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體可消除有害蛋白質聚集體 有望治療遺傳性疾病 植物防禦機制 啟蒙人類對抗神經退化

THE MERIT TIMES
編譯/韋士塔
字級
收藏文章
44觀看次
植物的葉綠體,可消除有毒的蛋白質聚集現象。 圖/網路
研究人員持續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對抗神經退化性疾病。圖/網路
亨丁頓舞蹈症是遺傳疾病,會導致不自主動作、智能減退等症狀。圖/網路
拉瑪斯博士(右)發現植物的葉綠體,有助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為了對抗各種疾病,醫學家、研究人員不斷尋找引發疾病的罪魁禍首化合物或隱藏的因素,並開發各種治療疾病的創新藥物或療法;近來,德國科學家在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方面有重要突破,研究人員發現,植物的自然防禦機制,有可能成為人類對抗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關鍵。

德國科隆大學(University of Cologne)老化研究部門的拉瑪斯(Ernesto Llamas)博士在發表於《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報告表示,植物具有預防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的能力,研究團隊正尋求把這項機制應用於人體。

亨丁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其病症是手足逐漸失控,出現無規律、快速的動作,最後可能出現智能退化、人格改變等精神問題。目前,醫學界尚未研發能有效治療或緩解亨丁頓舞蹈症的藥物。

拉瑪斯博士的研究團隊表示,引發亨丁頓舞蹈症的原因,是特定蛋白質中,谷氨酰胺氨基酸(polyQ)多次重複聚集,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及死亡,造成神經退化。

除了人類及動物,植物也存在亨丁頓舞蹈症等蛋白質異常現象,但不會引發病症,原因是植物的防禦機制能有效應對這種有害的蛋白質聚集體。

為了驗證植物的防禦機制,拉瑪斯博士把導致人類細胞神經元死亡的有毒突變蛋白,注入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物內部,發現這些植物能自行消除蛋白質聚集現象,避免出現有害的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植物面臨無法自行移動時,具備驚人的抗壓性、生命力;研究團隊進一步解析後發現,植物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是消除蛋白質聚集體的關鍵。

這項突破讓研究團隊大為振奮,進一步尋求在人類、動物身上複製這些機制;他們把一種稱為「SPP」的葉綠體蛋白質,轉移到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小鼠及線蟲等細胞,發現這種方式可減少蛋白質聚集體及亨丁頓舞蹈症的症狀。

拉瑪斯博士表示:「植物的葉綠體具有擴展分子的機制,可消除有害的蛋白質聚集體。」另一位研究員則說:「我們觀察發現,植物SPP蛋白質,有效改善線蟲的運動能力,即使線蟲已經出現嚴重的亨丁頓舞蹈症症狀。」

拉瑪斯博士堅信,對植物防禦機制的研究,可為治療人類疾病做出重大貢獻;他說:「過去,科學家並未發現植物如何在導致蛋白質聚集的環境下存活,我們發現的這種機制,是開發治療此類疾病藥物的關鍵。」

參與這項研究的博士後研究生寇揚庫(Seda Koyuncu)說:「過去幾年裡,研究人員曾發表幾種有望治療亨丁頓舞蹈症等遺傳性疾病的方法,但全都失敗;我們的植物合成方法,很有可能開啟人類對抗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大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