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是什麼?

THE MERIT TIMES
文/周鳳君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圖/123RF
文/周鳳君 

「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氧在體內新陳代謝後所產生的物質,它的活性極強,可與任何物質發生強烈的反應。自由基是不穩定的因子,在身體流動會讓細胞破壞、產生疾病及老化。

當人們遇到細菌、黴菌、病毒侵入時,人體內的防禦系統會通知吞噬細胞準備應戰,於是吞噬細胞經由相關酵素的催化,產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以清除細菌或受感染細胞,意思就是,人體內必須具備一定量的自由基作為預防、抵禦疾病的武器。一般而言,人體體內的自由基應該是處於平衡的狀態,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連鎖反應 虧損身體



但如果受到異常環境的影響,例如紫外線、電磁波、抽煙、農藥、空氣汙染等,甚至心理壓力、生活不正常、熬夜、焦慮,人體也會產生自由基,或稱為氧化劑。一旦體內自由基的數量超過人體正常防禦的範圍,就會產生「自由基連鎖反應」,促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等細胞基本構成物質,遭受氧化而成為新的自由基,再去氧化別的細胞,進而失去控制。在不斷的惡性循環下,人體的功能因此逐漸損傷敗壞,各種疾病就隨之出現。

自由基攻擊得逞所造成的傷害,蛋白質也會修補回來,但是如果身體的細胞累了,就會變得比較無法排除自由基或清除氧化作用後的廢物,傷害便逐漸累積,逐漸出現如器官老化、體力衰退、皮膚鬆弛、免疫力減退等症狀。

氧化傷害 8種方式



醫界研究結果發現,過多的自由基變成壞分子時,會以8種方式對人體進行氧化傷害,例如﹕

傷害細胞的遺傳因子DNA,造成DNA股的切斷或鹼基的修改。

破壞不飽和脂肪酸,引起脂質過氧化作用。

攻擊蛋白質分子、氧化體內酵素,使血清抗蛋白酶去活性。

刺激單核白血球及巨嗜細胞的不正常反應,使它們釋放發炎原,引起發炎反應。

攻擊人體的牙周組織,分解破骨細胞和骨界面的骨基質。

氧化脂質、引起細胞的惡化變形與死亡,造成人體組織器官的老化現象。

直接衝擊細胞核、使基因發生突變而引發癌症。

對心臟、肝臟與肺臟等器官及血管造成傷害。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