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觀稅負減至13.8% 財政赤字創新高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本報綜合報導】因應疫情衝擊實體經濟,大陸2022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人民幣4.2兆元(約新台幣18.7兆元),致使小口徑的宏觀稅負(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台灣稱為租稅負擔率)約為13.8%,較上一年15.1%下降1.3個百分點,不僅創下近年來新低,在全世界也處於較低水準。此外,大陸去年財政赤字也因此創下史上新高。

所謂宏觀稅負,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政府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於大陸政府收入主要來自企業,因此宏觀稅負也被視為企業稅負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因而備受市場關注。目前大陸官方常常引用的宏觀稅負有兩種,一個是大口徑宏觀稅負,即政府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另一個是小口徑宏觀稅負,即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據大陸財政部數據,大陸大口徑宏觀稅負水準從2016年28.1%降至2021年的25.4%,2022年數據尚未公布,預計也有下降;小口徑宏觀稅負更從2012年18.7%降至2022年的13.8%,11年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去年大陸宏觀稅負驟減與經濟下行有關。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向第一財經分析指出,由於去年一攬子稅費支持政策力度空前,短期造成財政減收,得宏觀稅負明顯下滑,企業負擔減輕。

不過隨著大陸經濟回暖,階段性特殊稅費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等,預計2023年小口徑宏觀稅負將有小幅回升,2022年可能是階段性最低值。施正文預計,2023年小口徑的宏觀稅負可能恢復至15%左右的水準,跟2020年和2021年基本相當。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