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口溜滑梯 折損人力指標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少子化影響,大學生人數去年已跌破百萬人。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大學生數量是一個社會高質人力的指標。因生育率長期走低,未來台灣大學生數量將如溜滑梯般快速下滑。2022年,我18至21歲大學生已跌破百萬人,根據國發會推估,2028年更將跌破80萬人大關,只有77.7萬,較今年減少逾2成,產業界人才荒益趨嚴重,未來恐怕沒有足夠新血投入,缺工將呈現長期趨勢。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過去產業界都是在每年3月開始爭取應屆畢業生青睞,然而這兩年,科技業的搶人大戰不僅提早到前一年秋天,更紛紛祭出高薪及報到獎金等誘因;未來大學人口只會愈來愈少,台灣產業勢將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儘管對景氣悲觀,現階段仍有5成2科技業積極徵才;受訪業者認為,近年科技業頻傳人力缺口的主因是:「少子化畢業生人數銳減」占35%、「青年就業意向轉變」占34.1%、「國際大廠挖角、人才流失」占30.7%、「與其他產業競爭人才」占29.4%。此外,「理工人才比例過低」以及「STEAM(跨學科教育)教育不足」等,亦是搶才的原因。

台灣大學生人數在2014年有129.1萬,2021年驟減至104.7萬,2022年更降至96.7萬,跌破百萬,也就是說,短短8年間,減幅近2成5。國發會官員透露,各界在看的是2028年,大學生人數將降至77.7萬,2029年更只有76.1萬。

招徠大學生 雇主品牌很重要

估計2030至2036年間,小幅反彈回升至80萬人以上,但之後就如溜滑梯般一路下滑。2037年有78.3萬人,兩年後的2039年驟降至70.1萬人,一口氣少掉8萬人;2040年只有66.9萬人,一年之間又少了3.2萬名大學生,且較2022年減少近30萬人、減幅達3成1。推估到了2047年,跌破60萬關卡,只有59.3萬人;2063年50.5萬人,2070年只剩下46.4萬,較2022年減少50.2萬人,減幅高達52%。大學生消失的速度,令業界看得心驚膽跳。

大學生供給減少,就業選擇就多,企業要獲得年輕人青睞,尤要注重「雇主品牌」,在網路上有正面聲量的企業較易攬才;Z世代也較著重社會企業責任的理念,包括對環境友善、多元與包容等文化;企業的人才布局則要更早進行,很多傳產都提早進到高中職開專班、包班,這樣趨勢會愈來愈普遍。

吸引中高齡 擴大勞動參與率

如何留住人、降低流動率,也愈來愈重要。除了提供較高薪資,企業主管應留意、了解職場上Z世代的特性,例如,以前是嚴師出高徒,但現在Z世代可能更喜歡親切、像啦啦隊(而非嚴格)的主管,企業內部管理與文化也要調整,比較能留得住人。

「如果年輕新血是金礦,當金礦不足,就要考慮『銀礦』或『銅礦』」。業界也擴大觀看人力資源的層面,台灣50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明顯偏低,若要吸引中高齡繼續留在職場或是重新投入職場,企業也須調整文化,建立對中高齡友善的職場,補充人力。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