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1

彭湘明、陳錦平擔任寄養家庭者已有21年,照顧過19名孩子,包含許多腦傷、智能障礙、唇額裂、過動症等特殊的孩童;他們的女兒從小與這些寄養童一起長大,也因此決定攻讀醫療領域,成為語言治療師。彭湘明認為:

「寄養家庭可以照顧孩子一時,卻不能照顧一輩子,把握共同生活每一刻,讓孩子在愛與關懷下成長,這樣就彌足珍貴。」

2

野生動物攝影師賈梅爾.哈吉.艾薩(Djamel Hadj Aissa)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他在15歲時開始探索攝影,主要拍攝野生動物,展現對大自然的敬畏;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他時常與專家交流,希望透過作品呼籲大眾保護自然和動物,艾薩表示:

「我一直對我們國家擁有的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心存敬畏,這種珍貴的遺產值得保護。」

3

楊世豪高職曾就讀電腦科,卻誤打誤撞進入戲曲學院學特技,除了以大環表演遊走世界,他透過諮詢、研究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開始自己的創作之路;今年他推出首創作品《After》,展現他如何跳脫僵化的教育體系,建立自我思考的歷程。楊世豪表示:

「我不知道跳出框架安全或危險,但起碼我看到不同的未來。」

4

香港資深評論家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創辦的雜誌《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成為香港重要的輿論平台;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他選擇移居台灣,並持續關注民主運動。去年離世的他,5月出版最後遺作《失敗者回憶錄》,李怡想傳達的理念是:

「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許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

5

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曾是好萊塢一線男星,但多年的拍戲生涯導致他病痛纏身,加上受到負面新聞影響,一度讓他在影壇銷聲匿跡;沉寂10年後,去年他以電影《我的鯨魚老爸》復出,獲頒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布蘭登費雪認為:

「堅持不懈,努力踏出每一步、走向光明,好事就會發生。」

6

金色三麥主廚黃怡潔剛踏入餐飲業時,因為性別刻板印象屢屢碰壁,面試被懷疑無法搬重物,只能先從外場累積工作經驗,她不斷要求進入內場,但總是被拒絕,所幸她保持正向心態,努力克服困難,總算獲得認可,成功進入廚房。黃怡潔分享:

「你必須先努力,才可能被看見、被認同。」

7

中國大陸壯族女孩劉思蔚從小喜歡用布料做掛件、玩偶等,她在作品融和傳統文化,製作醒獅安全帽、舞龍家居服、虎頭胸針等;為了提高產量,她將當地200多名農村婦女培養成繡娘,讓她們在家即可就業。劉思蔚說:

「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和非遺技藝,不能只存在於博物館,要讓更多人看到並了解。」

8

拆彈專家法基爾.巴瓦里(Fakhir Berwari)靠著一把小刀和鉗子,拯救數千條性命,在2003~2014年間,他經歷7次爆炸現場,還為此失去了右腿;但他置生死於度外,仍穿著義肢拆彈,他英勇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拆彈專家》。巴瓦里的信念是:

「如果失敗,只有我會死,但如果成功,就能夠拯救很多生命。」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