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派當家 歐洲颳起極右風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4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先是義大利,接著是瑞典,現在輪到芬蘭,原先處在歐洲各國政壇邊緣的極右派政黨,現在已經開始參與執政,跟主流右派政黨一起取得政府部長的職務。這顯示歐洲正在發生一點一滴的轉變,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政治趨勢。

匈牙利與波蘭已經由極端保守政黨掌權多年,極右翼政黨此前已在義大利與瑞典參與或領導政府,芬蘭則是最新一起極右翼進入政府的案例。經過三個月的組閣談判,選戰基本上主打反移民與反歐盟政策主張的極右民族主義「芬蘭人黨」(Finns Party),正式成了聯合政府一員。

在此同時,法國極右派仍躋身重要政治勢力。同屬政壇光譜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憑藉呼籲停止移民與鎖定政府環保政策主張,民意支持度爬得愈來愈高。

民心思變 懲罰主流政黨

歐洲新聞台報導,分析師指出,極右派參與執政此一趨勢的背後原因,在各國不盡相同。這種轉變的驅動因素,可能是移民、經濟或俄烏戰爭。

挪威奧斯陸大學副教授、挪威政府極端主義委員會負責人凱瑟琳.索爾萊夫森認為,這個趨勢並非突如其來,各國極右派政黨過去十年間,支持率一直在提高,移民跟對歐盟的質疑是主要驅動因素。

她指出,「許多選民對傳統政黨感到失望,而我們似乎處於一個新的全球化危機。首先,你碰上金融危機、疫情大流行、俄烏戰爭的經濟影響跟生活成本危機。在危機時刻,這些民粹主義右派政黨中,有一些確實找到了前述非常複雜問題的簡單解決口號,他們承諾保護民眾和主權不受來自外部的威脅,包括真實的威脅和想像中的威脅」。

設在布魯塞爾的智庫「歐洲政策中心」副執行長伊曼諾里蒂斯說,「在一些國家,這個現象跟移民問題極為密切相關」。他表示,還有一些國家的極右派政黨崛起,是一種對主流政黨表達警告或懲罰的方式,「原因包括經濟問題」。

下個案例 可能在西班牙

隨著二○二四年歐洲議會選舉愈來愈近,新的政治組合有可能形成。根據民調,傳統保守派和自由派政黨支持度低迷,歐洲議會第一大黨、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開始和更偏右的黨團接觸。

伊曼諾里蒂斯指出,「極端勢力在選舉時表現更好,會把主流勢力朝著特定方向推,讓他們承受壓力。這會導致歐盟終結嗎?我認為不至於,但這可能讓歐盟層級的事情變得更複雜」。他說,「大家需要歐盟展現更高層級的雄心」。

極右派政黨加入政府的下一個案例可能出現在西班牙,主流保守派人民黨(PP)跟激進右派「民聲黨」(Vox)在大區跟地方層級政府達成了一系列聯合執政協議,為右派有望打贏的七月二十三日大選提供可能的組閣藍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