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碳黑 變身超級電容器

THE MERIT TIMES
編譯/韋士塔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MIT研究團隊利用水泥、碳黑,製作超級電容器。圖/網路
超級電容器的儲電量比電池大,且使用上更安全。圖/網路
碳黑混凝土地基,可為電動車無線充電。圖/網路
碳黑混凝土地基,可降低能源儲存的成本。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清潔能源轉型趨勢興起,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不斷研發相關新科技,包括能源生產效率、來源,希望協助各領域節能減碳,抑制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能源領域的發展還涉及一項關鍵技術,攸關清潔能源的轉型和普及,那就是能源儲存。

儲能技術是指把較難儲存的能源,轉換成技術上較容易儲存,且成本較低的形式,在需要時釋放使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團隊,近來嘗試使用傳統材料開發超級電容器,可望奠定新型低成本儲能系統的基礎。

MIT的教授烏爾姆(Franz-Josef Ulm)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論文指出,水泥及碳黑(carbon black)是歷史悠久的材料,將這2種材料與水結合後,可製成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來取代電池。

電容器由2片浸入電解質的導電金屬板組成,中間由絕緣介質隔開;這種裝置可儲存電力並在需要用電時快速釋出,超級電容器則是可儲存超大量電荷的電容器。

烏爾姆教授表示,以水泥、碳黑製造的超級電容器應用範圍相當廣泛,例如:用於房屋或風力發電機的地基,為建築物、風力發電機儲存及供電,幾乎不會增加地基的成本;若用於鋪設道路的混凝土地基,未來有可能為行駛在這種道路上的電動車無線充電。

研究團隊指出,電容器的蓄電量,取決於導電板的總表面積。過去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嘗試把電容器整合進結構材料,例如:道路、建築物中使用的混凝土,或汽車、飛機機身使用的碳複合材料。超級電容器不僅儲存量比電池大,另一個更重要的特點是,超級電容器通常使用不易燃的電解質,使用時更安全。

然而,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水泥通常是不良電導體。近年來,一些研究小組嘗試在水泥摻入不同形式、高導電的碳(例如石墨烯或碳奈米管)來製造超級電容器,但烏爾姆指出,這些材料的性能良好,可是價格過於昂貴,難以大量生產。

為了突破這個瓶頸,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烏爾姆的團隊嘗試使用古老的碳粉,也就是炭黑;這種材料又稱為炭煙,是在空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碳氫化合物得到的極細微碳黑粉,與廢氣分離後產生的純黑粉末。碳黑自古以來常被用作黑色顏料,價格便宜,且導電性很高。

烏爾姆的團隊把少量炭黑與水泥粉和水混合,炭黑顆粒會在硬化的水泥內形成長條狀捲鬚,類似電線的網路。把這種水泥切割成片狀,即可製造超級電容器。研究團隊估算,以炭黑水泥製作約45立方公尺的混凝土,相當於一戶標準住宅的地基用量,可儲存供一戶住家使用一整天的電力。

參與這項研究的馬西奇教授(Admir Masic)表示,碳黑水泥成本低廉,能為發展中國家減少再生能源儲存設備的支出,「這2種歷史悠久的古老材料結合在一起,讓我們進入全新的能源儲存領域」。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