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1

大清華傳媒公司總監製馬天宗,大學念的是核子工程,基於對戲劇的熱愛,他選擇到美國百老匯深造音樂劇;回台後,他創辦Legacy、中子文化,10年來為國內戲劇引進活水,推出多檔膾炙人口的好戲,成為台灣音樂劇產業重要推手。樂於傳承經驗的馬天宗說:

「如果有機會,我就想分享,沒什麼好藏私的,藏就是對自己沒信心。」

2

來自日本、移居印尼已37年的平野由美子,為了讓罹患自閉症的兒子擁有謀生技能,也希望幫助其他患者培養專業;2020年,她開設「幸司元氣計畫」咖啡廳,專門聘用自閉患者,希望讓社會大眾能認識、接納自閉症。平野由美子的目標是:

「希望鼓勵更多印尼企業接受自閉症員工,使自閉症患者能獲更多人肯定,像普通人一樣工作。」

3

美國退役網球名將馬克安諾(John McEnroe)80年代叱吒網壇,贏得職業男網協會(ATP)巡迴賽77座男單冠軍,並在1999年進到國際網球名人堂;今年他受邀為母校史丹福大學畢業生致詞,是該校132年來,首位受邀致詞的職業運動員。馬克安諾勉勵學子:

「人生是一場持久賽,成功的標準是你蛻變了多少,不一定是你贏了多少。」

4

今年畢業於嘉義高商的賴嘉騏是新住民第2代,其母親在他國小時因癌症去世,父親又因案入獄,他受不了打擊而罹患憂鬱症及社交恐懼症;所幸他聽從師長建議,積極就醫、逐漸走出陰霾,去年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少年,今年更獲頒總統教育獎。賴嘉騏說:

「曾經接受別人的撐傘,也希望自己能為別人撐傘。」

5

奧斯卡新科影后楊紫瓊最初的夢想是舞者,然而她的舞蹈夢,卻在脊椎受傷後被迫終止;她轉向演戲,並不斷突破界線,當時影壇大多要求女性演出溫婉、端莊的形象,但楊紫瓊主動向製片人要求演動作戲,讓她的演藝生涯大放異采。楊紫瓊認為:

「你自己設定的限制給了你尊重的界限,他人設定的限制給了你突破的界限。」

6

黃清榮在海關服務47年,駐守超過20座燈塔,被稱為「燈塔王」;1928年出生的他,原本在廈門海關服務,國共內戰時,他被困在南澎島,受困40多天後,才被救回台灣,之後繼續在燈塔服務,他把生活都獻給了工作,同事就像家人。黃清榮表示:

「因為你愛燈塔,才能在燈塔裡面做事。」

7

美國德州有位18歲少女卡斯納(Aurora Sky Castner)從小由爸爸照顧,因母親是受刑人,所以她是在監獄出生;儘管家境貧困,但並沒有影響她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今年她以全校第3名成績從高中畢業,並順利錄取哈佛大學,還取得全額獎學金。卡斯納說:

「雖然自己在不同的環境長大,但那其實不是壞事,我所經歷的一切都相當有價值。」

8

作家瞿欣怡49歲那年,以一周一篇周記的形式,記錄邁向50歲這一年,並集結成書《人生中途週記簿》;這一年,她除了工作的挫折,也經歷母親失智惡化、離開等課題;這些經歷讓她懂得生老病死的功課,也理解隨緣的道理。瞿欣怡表示:

「把人生看明白,勇敢追尋你想要做的事情,這樣就可以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