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 噸沖上岸 170兆塑膠顆粒 恐淹沒復活島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無論從海灘上清除多少塑膠廢料,都只是冰山一角,復活節島當地的海洋生物學家估計,每個月有多達1噸的塑膠被沖上岸。圖/123RF、取自ABC新聞影片
無論從海灘上清除多少塑膠廢料,都只是冰山一角,復活節島當地的海洋生物學家估計,每個月有多達1噸的塑膠被沖上岸。圖/123RF、取自ABC新聞影片
無論從海灘上清除多少塑膠廢料,都只是冰山一角,復活節島當地的海洋生物學家估計,每個月有多達1噸的塑膠被沖上岸。圖/123RF、取自ABC新聞影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全球塑膠汙染「空前增加」,計算過後得知有超過170兆的塑膠微粒漂浮在海洋中,除了呼籲減少塑膠生產外,還警告說「如果塑膠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到環境中,任何清理皆是徒勞無功」。位於太平洋的智利復活島則首當其衝,當地的海洋生物學家估計,每個月有多達1噸的塑膠被沖上岸。

由於太平洋水流帶來的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吃下肚,這些魚端上餐桌恐怕有健康疑慮,塑膠垃圾也破壞當地景觀,復活島上的原住民在8日發起淨灘活動,希望將淨土還給下一代。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指出:「仔細觀察這個曾經的原始海灣,這不是貝殼碎片,或是沙子裡的海玻璃,這些是塑膠,正淹沒整座島嶼。」

驚人速度增加 總重量200萬噸 

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由非營利組織「5大環流研究所」(5 Gyres Institute)發表在科學期刊《Plos One》,內容分析自1979~2019年,從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近1萬2000個取樣點(其中多數在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蒐集的全球資料數據後發現,自2005年以來,海洋塑膠汙染呈現「快速且前所未見」的增加。

研究發現「從2005年開始海洋塑膠的質量、數量迅速增加」,這可能反應塑膠生產的指數增長、現有塑膠汙染的分散或陸地廢物產生與管理的變化。

研究人員估計「海洋中至少存在170兆塑膠微粒、總重量達200萬噸」,並警告「如果不立即對塑膠生產採取全球行動,塑膠進入水生環境的速度,預計從2016~2040年將增加約2.6倍」。

「5大環流研究所」的聯合創辦人艾瑞克森(Marcus Eriksen) 指出,這171兆顆來自近來丟棄的塑膠,以及此前已分解的塑膠。

全球塑膠每年僅約9%獲回收。由於陽光或機械裂解,瓶子、包裝材料、漁具或其他物品等一次性塑膠,會隨著時間分解為較小的顆粒。一旦鯨魚、海鳥、烏龜及魚類誤將塑膠當作牠們的食物,恐因塑膠塞滿胃部而餓死。這些顆粒還會進入人們的飲水,人類的肺部、血管與胎盤中,已發現塑膠微粒。

此外,研究人員還提到有關塑膠的國際政策是零散、缺乏針對性的,除了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加強企業對塑膠生產的責任外,還須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政策。

當地原民發聲 想為子孫留淨土 

復活島上的原住民會定期舉辦淨灘活動,發起人博恩斯(Ludo Tuki Burns)會跟所有人一樣,在沙灘上以工具篩選出塑膠垃圾,「 有些東西是屬於海灘的,例如,石頭屬於這個海灘,貝殼屬於這個海灘,但塑膠不是。」

雖然科學家指稱,針對塑膠微粒會否對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目前所知有限。但對景觀的視覺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地居民挽起袖子,決心為後代子孫留下淨土。

博恩斯說 :「我們就住在太平洋中央,接受所有人認為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們收下了,但我相信還是可以做出改變,一個小小的改變。」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