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旅人】泰安車站光陰的故事

THE MERIT TIMES
文/王克崇
字級
收藏文章
51觀看次
空蕩蕩的月台。圖/王克崇
曾經的候車大廳。圖/王克崇
時間停止在停駛前模樣。圖/王克崇
日治時期泰安車站。圖/王克崇
文/王克崇

櫻花季過後,人潮散去,「她」便回復到原本的孤寂樣貌。聽當地耆老說,在新山線通車之前,舊山線火車站就一直只有在地人進出而已,「她」只是回到了最原始的樣子。

真是可惜了沿途的好山好水,舊泰安車站如今還維持著廢棄前因墩子腳大地震(1935)而重建的日式建築樣貌,並保留成為鐵道文化園區。且因配合谷地地形設置,因而出現的車站本體較月台與鐵軌低了約兩層的獨特景象。拾階而上到了島式月台,月台上的棚柱還能找到日治時期總督府鐵道部的標誌。

沒有了遊客打擾的月台甚是安靜,跳下月台走在鐵軌上,不用擔心像平溪線,會被行駛而來的火車追著跑的危險。車站一旁砲彈型的震災復興紀念碑,記載著墩子腳大地震後的車站修復紀錄。

漫步走到分界苗栗三義與台中后里的大安溪,橫跨在大安溪上的花梁鋼橋煞是壯觀,除了鋼橋,停駛的舊山線還得經過層層隧道,也能想見當初舊山線修築之艱難。沿途經過的人文、看過的風景,想必是舊時火車乘客的獨特回憶。

期待未來活化舊山線的推動下,現今這寂寥卻美麗的泰安車站,能再次迎接風華再現的第二春。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