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雙峰駝瀕危中

THE MERIT TIMES
文/彌生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內蒙古地區的阿拉善白駝。 圖/韓建林
文/彌生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最早被發現是在4500萬年前的北美。大約200~300萬年前,其中一支成功地穿越白令海峽,來到了歐亞大陸,並繼續向中東和非洲擴張,最後抵達中國的內蒙古,並發展出獨有的駱駝文化。

由於環境日益惡化,中國野生的雙峰駝,目前處於瀕危程度,至於過去一度興盛的雙峰駝畜牧養殖,因需求量日小,家養數量正持續大幅度下降,總體數量遠低於大貓熊。

但在人類無法存活的乾旱和荒蕪之地,駱駝可以活躍的生活其中;大多數哺乳動物失水15%左右就會死去,但駱駝即便失去25%的水分,依然可以生存得很好。

駱駝對植物群落和植被沒有危害,因為牠們對植物的啃食不是毀滅性的,往往這一棵啃幾口,就會換另一棵再啃幾口。此外,駱駝的腳掌就像墊子一樣,厚軟有彈性,也不會破壞草原和沙漠中的植被。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