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珍惜現在 因為明天可能永遠不會來

THE MERIT TIMES
文/黛博拉.詹姆斯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圖/時報文化出版提供
文/黛博拉.詹姆斯 譯/張美惠

我教書時,每年都帶大學預科生(Sixth former)去戶外教學。我會帶他們參加研習營(其實他們都已17、18歲,算是小大人了),讀法國作家馬克.李維(Marc Levy)的一篇文章給他們聽,聊聊時間和時間的運用。那篇文章是有一點老套,但我在少女時期第一次閱讀時,確實讓我的心頭震了一下。李維請讀者想像有一個銀行帳戶,每天存入86400美元,但沒有用掉的錢每天晚上都會歸零,隔天早上再補足同樣的金額。如果你有這樣的帳戶,每天一定會用到一塊錢都不剩,對吧!李維接著說,我們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帳戶,只是每天存進來的是86400百秒,沒有運用的時間則會永遠失去:如果你沒有運用當日的額度,損失的是你的時間,再也無法回頭。然而,你也無法預支「明日」的時間。

文章的重點是我們必須善用每天的時間,因為時間一旦逝去,一分一秒都要不回來。

與死亡的距離這麼近

接著,我給每個學生一本筆記本,請他們寫下自己打算如何運用時間。用這個方法(盡可能)幫助他們思考時間的意義,以及自己是否妥善運用,畢竟,我們在年輕時期通常都把時間當作無窮無盡的資源,我也知道自己常浪費時間。我們都很難避免,所以,我希望學生及早領悟到,珍惜與善用時間不容易,我們得認真思考該怎麼做。

我在《一起抗癌》的某集節目裡,很榮幸訪問到凱瑟琳.曼尼克斯(Kathryn Mannix),緩和療護護士與勵志作家。她說,我們總是認為未來還有更多時間,可能沒想過,我們一生中有2天不會擁有完整的24小時:出生和死亡那一天。時間總有一天戛然而止。

確診後不久,我在推特上遇到一個人,大約和我同時間發現罹患大腸癌。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使用社交媒體,因為老師對社交媒體總是會保持距離。我剛開始不確切知道怎麼用,也不確定是怎麼發現他的,總之他有提及大腸癌。

他和我年紀相仿,有兩個幼兒。我傳訊息和他打招呼,說我們正在經歷同樣的事。我們討論彼此的癌症感染了多少淋巴結,做過哪些手術。接下來發生的事,讓當時的我很震驚:我發現他一直在住院。他回訊說自己的狀況不好,癌症迅速惡化,已轉到安寧病房。八周後,他就去世了。他診斷出罹癌不過2個月,人生就畫下了句點,我這才驚覺:「天啊,原來我們與死亡的距離這麼近!」

掩面哭泣或直球對決

我太天真了。我知道自己罹癌,也知道病情嚴重,我這種狀況的統計數字慘不忍睹。當時,我剛被診斷4期癌症沒幾天,存活率的統計很悲觀,但後來做了手術,相當成功,加上感染的淋巴結數量不多,醫生說我可能有64%的存活率。我的推特朋友預後較佳,感染的淋巴結比我少,結果卻這麼快就離世。我那時想著:「這真是可怕的疾病,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我第一次在線上跟陌生朋友聊天,然後道別,頓時覺悟到這就是我現在面對的生活。我像是一顆隨時會爆掉的時間炸彈,必須善用剩餘的時間。這件事像是一記當頭棒喝,我問自己:「我還沒死,但那一天可以來得非常快,這就是現實。那麼,我要選擇掩面哭泣或直球對決?」我從中找到激勵自己的力量。

到了2022年,我已藥石罔效,距離我被診斷出罹患不可治癒的癌症已超過5年,但終點已然到來。我措手不及,我無法斷言自己可以再活1小時,或10分鐘。我已沒有權利說:「我明天再做」或「我明年想要完成某件事」。這讓我心碎,也硬生生提醒了我,不能理所當然地以為自己擁有大把的時間。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出版《閉上眼之前,為自己按個讚:被醫生宣判死刑後的美麗人生》一書)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