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巴拉圭 佛光康寧醫院 照護天主的嬰兒

THE MERIT TIMES
記者妙熙巴拉圭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一位剛生產的母親,慈愛的看著寶寶。圖/記者妙熙
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右3)到中巴佛光康寧醫院,觀看保溫箱中的寶寶。圖/記者妙熙
中巴佛光康寧醫院內,有一尊聖母瑪利亞,和一尊觀世音菩薩分別抱著一個嬰兒,象徵宗教融和。圖/邱俊傑
為減貧困家庭舟車勞頓的困擾,醫院內設有戶政所,小孩子一出生即可辦理出生證明及身分證。圖/記者妙熙
【記者妙熙巴拉圭報導】當聖母瑪利亞遇上觀世音菩薩,祂們所疼愛的孩子,將健康平安的存活在世間上。這美麗的奇遇,就發生在巴拉圭的中巴佛光康寧醫院……

6月30日,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一行,在巴拉圭、阿根廷佛光山住持妙遠法師安排下,親赴位在東方市的康寧醫院探視,由康寧醫院院長Dr. Guido Venialgo全程陪同介紹,巴國第三步兵軍區樂隊演奏〈四海都有佛光人〉、〈佛光山之歌〉歡迎。

院中有媽媽正在哺乳,享受著初為人母的喜悅;有處於生死交關的早產兒,在保溫箱中孕育;還有重症嬰兒,接受醫療照護,對眼前的一切,他們對國際佛光會長年的無償援助都心存感念。

國際佛光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宋永金表示,1992年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駕巴拉圭弘法,並成立佛光協會,是巴拉圭第一個佛教團體。

當時大師指示,巴國貧富差距很大,很多窮人民眾沒錢看診或買藥,可能因為沒有那幾塊美元,一條人命就這麼沒了,華人在此經商應該從事慈善公益回饋當地。

於是,國際佛光會巴拉圭協會和國際佛光會團體會員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於1998年起,秉持佛光山大宗旨「慈善福利社會」,開始在護士Nilsa的家旁路邊中搭起帳篷,就開始義診、施藥,相當簡陋,卻是一個重要起點。

因應強烈醫療需求,國際佛光會等著手進行興健康寧醫院,2003年正式啟用,至11月將滿20周年,看診人數已達131萬3152人次,約東方市人口的4倍,可說每1名東方市居民來看過4次門診。

誕生之嬰兒共有5萬2743名,約東方市人口的1/6,相當於東方市每6人之中就有一名在康寧醫院出生。保溫箱救活8116名早產兒,約占東方市人口的2.5%,東方市每100位孩童之中就有2名被保溫箱救活,其比率之高。

院方成立母奶銀行 高巴拉那省唯一

由於巴拉圭人普遍營養不足,經常出現母親生產後,沒有健康母乳可提供給嬰兒,因此院方成立母奶銀行,也是東方市位處的高巴拉那省(Alto Paraná)唯一母奶銀行。

由健康母親捐出過剩的母奶,經過高溫殺菌化驗後,分析養分後冰存,再透過不同的養分數據,提供給不同的重症嬰兒,或沒有母乳的嬰兒。飲用前,母奶會以隔水加溫方式解凍,以保持原來的養分,每一個過程都很謹慎。

康寧醫院的嬰兒重症加護病房,是巴拉圭衛生部直接與德賽(TESAI)基金會簽署協議,可以為全國民眾服務。

為減貧困家庭舟車勞頓的困擾,醫院內設有戶政所,小孩子一出生即可辦理出生證明以及身分證。

134愛心豆漿站 照顧當地弱勢

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祕書長邱俊傑表示,巴國人民普遍營養不足,因此他們採用當地盛產的黃豆來製作豆漿,利用豆渣做副食品,用高蛋白來補充,且黃豆可以百分百的被運用,於是「豆漿計畫」孕育而生。

目前巴拉圭10個省分,總共有134個豆漿站,每月免費供應4.5萬公升愛心豆漿,給康寧醫院貧困患者、及其他偏遠地方的貧窮家庭,解決了飢餓問題。因為成果顯著,市政府主動撥款給基金會購買黃豆,共同來推動。

宋永金表示,康寧醫院每月開銷約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58萬元),經年累月下負擔不小,因此是國際佛光會巴拉圭華人慈善基金會、巴拉圭電力管理局依泰瀑(ITAIPU)及TESAI(德賽基金會)3方共營運。ITAIPU提供資金,TESAI負責醫院的運作管理,基金會監督。

心保和尚表示,康寧醫院是呈現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只要你需要我,我就幫助你。以實踐的行動,來照顧大家,就是星雲大師所說的行佛。感謝歷任佛光山派駐在巴拉圭法師努力,讓常住很放心,感謝所有佛光人無怨無悔的付出,令人感動。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