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質公園裡的雅量

THE MERIT TIMES
文/靜靜貓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圖/靜靜貓
文/靜靜貓

野柳是位於台灣北海岸突出於海面的岬角,由於地殼運動、強烈東北季風及海浪侵蝕風化作用,不知歷經多少的春秋,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岩、壺穴、溶蝕盤等各式各樣的奇岩異石,每次的造訪都會讓人驚豔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野柳地質公園,也是全世界有名的地質公園之一,美國CNN曾報導其獨特的地質美景可媲美太空地質,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岩石環境。

而這多樣的地質景觀,依著岩石形貌被賦予人文想像與命名,如:燭台石、仙女鞋、冰淇淋石、象石等,都是風化作用所形成獨特造型的蕈狀岩,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女王頭」了。然,在地質公園裡有一處並不特別顯眼的石頭造型,經過在場工作人員的解說,也是讓人驚呼神奇。

環繞它一圈,它可以像龜背、像一條大蛇的頭部,再換個位置,又如一顆大大的愛心……從不同角度觀察,充分發揮想像力,同一個物體可引發這麼多名稱,讓我不由得想起作家宋晶宜筆下的「雅量」文中所提到的: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的處事也是如此,每個人的看法會因各自興趣、角色或觀察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異,那就尊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或是,也可學蘇東坡〈題西林壁〉中所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試著從多元角度來欣賞事物,說不定便能像觀察野柳的奇石般,生出新的體悟或創意。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