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超徵紅包 上看540億元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財政部國庫署依當前稅收情形估算,普通統籌稅款超徵上看540億元,為史上次高。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財政部估計今年全年稅收超徵金額逾3000億元,地方政府明年初分到的統籌分配稅款也可望有「超徵紅包」入袋,國庫署初估金額上看540億元。

稅收連年超徵,政府是否可能再度「還稅於民」引發關注。財政部長莊翠雲昨天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指出,稅課收入執行超過預算數部分會優先還債,除了今年編列總預算債務還本1110億元已在6月全數執行,11月又加碼還債150億元。她說,歲出歲入若有結餘,國家資源應做最好配置。

國庫署官員昨天表示,截至10月底,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實收3573億元,其中普通統籌分配稅款3359億元,已提前超過全年預算數;國庫署初估,明年發給地方的統籌稅款超徵紅包可望達410億至540億元,將是史上次高;明年1月19日以前會撥付給地方政府,協助年關資金調度。

2022年729億 分配金額最多

由於中央統籌分配稅款預算數已達標,11、12月稅收尚未入帳,國庫署初估地方政府春節前可以拿到的超徵紅包金額,僅次於2022年的729億元。財政部統計,普通統籌分配稅款超過通知分配金額,近10年來,只有2020年沒超徵,其餘均為超徵,其中以2022年的分配金額最多。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可視為一塊「大餅」,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等國稅部分,依規定,地方政府可取得其中94%,即「普通統籌分配稅款」。

另6%納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支應地方政府緊急或其他重大事項所需,經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另行撥付。屬地方稅的土增稅,則納入「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範疇。

國庫署提醒  優先用於償債

國庫署提醒,地方政府仍應優先用於償債,若非用於償債,也應審慎規畫妥善運用。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源包括:所得稅及貨物稅各10%、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撥的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後40%,及縣市徵起的土地增值稅20%。

國庫署表示,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是地方政府的稅課收入,原則上年度中會依預算通知分配數按月平均撥付,如果實際收入數超過預算通知分配數,則會有第13個次的撥付,被地方政府視為紅包。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