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造潛艦 海鯤艦下水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首艘潛艦國造「海鯤軍艦」昨在高雄下水,擲瓶儀式後,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中右)致贈海鯤軍艦模型給總統蔡英文(中)。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首艘國造潛艦原型艦昨亮相,台船在高雄海昌廠區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蔡總統親自主持新艦「海鯤軍艦」命名、擲瓶等儀式。她表示,2025年,這艘海鯤軍艦加上海軍現役的2艘劍龍級潛艦,台灣將會有3艘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潛艦,盼朝野繼續支持後續潛艦建造。

潛艦國造召集人黃曙光首度宣示,如果明年5月前可以完成海鯤艦泊港測試(HAT),就有機會進行海試,他否認5月交艦,強調「原型艦測試沒有時間表」,被問到是否支持以特別預算案來興建後續艦?黃表示,「現在不要管後面的艦」。

黃曙光表示,希望2025年海鯤級原型艦完成戰備,包括2艘劍龍級潛艦,能有3艘執行作戰任務,2027年能再有1艘自製潛艦,海軍共有4艘潛艦執行戰備;確保2艘新艦的戰力是為了作戰,但他從來沒說過2025年要建造3艘新艦。

守護台灣海疆

重要的戰力

長期在台船海昌廠內鍛造組合的海鯤艦曝光,原傳艦身大部遮蔽,廠房也不得攝影,但儀式開始時,外界可以從艦艏角度目視全艦縱深,艦艏雖以海軍軍旗覆蓋魚雷管,但現場播放建造影片裡出現6管魚雷發射管。

此外,艦艏上方用來被動偵測敵艦魚雷來襲的「高頻被動截收聲納」,現役劍龍級潛艦是4支,但比較小,各負責90度方位,海鯤艦則整合為1支,造型較大;艦身側面下方有長型藍白紅旗布遮蔽,但突起處仍看得出巨大方陣,為舷側被動測距聲納;艦艉X型尾舵、紅布包覆的車葉則開放目視。

蔡總統表示,原型艦命名和下水典禮後,會繼續完成原型艦的裝備安裝、測試及海試,潛艦國造計畫是守護台灣海疆重要的戰力,已踏出重要一步,盼朝野都能繼續不分黨派、以國家安全為重,支持後續潛艦的建造,支持台灣的國防產業,讓台灣更有能力守護自己,在產業發展上更有全球競爭力。

潛艦國造7年

如全天候戰鬥任務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海鯤艦採X舵設計,是全新的設計,性能絕對優於現役潛艦(海龍級)。典禮後團隊將接續進行各項系統的泊港測試及海上測試,海上測試完成後,便可以交給海軍進行後續的戰鬥系統測評及建軍準備。

鄭文隆表示,自2016年與海軍簽訂設計合約,7年來就像一場長期且全天候執行的戰鬥任務,因為建造過程十分曲折,面對不斷出現的挑戰,台船與海軍、海發中心、256戰隊的精銳,並與中科院合組「海昌計畫」團隊,均能突破。並在國安會的督導及協助下,排除困難、障礙,穩健且默默推進工作。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