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邀賞 古代文人筆墨趣味

THE MERIT TIMES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乾隆皇帝題名的〈楓林停車〉玉筆筒。圖/故宮南院提供
〈銅雀台瓦硯〉極可能是三國「銅雀台」,僅存的殘磚片瓦。圖/故宮南院提供
元代趙雍〈採菱圖〉描繪夏秋女子採菱情景,以元代文人畫常見的「一河兩岸」構圖。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詩佛」王維的詩畫意境優美,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成為後代文人追求的境界。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昨起推出以「文人情懷」為主題的國寶展,展出〈採菱圖〉、〈蘭亭集序〉玉插屏等文物,讓人一窺古代文人的藝術品味。

故宮南院指出,古代文人「學而優則仕」,除了懷抱經世濟民的理想、創作出許多感人的文學作品,讀書之餘的繪畫,更衍生出東亞獨特的畫派──「文人畫」;有別於宮廷或職業畫家,「文人畫」不講求型式,而是強調意境或筆墨趣味,在不同藝術形式中,展現文人才華。

藝術品味

影響帝王以及世人

這群充滿創造力和影響力的文人,創作出許多代代相傳、熠熠生輝的作品,甚至影響帝王及世人們的品味。本季「人氣國寶」展,精選元代趙雍〈採菱圖〉、吳鎮〈漁父圖〉、曹知白〈群山雪霽〉等國寶,搭配清代文人器物精品,展現古人的精神世界。

〈採菱圖〉作者趙雍,是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次子,〈採菱圖〉描繪夏秋女子採菱情景,以元代文人畫常見的「一河兩岸」構圖,五艘採菱船穿梭在菱葉間,整幅作品用色典雅不俗豔,是趙雍延續父親提倡繪畫復古的代表作。

〈漁父圖〉作者吳鎮,是「元四家」之一。「漁隱」典故出自戰國屈原《楚辭.漁父》,為文人在亂世中,渴望以隱居維持清高志節的題材。吳鎮在圖右上方自題〈戲作漁父意〉詩,描繪文人任由漁童搖船行槳,恣意放歌飲酒的情境,似是作者隱居太湖的寫照。

曹知白〈群山雪霽〉右上方有乾隆皇帝題跋:「千峰餘積素,萬壑鬪新晴」等語,頗有唐代柳宗元〈江雪〉的意境。左下角有作者自題「窪盈軒為懶雲窩作」,是作者與阿里木八剌(元代散曲家,西域回回人)的齋號,也可以看出元代中期以後,非漢族與漢族文人來往的現象。

風雅乾隆  

造辦多款文房用具

〈雕象牙蘭亭脩禊小插屏〉與〈蘭亭集序〉玉插屏,是乾隆皇帝於一七三九年命造辦處黃振效製作,外型仿竹製「臂擱」;臂擱是明清書房常見的文具,作為寫字和繪畫時承腕或墊臂之用。由於乾隆皇熱中書法,因此小插屏雕刻的山水,以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為場景。

以松花石製成的〈月下獨釣硯〉,為乾隆皇帝的書房文具,硯蓋題材似是取自唐代柳宗元名詩〈江雪〉,方寸間收羅了無垠時空,是一方精采名硯。〈楓林停車〉玉筆筒,雕刻場景來自唐代杜牧名詩〈山行〉,因此乾隆在其上題名〈楓林停車〉,可見乾隆深諳文人之間,因詩詞默契所帶來的文學趣味。

〈銅雀台瓦硯〉原是一片弧形屋瓦,經加工挖鑿而成,底有模印隸書「建安十五年」的瓦片燒造時間。當年正是曹操下令建造「銅雀台」之始,所以這方瓦硯極可能是這著名建築僅存的殘磚片瓦。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