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杯使用率 上半年不到1%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環保署推動動循環杯借用,成效不彰。圖為桃園棒球場使用的桃園市循環杯。圖╱季相儒
【本報台北訊】環境保護署去年7月實施「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民眾自帶杯可至少折5元,同時推動循環杯借用,但1年過去,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昨公布調查統計,儘管逾9成受訪者聽過循環杯,但曾使用過者僅3成。根據環保署統計,1年來自備杯使用率從6%僅提升到16%,循環杯今年上半年雖共借出10萬多杯,但使用率恐更不到1%。

環保署統計,今年1至6月合計約有1844家門市提供循環杯,初步統計,半年共借出10萬3343個循環杯。由於連鎖便利商店及速食業明年3月才提交申報資料,目前尚未能精算出借占比,但若以這些門市賣出的飲料杯數計算,循環杯使用率恐不到1%。

政策推動1年來,消費者飲料杯自備率雖成長2.6倍,但整體比率不到3成,多數民眾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

不願用  衛生疑慮占最大宗

綠色和平昨也發布「循環杯民眾認知以及使用經驗調查報告」指出,尚未使用、不願繼續使用循環杯的受訪者,前3大原因為:衛生疑慮占7成2、已有自備杯沒有循環杯需求占5成2、沒有價差缺乏誘因占2成。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徐聖惠說,民眾不願意使用最主要就是衛生疑慮,盼透過政策、企業內部訓練來強化;另有7成6民眾認為一次性與循環杯沒有差異,建議環保署可仿效自帶杯5元優惠政策,讓民眾逐漸養成使用循環杯的習慣。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祕書王嶽斌指出,全台22縣市均已規畫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其中17個地方政府已提報實施日期,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及桃園市已上路,預計每年可減少約7億6700萬個塑膠一次用飲料杯。

王嶽斌說,為加強消費者使用循環杯信心與提升循環杯自主衛生安全管理,已多次邀集業者研商,參考衛福部規定下達「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並針對材質及標示、借用及歸還、清洗、檢驗、環保理念溝通、良好服務標誌等6大面向,設立「外借杯好服務標誌」,透過揭露清洗流程、定期檢驗,讓消費者放心借用。

下半年 走進職棒球場推廣  

王嶽斌表示,環保署今年5月3日訂定「循環杯借用服業者營運補助點」,除了個人借用,並鼓勵推廣機關及團體辦理會議、 訓練、活動進行大量借用,依業者推動循環杯借用數給予補助。

環保署並結合直轄市環保局,推廣大型運動賽事活動全面使用循環杯,目前職棒球隊主場所在的直轄市,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等5個主場地,均會申請補助並辦理推廣,桃園環保局已經在職棒主場推廣循環杯,預計下半年會在職棒各球場推廣。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