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答答植物 趕不走

THE MERIT TIMES
文/卡蒂亞.阿斯塔菲耶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圖/克拉克
內容節錄自《惡棍植物》,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圖/克拉克
文/卡蒂亞.阿斯塔菲耶夫 

有些植物真的很煩人。就算我們再怎麼小心翼翼地在大自然裡漫步,他們一定會貼上來,向水蛭一樣死黏著我們!

難分難捨 如膠似漆



你可能認識一種名叫「豬殃殃」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法文又被叫做「黏人的豬殃殃」、「刮舌草」,甚至「宰舌草」。這種惡名昭彰的植物非常深情,只要它黏上來,我們就很難擺脫它!英文也將這種植物稱為「紳士折磨者」、「黏人的威廉」,或比較好聽的「愛人」。但究竟有誰想要這種如膠似漆、難捨難分、絕不讓我們清淨的愛人呢?為了不放過我們,豬殃殃的莖和葉都有著倒生的小刺,能夠緊緊地抓住所有路過的人。

空地和路邊常見的牛蒡則是另一種黏人的植物。牛蒡屬於菊科的牛蒡屬。牛蒡屬的拉丁文為「Arctium」,詞源來自希臘文的「arktos」,意思是「熊」。牛蒡屬中最有名的物種就是牛蒡(Arctium lappa)。

牛蒡也有一些形象較為可人的暱稱,例如「頭癬草」、「巨人之耳」、「夾臀草」、「肉塊棒」,以及其中最為可人的「劣女梳」。牛蒡的法文是「bardane」,詞源眾說紛紜。

該詞原本描述大片的葉子,來自義大利文的「barda」,意思是馬毯。另一個可能的來源則是拉丁文「bardane」。這個詞是「dardana」(綁在尖刺上)的同義詞,但受到「barba」(芒刺)的影響而改變拼字。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看出來這株植物充滿尖刺!

散布種子 神乎其技



牛蒡因為過於「熱情」地黏人而聞名。牛蒡的花會依稱作「頭狀」花序的組成形式來生長,而頭狀花又被苞片(花朵的一部分,呈葉片形狀)組成的王冠包圍。果實成熟時,苞片的尖端會蜷曲成倒鉤狀。牛蒡也會附著在動物身上。因而,和寵物一起散步回來後,你便可以享受為寵物狗或寵物貓梳毛的時光。可能得花上數小時梳毛,才能幫毛茸茸的寵物,去除緊抓毛髮不放的這些不速之客。

我似乎加油添醋了!但我非常著迷於植物為了散播種子,而發展出的各種神乎其技。這些惱人的植物黏人黏得如此如膠似漆,但它們的目的並非打擾他人,雖然聽起來很假,但其實它們只是需要搭趟順風車,或是「傳播載體」,以便傳播它們的種子,或甚至和牛蒡一樣傳播整個果實。「載體」可以是風(風力傳播)、水(水力傳播)或動物。如果種子透過動物攝食來傳播,便是動物咬食傳播。「透過腸道運輸來旅行」或許好聽得多。例如,動物吃了一顆果實,其中的種子,過一陣子便從消化道的另一端排出。種子也可能透過動物身體來傳播,不論是自願(松鼠囤積榛果)或非自願(植物附著在動物的毛髮上)。

動物植物 雙方互惠



動物咬食傳播的情況下,動物和植物處於互惠關係(動物找到食物,植物可以傳播種子)。但如果是動物身體傳播,就只有植物受惠。動物並不一定感到困擾,這些植物對動物造成的困擾微乎其微。人類偶爾也會擔當傳播載體,而且效果十分卓著:長久以來,人類四處運送種子,有時為了充實花園的物種,而自願擔任這個角色,有時則並非出於自願。牛蒡當然是人類自願採摘而傳播的,看看那些把牛蒡當成彈丸在玩的頑皮孩童!內容節錄自《惡棍植物》,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使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