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1.

屏東縣潮昇國小網球隊成軍近16年,是許多網球國手的孕育基地;網球一哥盧彥勳因擔任「我愛牛奶」計畫公益大使,3月化身「一日教練」,親自下場與潮昇小球員切磋,他也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希望以行動告訴正在追逐夢想的學童:

「只要把握當下、抱持決心,任何夢想都有機會達成。」

2.

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由生態導演詹家龍耗時5年拍攝,為了讓觀眾看到紫斑蝶翅膀隨著不同角度的「幻色」,他斥資價值超過新台幣300萬元購入超高速攝影機,捕捉蝴蝶蛻皮、捕食、破蛹而出的瞬間。詹家龍說:

「每一幕都是台灣難以複製的生態紀錄,是為下一代準備的環境教育課。」

3.

國立歷史博物館2018年起閉館整建,3月特別推出影片《回家紀(屋瓦篇)》,記錄5年來,近8萬片屋瓦「修舊如舊」的過程,藉此向匠師致意;首映會上,特地請參與工程的匠師現身說法,屋瓦施作匠師王榮貴表示:

「入行至今已38年,希望能將一路走來的所學、所知傳承給後輩,培養更多工匠,為古蹟修繕做出更多努力。」

4.

蔡正勝浸淫陶藝逾30年,2015年他在父親的提點下,運用家鄉澎湖的「菊岩砂」創作;3年前,蔡正勝罹患攝護腺癌,儘管因病痛導致不良於行,但他仍致力創作,並將所得義賣,捐復康巴士及救護車。蔡正勝的理念是:

「只要還能創作就會繼續畫下去,也要幫助更多的人。」

5.

斯塔莉亞諾(Katie Stagliano)2008年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創辦「凱蒂的農作物」,目的是讓青少年開辦菜園,並將收成捐給弱勢;她從自家後院發跡,在美國發展100多個社區花園,且該組織在新冠疫情期間,提供超過1萬份餐點。如今24歲的斯塔莉亞諾認為: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你會驚訝於你能取得的成就。」

6.

韓龍高中畢業後,報考中國大陸安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從此踏上音樂之路;畢業後他戮力教學,曾到安徽、新疆等地任教,2019年他前往西藏山南完全中學,並在2022年創辦該校首屆音樂高考特長班,用音樂幫助偏鄉孩童,創造更多的可能。韓龍說:

「我將繼續用音樂讓更多農村孩子敞開心扉,擁抱未來。」

7.

蔡惠芳5歲時因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立定要從事體育相關工作的志向;在新北市中途學校豐珠中學擔任體育老師的她,以陪伴為基底,結合運動和輔導,帶領學生透過運動建立成就感,並從中修補受傷的心,蔡惠芳表示:

「體育老師不只是訓練專業選手,也能扶持學生,當一位生命的教練。」

8.

民謠搖滾樂團「老王樂隊」2017年因歌曲〈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爆紅,當時許多經紀公司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但是5名團員選擇共組公司,用他們「隨遇而安」的節奏闖蕩樂壇,不盲目跟隨流量創作。貝斯手廖潔民表示:

「步調快也許會有更多機會,但我們想選擇優先照顧每個人,準備好再一起衝。」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