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人工作室創辦人】楊成蘭 暈染出一片「產業之藍」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者李驚亞、周宣妮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傳統的侗族土布如今成了當地人的文創產品。圖/新華社
楊成蘭收拾晾晒好的侗族土布歸來。圖/新華社
楊成蘭晾晒侗族土布。圖/新華社
楊成蘭(左)指導一名「織娘」織布。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文/記者者李驚亞、周宣妮

2016年,她放下教鞭,返鄉創業,織布機、染缸、蠟刀成了她的新夥伴。7年來,楊成蘭倚山紡紗,以蠟為筆點繪花紋,用藍靛浸染出一方方藍白相間的侗族土布,遠銷海內外。



「倚山人」,是楊成蘭為自己的手造工作室取的名字。她說,這是自己對鄉村生活最美好的期待︱︱「靠山吃山」過上好日子。

離廣東,穿廣西,入貴州,高鐵列車鑽過一個連一個的山洞,抵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二○一四年底,貴廣高鐵正式開通,貴州進入「高鐵時代」,多民族聚居的小城榕江也得以搭上現代化「快車」,與更廣闊的世界聯通。

重新煥活手工技藝

楊成蘭的家鄉豐登村,是「鑲嵌」在榕江綠水青山間的一個古老侗寨。她是寨子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女大學生,畢業後在貴陽市一所高校當音樂教師。

在她的記憶裡,村裡人祖祖輩輩種植棉花和板藍根,紡紗、織布、打靛、染衣,以「藍」打底,再以蠟染、刺繡等工藝添製花鳥魚蟲等圖案,裝點著平日生活。

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脫下土布衣服,換上時髦服裝,而織、染、刺繡等傳統藝術類非遺工藝少有人問津,楊成蘭動了念頭,想重新煥活手工技藝。

二○一六年,她放下教鞭,返鄉創業。織布機、染缸、蠟刀成了她的新夥伴。七年來,楊成蘭倚山紡紗,以蠟為筆點繪花紋,用藍靛浸染出一方方藍白相間的侗族土布,遠銷海內外。

在榕江,像楊成蘭這樣的「倚山人」還有很多。從在侗寨裡、鼓樓邊播撒下一顆顆板藍根種子開始,他們以「藍」為主題,串起種植、採摘、釀酵、打靛、織染、刺繡、文創、旅遊等環節,鏈接出一條「只此青藍」的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暈染出一片產業之藍。

傳承有溫度的手藝

二○一六年剛返鄉時,楊成蘭租了一個二十五平方公尺的豬圈。她將豬圈糞坑回填,搭上簡易板,改造成「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她翻出塵封多年的織布機,在吊腳樓邊撒下板藍根種子,開始嘗試以侗族土布為載體傳承有溫度的手藝。

除了用板藍根染出藍色,她還嘗試用柿子染出棕色,艾草染出灰棕色,藏紅花染出粉紅,梔子染出黃色……五顏六色的布匹晾晒在自家院壩和屋頂上,遠遠望去,宛若山間繁繁點點的小花。

楊成蘭與一百多戶農民簽訂協議,對五百畝南板藍根保底收購,帶動榕江及周邊縣四百多名繡娘製作蠟染、刺繡,產品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國家。

「藍」的價值不止於賣。

如今,到黔東南赴一場「尋藍之旅」成為親子研學的熱門之選。愈來愈多遊客來到榕江學習種棉、採藍、紡紗、織布、染布,學做侗族特色小吃。「一到暑期,每天來參觀研學的遊客有五、六十人。」楊成蘭說。

二○二二年,「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被列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遺傳習中心。今年開年後,工作室幾乎每天都傳出「叮叮噹噹」聲。十幾名工匠加班加點,修建民宿。

楊成蘭始於豬圈的返鄉創業路,進入了「大興土木」的新階段。「預計今年暑期建成開放,屆時研學接待能力將從目前七間房增加到二十多間。」她說。



種好一片葉

藍染工藝的第一步

放到十幾年前,榕江縣裁麻鎮領所村村民楊秀堂怎麼也不會想到,房前屋後隨手種來染製衣服的板藍根還能賣出大價錢,甚至形成產業。在他的記憶裡,每到夏末秋初,媽媽就會採摘新鮮的板藍根葉子,泡進大缸製成藍靛,再將手織的布料放入藍靛反覆漂染。

「染一次,去溪邊洗一次,往返三、四趟,白布就會變為如大海一樣澄淨的藍色。」楊秀堂說,「染色後,媽媽會給布料裁剪刺繡,給女子繡花,為男子繡龍,小孩的布料上繡的是鳥,製成一家人的新衣。」

「榕江的侗苗文化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但此前一直找不到很好的產業抓手。」榕江縣常務副縣長王飛告訴記者,蠟染和刺繡最能展現榕江苗侗民族文化,板藍根是這兩種工藝必不可少的藍靛膏的原材料。

種好「一片葉」,是做大做強藍染產業鏈的第一步。從這一實際出發,榕江縣於二○一八年開始引導鼓勵群眾規模化種植南板藍根,楊秀堂加入其中。

「植株間距四十公分左右,太密了葉子長不大,打不出靛膏;移栽時,要傾斜角度,栽深一點……」楊秀堂和其他幾個村民合夥,流轉土地一百畝,成立了板藍根專業合作社。

「公司┼農戶」、「合作社或村集體公司┼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激發了廣大農戶種植積極性。當地引進專業公司自主育苗、統一供苗,並以每千克人民幣一點二元的價格保底回收;當市場價高於保護收購價時就隨行就市,保證種植戶收益。

二○二二年,榕江縣建成一百畝以上連片規模南板藍根基地三十個,累計種植面積三點二萬畝,年產量五點二五萬噸,產值達人民幣六千八百餘萬元,帶動六千三百三十九戶群眾參與,戶均收入達人民幣四千四百一十七元以上。

從板藍根到藍靛膏

將板藍根鮮葉泡入缸中,三、五天後濾掉葉渣,加入石灰攪拌,再靜置一兩天,沉澱在缸底的就是藍靛膏……

位於榕江縣忠誠鎮王嶺村的古法製靛基地,占地二點二萬平方公尺,建設資金達人民幣六百七十萬元。記者在這裡看到,浸泡池、打膏池、沉澱池等大大小小的池子共有一百多個,村民種出來的板藍根源源不斷送到這裡,用於生產藍靛膏。

貴州青於藍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基地運營。該公司董事長于浩說:「藍染工藝既具有地方文化屬性,又兼具市場邏輯,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三產融合產業鏈,市場前景廣闊。」

該公司與榕江縣共同建設了製靛基地、藍靛加工基地和研發中心、產品銷售中心等,板藍根鮮葉日處理能力達五萬~八萬斤,藍靛膏年產能可達三百~五百噸,年銷售產值達人民幣四千四百八十八萬元。「項目已帶動種植戶四千三百五十戶,近兩萬人參與產業發展,也為村寨裡的手藝人提供了『指尖工藝』變現的可能。」王飛說。

跨境電商遠銷海外

榕江縣易地移民搬遷點特和小區,設有一個「月亮故鄉千匠百藝非遺工坊」,由榕江縣與月亮故鄉非遺文創中心共同培育。工坊結合當地基礎較好的藍染、苗侗刺繡、蠟染、手織布等非遺工藝進行建設,依託網路平台開展訂單式培訓和生產,培育和帶動了五個鄉村合作社、二個傳統印染織布坊、一個在地設計工作室和一個非遺協同創新中心。

「通過整合碎片化的非遺文化和手工藝資源,工坊帶動了苗鄉侗寨媽媽手藝人們就業增收。」工坊管理人員吳邦竹說,工坊現有固定員工十餘人,每月人民幣一千八百元基本工資外加計件工資,每人平均月收入人民幣二千元左右。此外,固定接訂單合作的手藝人有二百多個。

目前,榕江縣在線上線下銷售藍染系列文創產品二百餘款,二○二二年以來,銷售額人民幣一千七百餘萬元,藍染侗布通過跨境電商遠銷海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