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衝擊 張忠謀:半導體業已沒全球化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昨日舉行運動會,創辦人張忠謀直言,地緣政治趨勢下,台積電以後的競爭環境,絕對不會比過去幾年輕鬆,面臨的挑戰將更多,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已經沒有了、自由貿易也沒有了,但相信台積電應該「可以克服」。

張忠謀回憶2019年參加運動會時,美中科技戰火開始延燒,他當時就示警,台積電將成世界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兵家必爭之地,昨日他提及當時的預言,並說,「過去4年,的確證實了我的話」。

在半導體方面,張忠謀認為,半導體已經沒有全球化、自由貿易也沒有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國家安全,每個國家都在擔心國家安全,台積電成為大家都需要的公司;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別的公司會利用地緣政治優勢,來打敗台積電,所以,台積電未來幾年的挑戰,可能比過去更為嚴峻。

張忠謀以1955~1972年的美國為例,當時,美國的投資環境也和現在台灣一樣好。但隨著環境變遷,已被台灣及亞洲等國家取代。

媒體追問,許多國家都競相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以他的經驗,哪個國家比較有機會成功?張忠謀說,以他的經驗和觀察,日本、新加坡都適合蓋晶圓廠,不過,日本比新加坡還更適合。

張忠謀以53年前在德儀負責半導體業務時為例,當時,德儀敲定在日本九州興建封測廠,後來,這個廠運作相當好,衡量九州土地、水電比較充裕,且整個日本工作文化也都很勤奮,日本成功機會比較高。新加坡雖是個理想的地方,但是地方太小、資源不夠。

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製造的優勢在於工程師勤奮刻苦,他向美國友人舉例,台積員工半夜趕赴公司解決問題的故事,他們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他認為美國雖已失去很大部分的製造優勢,但多數公司升級到半導體設計,這些設計公司不需要花很多資本支出,這些公司包含輝達、蘋果,現在連微軟、谷歌也開始自行設計晶片。

張忠

謀認為,台灣現在雖有優勢,但恐怕2、30年以後就不會是這樣,這跟國家政策發展有關。至於未來誰會崛起取而代之?張忠謀說:「也許是印度、越南、印尼,但這誰知道呢!」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