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你我他】別陷於善意的性別偏見

THE MERIT TIMES
文/林燕卿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圖/123RF
文/林燕卿

二○一九上映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女主角在劇中遭受不平等對待的性別角色以及資源配置和待遇,反映出社會中無條件包容了男性的為所欲為,以及道德中總是苛責女性的情況。這些文學或是影視作品之所以能引起社會上的激烈討論,除了因為能讓女性產生共鳴外,是否還有大眾對性別偏見的態度有所轉變呢?

在一般社會大眾的觀念中,性別偏見通常反映出對女性的敵對態度。而如今的社會中,性別平等的呼聲愈來愈高,女性地位也逐漸提高,對女性的敵視也漸漸減少。在受教育的同時,女性也被教導要平等自由,摒棄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反抗大男人主義。即使如此,性別平等的時代依舊沒有到來。而且性別偏見還逐漸以另一種模糊的形態出現,即善意性別偏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

性別偏見也支持了戀愛時的雙重標準,如認為在約會中的花費,應該由男性買單,尤其第一次情侶約會時,男性會主動付費,女性則欣然接受,可能之後也都是由男性付,女性則認為理所當然。

曾有過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名男性婚前為了展現大方,每次去租雙B的車子接送女友,請吃浪漫、昂貴的餐食,而女方一次次地在如此被呵護、寵愛又體貼的情形下深受感動,嫁給了對方,沒想到結婚後,男方才告知女方,因為之前的花費均是借貸的,需要還錢,希望女方體諒,一起打拚將債務還清。因為木已成舟,女方在往後的十年都在還債,日子過得相當辛苦。

如此不自覺地陷入善意性別偏見中的女性為數不少。像是在擇偶時,單身女性評估未來的伴侶,其觀念會受到潛在追求者的影響,如男人應該犧牲自己來供養女性伴侶,如果男性的薪資不足以達到理想供養的條件,這位男性是不宜嫁的;男性在婚姻中如果失業,須靠女性供養,這是不合宜的。單以薪資而言,女性已經根深蒂固地植入這些觀念,讓男性也為了女性的期待,要在工作、薪資方面勝過女性。

相對的,持有善意性別偏見的男性,會更加喜歡身材苗條的女性,而持有這種想法的女性,更願意接受來自異性對身材的讚美與愛慕,會自發產生必須達到完美體型的信念。也使女性在工作上,容易認為自身能力不足,從而降低表現。

如此深藏不易被察覺的善意性別偏見,當女性沒有從關係中得到承諾和安全感時,就可能選擇結束這段關係,而不是去改變自己的善意性別偏見。如此一來,這種善意的性別歧視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有一些信條如下:「每一個女性都需要一個珍愛自己的男人」、「如果沒有一段忠誠、長期的愛情,女性的一生就不完整」、「男人應為女性提供經濟的保障」,因為如此的信念,當女性在關係中沒有遇到時,會痛不欲生,覺得在感情裡是失敗的,不再相信愛情和婚姻。

不論男女,都應將對方視為「人」的主體,而不是以性別為畫分,依每個人的能力、樣態做為主軸,經營關係、工作。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