園取消室外口罩令,僅室內需戴口罩,但如屬致詞、演講、講課、拍攝個人/團體照或進行運動、歌唱、音樂吹奏、合奏、舞蹈類的課程或教學活動,可以不用戴。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認為,考量家長顧慮,在疫情未完全結束前,仍建議小學、幼兒園學生在室內戴口罩,但國中以上學生則可自主決定;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則認為可解除,但若學生出現感冒症狀仍要自主戴口罩。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表示,學校是傳染病大染缸,228連假之後不久,又會遇到清明5天連假,建議清明連假後再解禁,屆時氣溫也逐漸回暖,不利病毒生存。

74例病逝  77天來新高

農曆春節後本土確診人數一度破3萬多例,病例數增幅昨天雖下降為2萬6793例,但新增74例死亡案例,創下77天以來新高。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死亡個案以未完整接種疫苗的長者居多,保護力亟需加強,若兩周後死亡率仍在高點,就要擔心是否有新的疫情變數。

黃高彬也說,死亡的個案有8成左右都是高齡長者,且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居多。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