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佛家飲茶傳統

THE MERIT TIMES
文/鄒相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文/鄒相

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藥用療病。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對茶的性質與功能作了概括描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煩,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於精行儉德之人」。

宋元明清時期,許多文人雅士對茶有益於人體健康均有論述,「飲茶養生之術」由此逐漸形成。由於飲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因此佛家也基於茶葉的功能進行了充分應用。

從歷史來看,唐代寺院僧人飲茶助修已逐漸普及,唐封演的《封氏見聞記》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逐成風俗。」由此可見,當時因僧人坐禪飲茶助修,進而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

從佛門的修行來看,佛教的叢林制度,即是由唐代的百丈懷海禪師立《百丈清規》而完備。而在禪宗典籍《百丈清規》中,也將坐禪飲茶列為宗門規式。

《百丈清規‧法器章》中的「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中,以條例規定了叢林禪茶及其做法次第;甚至在法堂設了兩面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講座說法擂法鼓,集眾飲茶敲茶鼓。

百丈懷海禪師有「喫茶、珍重、歇」三訣,茶僧皎然的飲茶詩有「三飲便得道」之語,品茶名士劉貞亮謂飲茶具有「十德」。這些感悟言語都是在講飲茶的茶道,也可以說是修如來禪的「坐禪」茶道。

在佛教禪宗寺院,僧人坐禪修行要求「過午不食」,不能飲酒、戒葷食素,以求清心寡欲與超脫。「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的坐禪方式,需要一種既符合佛教規誡,又能消除疲勞和補充因「過午不食」而缺乏的營養品,來解決這其中的矛盾。而茶葉中各種豐富的營養成分與提神生津的藥理功能,自然成為僧侶們最理想的藥飲。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寺院中還專設有「茶堂」,供寺僧參禪講法,或招待施主、同參;另有「茶頭」執事專事燒水、煮茶,「施茶僧」為行人奉送茶水。寺院中種植的茶樹,專稱為「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中每年的掛單,依「戒臘」(指出家人受具足戒後的年數)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為「普茶」。

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將佛家清規、飲茶讀經與佛學哲理融為一體,「茶佛不分家」、「茶禪一體」、「茶禪一味」由此產生。從中不難看出,佛家尤為重視飲茶的傳統,飲茶對僧人的修行是有助力和助緣的。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