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過客】卑爾根〈 流浪者之歌〉

THE MERIT TIMES
文/翁台生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在風雨中的卑爾根聆賞小提琴演奏〈流浪者之歌〉!圖/陳麗卿
美麗的卑爾根海港城。圖/陳麗卿
文/翁台生

挪威西海岸上千峽灣中,要屬松恩峽灣(Sogndal Fjord )最美,此生要走過一次,才能體會到「天涯海角」是何等意象,也難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資產。

旅行團領隊Thomas說,只有秘魯馬丘比丘,才能跟松恩峽灣比美;可惜天公不作美,陽光沒有露臉。但,這就是挪威典型的天氣,大家不要太沮喪。

Thomas很有意思,每天上車不忘吊書袋,總要引一兩句Quote of the day,提醒團員行旅的意義。他說到挪威要認知到陰晴風雨皆是常態,既來之則安之,玩起來自然不會掃興。人生也是如此。

他還先打預防針,說下一站的挪威第二大城卑爾根(Bergen) 更有挑戰性;這個峽灣重鎮,一年365天平均有239天下雨。我們八月去的時候未到雨季,可還是碰上了;拉著行李走到碼頭時,大雨傾盆就潑灑一身,無所逃遁。

沒有料到挪威的峽灣風雨比台灣的西北雨還猛,台北7-ELEVEN買的小飛俠雨衣單薄得可憐,哪擋得住峽灣暴雨的摧殘,走訪全球知名的卑爾根漁市一身狼狽,根本沒有心情想停步品嘗期待已久的挪威美食。

參觀漢薩同盟時期的成排組屋時,在狹窄的樓層小屋裡,很難想像當年那些北上挪威的捕魚郎、商人,又如何度過這個峽灣城市的淒風苦雨,開創那個時代鼎盛的跨國交易。

跟從丹麥哥本哈根飛來的女兒會合,她似乎對這種峽灣風雨見怪不怪,興沖沖拉著淋成落湯雞的我們前行遠觀風雨迷濛的港灣排屋,不斷進進出出在漁市找海鮮美食。

悶在魚市埸點餐躲雨正要發火時,驟然聽到不遠處老市政廳音樂響起,原來碰上卑爾根交響樂團年度露天公演。風雨中似乎傳來天籟之聲!

等到加拿大小提琴家James Ehnes拉出〈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這首西班牙作曲家薩拉薩帝流傳最廣的小提琴作品,琴音婉轉泣訴,哀愁中有暖意,似乎撫慰溼透聽眾的心。來自英國的指揮接著說出心聲:他看著山頭那一大片烏雲,很擔心接下來重頭戲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莉葉〉奏演時,大雨再添悲情。

我們在紐約、波士頓也曾聽過幾回世界知名小提琴家演奏的〈流浪者之歌〉,可是沒有一次能像在卑爾根引起這麼大的共鳴。

音樂會近尾聲,我到服務台去看有沒有CD可買,才發現公演海報很有意思,身著黑色禮服團員每人撐把白傘──真是令人難忘的白色幽默。

次日爬上佛洛伊恩山,俯瞰無風無雨的卑爾根,美得令人窒息;但是我們仍然難忘風雨卑爾根的〈流浪者之歌〉。人生行旅走在這個幸福國度的海港城,流浪者當然是該無懼風雨向前行。

體驗人生風雨恐怕沒有比這個港灣更令人印象深刻。卑爾根此生有緣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