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南亞 西藏尋求擴大開放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本報綜合報導】歷經新冠疫情而有近4年未舉辦的西藏「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10月4至6日在中國大陸西藏林芝恢復舉行,這場較少人關注的主場外交活動,除了大陸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致詞,還有10位外國政要出席,大陸官方藉此釋出西藏開放的意味相當明顯,這也是以往較為封閉的西藏,近年罕有的高層外事活動。

「環喜馬拉雅」概念,在2015年西藏自治區提出構建「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後,成為經濟地理的術語;2018年首屆「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舉辦以來,則愈來愈有地緣政治的意涵。

據人民網早前報導,2015年1月西藏自治區第10屆人大第3次會議提出要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以樟木、吉隆、普蘭口岸為窗口,以拉薩、日喀則等城市為腹地,面向尼泊爾、印度、不丹,發展邊境貿易、國際旅遊、藏藥產業等,昭示著官方對「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的巨大期望。

邊民互市貿易

受外交局勢牽動

西藏對外貿易,重要的是傳統小額「邊民互市貿易」,尼泊爾、不丹、印度都高度仰賴這傳統體系。但邊貿點極易受到外交關係影響,例如連接西藏和印度錫金的乃堆拉山口邊貿市場,就曾中斷40多年,於2006年才恢復。疫情影響下,許多貿易點遭到中斷,也重創西藏外貿成效。

西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楊臘紅在論壇期間表示,未來官方將會「積極建設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並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區域,持續支持拉薩保稅區、林芝改革開放先行區、吉隆開發開放實驗區和邊合區、跨境電商等物理平台建設,加強口岸建設,逐步恢復開放傳統邊民互市貿易點,暢通陸路貿易通道,全力推進川藏鐵路建設,恢復並增加國際航線航班,積極推進跨境鐵路等運輸通道建設等。

西藏官方顯然希望恢復邊貿、提升外貿數據,同時此次論壇也有地緣政治成分。

雙邊關係不佳

如何繞過印度?

但難以避諱的是,「環喜馬拉雅」、「南亞通道」這些構想很難完全繞過印度這個南亞大國。

近期英國媒體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報導,在中印關係不佳情況下,使得尼泊爾佛陀國際機場等樞紐,難以發展國際航線,一些尼泊爾人認為,新德里對佛陀機場是由大陸的西北民航機場建設公司建造一事,持有戒心。

尼泊爾官員表示,新德里已拒絕允許大型客機經過其領空西飛,意味著飛機無法飛越印度上空抵達佛陀機場。波卡拉(Pokhara)機場也有相似的困境。

儘管西藏宣稱要加大對外開放、構建南亞通道,但在西藏對境外人士到訪仍有限制、中印關係不佳的大格局下,能夠有多少實質成效,仍是未知數。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