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結構 怎麼蓋?

THE MERIT TIMES
文/羅瑪.艾葛拉瓦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內容與圖照節錄自《哇!這是怎麼蓋出來的?》,小麥田出版授權使用 圖/凱蒂.希基
圖/凱蒂.希基
圖/凱蒂.希基
圖/凱蒂.希基
文/羅瑪.艾葛拉瓦

哈雷六號研究站位在南極洲,這是全世界最寒冷、乾燥,也最偏遠的一塊大陸。

南極洲是地球上環境極為嚴苛惡劣的地方,但英國南極勘測機構仍然派了科學家團隊前往研究大氣、海洋、冰層和氣候變遷。研究站位在漂浮於海面的布倫特冰棚上,這裡夏季的氣溫很少超過0℃,冬季有105天是沒有陽光的「永夜」,氣溫會下降到接近-55℃!由於氣候太過寒冷,環境極度嚴苛,人員出入從3月到11月會完全斷絕,駐守當地的少數研究人員因此與外界隔絕,必須有安全的研究站,才能讓研究人員留守!哈雷六號是他們建造的第六座研究站,2013年正式啟用。第一到第四座研究站都因為惡劣氣候和厚重積雪而毀壞,第五座研究站也面臨危險,因為它附近的大片冰層看起來可能隨時會斷裂。

研究站地 滑雪往返



在南極洲的建造工程和在其他大陸上非常不一樣,因為南極洲的地面會不斷變動。積雪可能每年增厚1.5公尺,甚至更多,或者冰棚可能會斷裂。所以為了確保最新的研究站蓋好以後能長久使用,工程團隊想出一個巧妙方法,就是設計一座可移動的研究站。

研究站由8個艙間構成,有些當成宿舍供人員生活和睡覺,有些作為機房設置發電機供應電力,還有一些則是實驗室。每個艙間下面都裝設巨大的滑雪橇和液壓支腳。液壓支腳的動力來自活塞,每根支腳都可以伸長和縮短。下雪時如果滑雪橇被積雪蓋住,只要讓支腳縮短,就能讓滑雪橇回升到雪地上。

研究站要移動時,首先會將多個艙間分離,每個艙間分別和一台又像曳引機,又像坦克車的牽引車連結在一起。牽引車行駛在雪地上拖移裝有滑雪橇的艙間。哈雷六號已經搬過一次家,大約是在啟用4年後。當時附近的冰棚出現一道很大的裂縫,研究站於是移動到距離原本位置23公里遠的新地點。

建造過程中要特別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工程團隊認真確保一切都遵守嚴格的《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還有,艙間的重量愈輕愈好,這樣才方便移動;艙間周圍的包覆層具有保溫設計,能夠將熱盡量保留在結構裡。

南極洲的夏季只有10周,只能利用這段時間施工。所以雖然研究站歷經4年才建造完成,但實際施工時間只有40周。

衛星監控 企鵝相伴



1985年,在早期的一座哈雷研究站中,英國科學家發現為地球環境帶來危害的臭氧層破洞。

布倫特冰棚厚130公尺,緩慢的漂向威德爾海,而南極洲的環境一片白茫灰暗,因此艙間內部設計色彩繽紛,讓人員保持心情愉快。

冬季時,哈雷六號研究站的團隊成員包括廚師、醫師、機電技師、暖氣及通風工程師各一名,還有數名機械技師和電子工程師,上層的氣候觀測台可以360度觀看冰棚。因為有7台叫作「哈雷生命期」的衛星定位器隨時監控冰棚的移動,研究站大部分構件都是在英國和南非的工廠、工作坊裡製作完成,再運送到南極洲,而每年5月到隔年2月,會有一群皇帝企鵝跟研究站的人員作伴,研究站是以愛德蒙.哈雷所命名,紀念這位17到18世紀的著名科學家及天文學家。內容與圖照節錄自《哇!這是怎麼蓋出來的?》,小麥田出版授權使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