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龍井 龍井湧泉映古道 希臘歐風麗水港

THE MERIT TIMES
文/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字級
收藏文章
95觀看次
巧聖先師廟的斗拱及剪黏。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磐頂教會的船型教堂。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以不鏽鋼加蓋的「龍目井」。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通往百年古井的棧道,被稱為「古井天梯」。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麗水驛站觀景屋,洋溢希臘風情。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龍井大排自行車道的防風林,倒向海的那一邊,為單車騎士提供遮陰。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陳三綱堂的門廳。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亨德博士紀念雕像。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清水祖師廟的八卦藻井。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福順宮是龍井麗水地區最古老的廟宇。圖/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文/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台中龍井因有一對「龍目井」而得名,400年前曾是「大肚王國」的領地;「大肚王國」曾與荷蘭、明鄭軍隊作戰,直到清朝雍正10年(1732年)才完全瓦解。龍井區的「磐頂教堂」外型像一艘藍白相間的大船、麗水漁港也有地中海風情的「麗水驛站」,都是民眾打卡熱點。

雙榕抱泉 樹頭湧泉傳說

龍井原名「茄投庄」,清雍正年間劃歸彰化縣管轄,根據《彰化縣誌》記載:「區內八景之一『龍井觀泉』,泉湧數尺,味甘清澈,旁有兩石,狀若龍目,稱龍目井」。日治大正9年(1920年)實施地方改正,才改地名「龍井」。

龍目井旁曾有兩棵榕樹屹立,因此也稱「雙榕抱泉」,相傳泉水是從一棵老樟樹的樹根中湧出;不過有人認為,由於早年泉眼旁的地面泥濘不堪,因此先民在泉眼旁放置老樟樹頭,好讓民眾汲水時有個著力處,卻誤傳泉水是由樟樹根湧出。如今兩口古井以不鏽鋼封蓋,已非昔日景況。

百年漁港 希臘式觀景屋

麗水漁港前身為「塗葛堀」漁港,建於清乾隆年間,曾是中部6大漁港之一,與鹿港、梧棲港齊名,1913年洪災沖毀「塗葛堀」庄頭,由原本防禦海盜的「水裡港」取代,後來改名「麗水港」。

自從台中火力發電廠建廠後,麗水漁港漸趨沒落,近年由政府整建海防檢查哨、彩繪堤防坡面、設置愛心護欄,變身為具地中海風情的「麗水驛站」,藍白相間的希臘式觀景屋,成為打卡熱點;附近的防風林常年受風吹,整齊倒向海的那一方,景觀非常獨特。



磐頂教堂 諾亞方舟造型

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磐頂教堂,1983年落成,是台灣三座船型教堂之一,外壁呈現地中海藍白建築風情,融入諾亞方舟意境的獨特造型,有如航行海上的大船,也是台中海線的打卡熱點。



古井天梯 竹坑南寮古道

竹坑南寮登山古道,原是清朝先民自大肚溪口上岸,經茄投、竹坑、南寮進入大肚山台地墾殖的主要道路,途中設有多座景觀台,可登高望遠,俯瞰大肚溪出海口、台中港風景;通往「百年古井」的步道,依山壁闢建逾300階的棧道,高低落差大,被稱為「古井天梯」。



奉獻台灣 亨德紀念公園

60幾年前,東海大學教授亨德博士(Prof. James Hunter)發現龍井區大肚山頂因缺乏水源,居民必須挖塘積雨水,辛苦的挑擔取水,以供人畜之用;除了不便之外,衛生問題更是一大隱憂,於是決定捐出退休金60萬元,為居民興建簡易自來水設施。

亨德博士是美國康乃爾大學高材生,1949年來台,曾任職於農復會(農委會前身),後來任教於東海大學,他為龍井居民裝設簡易自來水,解決當年的牛瘟事件,曾獲總統頒發景星勳章。後人為感念他無私的奉獻,1999年在福建宮旁興建亨德博士紀念公園,並設置亨德博士塑像,同時在蓄水塘設置雙龍雕塑,象徵「飲水思源」。



宮廟信仰 展現工藝之美

龍泉岩廟位於「龍目井」旁,主祀北宋高僧「清水祖師」。相傳清水祖師自大陸分靈來台有200多年歷史,早期由先民組「祖師會」輪流供奉,後來信眾日多,於1922年由村民集資在「龍目井」旁建龍泉岩廟奉祀。龍泉岩廟幾度重修,擁有莊嚴的蟠龍浮雕、八卦藻井、剪黏等工藝之美。

水裡港福順宮創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龍井麗水地區最古老的廟宇,主祀朱、李、池三府王爺。清道光年間,霧峰林文察赴內地平亂,祈請池府王爺同行護佑,凱旋後由族弟林文濬代為獻匾還願。

龍井「巧聖先師廟」主祀木匠祖師爺魯班,前身為「同興社」,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巧聖先師廟。廟殿上方斗拱裝飾繁複,雙層加升庵式廟頂,讓四簷更顯高大,氣勢磅礡。



陳三綱堂 望族古厝大宅

位於龍東里的「陳三綱堂」,約建於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由漳州移民陳文義開基,他的3名兒子經營有成,讓「三綱堂」聲名遠播,加上後代勤奮,成為地方望族。宅第為兩進三合院左右雙護龍紅磚建築,保留相當完整。所謂「三綱」是指「君臣之仁、父子之義、夫妻之禮」,也是陳家大宅的家訓。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