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6】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57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56觀看次
佛光山定期舉辦「親屬會」,讓徒眾的父母、家人定期到佛光山聚會,為佛教界的創舉,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倫理關係。圖為2001年佛光山第五屆「佛光親屬會」,星雲大師稱出家弟子的父母為「親家」。圖/佛光山提供
圖/佛光山提供
佛教對「倫理問題」的看法 5

現代社會的新倫理觀

【問】在《雲水三千》裡,看到大師的「生涯規畫」八個時期中,提到「人間佛教」要有人間的性格、人間的倫理。請問大師,人間的倫理是什麼?現在的社會是否應該建立一些新倫理觀?


【答】談到人間佛教的倫理觀,我曾把自己的一生,以每十年為一個時期,規劃出「成長、學習、參學、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等人生八個時期。
在最初的「成長」以及「學習」、「參學」期間,我一直很慶幸自己能在叢林裡接受嚴格的教育,在大眾裡努力學習,並且多方面的吸收各種知識。
到了第四個十年開始,我有感於生命的內涵必須有「文學」的情感來充實,因此不但大量閱讀各種歷史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乃至東西方武俠小說都看了很多,覺得很夠味;平時自己也嘗試舞文弄墨,寫詩、寫小說、寫各種的文學作品,所以我把這個時期定為「文學」時期。
之後進入第五個十年為「歷史」時期,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生命,為社會人類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事業,生命才有意義,因此發願為佛教寫「歷史」。
隨著年歲的增長,到了第六個十年,我忽然覺得生命要有「哲學」的思想,才能超越世間的表相;凡事要懂得逆向思考,才能超越一切對待,所以定為「哲學」時期。
有了哲學的思想,還要落實到現實生活中,過著「倫理」的人生。所謂倫理,就是「次序」,有倫理、次序,才能將世間的一切差別對待融和在一起。所以到了60歲的時候,我忽然感覺到我個人應該不是個人了,我應該比別人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更多的父母、更多的親人眷屬;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佛光山定期舉辦親屬會,讓徒眾的父母、家人到佛光山來聚會,我甚至發心願意代所有的徒眾來孝順父母、幫助家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倫理關係。
尤其,我一生不喜歡過生日,每逢母難日都有不同的心情,但是在60歲那一年,我很歡喜的集合了1350位60歲的同齡老人在佛光山過生日,從此我更感受到,佛法對於建立人間的倫理道德觀念,對於和諧人間的倫理關係,至為重要。
之後一直到80歲,我才真正把一切回歸到「佛法」,在佛法的「一真法界」裡,圓滿生命。
所以,所謂人間佛教的新倫理觀,就是要建立「怨親平等」、「生佛一如」、「物我無間」、「人我互換」、「天下一家」的平等觀與慈悲觀。
佛教主張「人人皆有佛性」,所以「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甚至「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有了這種「人人皆當成佛」、「人人互為眷屬」的平等觀與同體觀,就能「怨親平等」,就容易有「人我互調」的慈悲心。人我之間只要能換個立場替對方著想:「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人際關係就會更和諧。
所以,我對人間佛教的理念,就是建設一個「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建立一個沒有仇恨,只有感恩,沒有打擊,只有幫助的「人間佛國」。總之,人間佛教就是美好的世界,是極樂淨土的人間化,而這種美好的世界,首須建立人間的倫理道德,如果人我之間都能相互尊重、包容,則和諧就不困難了。


【問】曾聽大師開示,佛教的「五戒」等同儒家的「五常」,可否請大師進一步說明其意?


【答】一般人談到學佛,就會聯想到持戒,佛教也一再強調「以戒為師」、「戒住則僧住」。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佛教的「五戒」更是做人的根本,能把五戒持好,才算完成人格。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雖然分別為五,但其根本精神只有一個,就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因此五戒中,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
一般人的認知裡,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持戒是自由,犯戒才是束縛。持戒也非佛教徒的專利,持戒就如國民守法一樣,人人都要持戒,不持戒就會觸犯刑法。我們看社會上,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迫害,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暴、拐騙、重婚、妨礙風化,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造謠、仿冒,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醉酒等,是犯了吸毒戒。
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所以持戒不但是守法,而且不會失去自由。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其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若以五戒配五常,即: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妄語曰「信」,不吸毒曰「智」。只是儒家的五常僅止於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則從消極的持守不犯,進而積極的尊重利他,因此是自利利人。
例如,不殺生而保護眾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喜捨,自然能發財而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吸毒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曾經有人質疑,佛教對國家社會有什麼貢獻?其實光是一個「五戒」就足以安邦定國。廬山慧遠大師說:「釋氏之化,無所不可適。道固自教源,濟俗亦為要務……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風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於國……即陛下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因此,五戒是淨化人心的良藥,一人受持,一人得益,萬人受持,萬人得益;如果全國人民共同受持五戒,即如同人人都奉行三綱五常,則大同世界、和諧社會的建設,必然指日可待。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